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初到上海,如何打压地头蛇?曾国藩教他一招,堪称官场经典

李鸿章初到上海,如何打压地头蛇?曾国藩教他一招,堪称官场经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18 9:10:12

1861年,太平军被曾国藩麾下的湘军打得节节败退。由于太平军物资匮乏、外加兵力不足,无法再与湘军交战。各大将领主张转移战场,将矛头指向上海,这块富庶之地绝对比湘军好打,倘若上海一战大捷,那么今日我太平军必能整顿兵马,卷土重来!

太平军一不做二不休,迅速派主力进攻上海,由忠王亲自领军。

太平军将要攻打上海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上海的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城中的富豪士绅更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这太平军倘若真的攻了进来,百姓能保住一条命就知足了,除了命其他的穷得叮当响,而这些有钱人不仅担心小命,自己的金银珠宝、老婆姨太太恐怕都保不住了,这能不愁吗?

于是富豪士绅加急筹集六十万两银子递给曾国藩,言下之意就是请您老手下的湘军前来上海镇压即将到来的太平军!

曾国潘心动了,一口答应了下来,谁跟钱过不去呢!可是他手下的大将头摇得似陀螺。当时上海外有太平军,内有吴煦为首的腐败势力,这仗可不好打,不仅应对外敌,还要防止背后有人捅刀子!

李鸿章毛遂自荐,在众人中喊了一声“我来!”,倘若没有胆量,不冒风险又怎能有封侯拜相的机会呢?

事不宜迟,确定人选以后必须整顿出发。李鸿章是曾国藩一手栽培的学生,临走时,曾国潘给了李鸿章一招谋略:先团结吴煦共同击退太平军,接着借助击退太平军的余威和自己未来江苏巡抚的身份铲除地头蛇吴煦,来个一箭双雕,永绝后患。

拉拢吴煦肯定要取得他的信任。曾国潘带着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把吴煦夸得天花乱坠,两人在朝堂上一唱一和,声称吴煦联络洋人学习西方治兵之道以保全土地,功不可没啊!慈禧喜上眉头,吴煦听了喜出望外,对曾李二人好感倍增。

李鸿章随后建立了自己的淮勇军,当时就连曾国潘手下的湘军都有点落魄,他的淮勇军更是简陋,要是和太平军硬碰硬无异于自寻死路。曾国藩曾经送给李鸿章一句话,通俗来讲就是:先练好兵,打好仗,把性命保住才是根本;开办洋务是以后再谋图的事,要把眼前的先做好。李鸿章也确实不敢对此有所逾越。

李鸿章自派兵驻扎上海以后整日埋头练兵,并且聘请西方军事顾问担任教导淮勇军作战技术的老师。凡是太平军骚扰捣乱、打骂叫嚣一概不予理会,到了正面交锋的时候也是虚与委婉、花样百出,目地就是拖延时间。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有一个小算盘—迫使上海的常胜军出战和太平军正面交锋,消减太平军的士气。

李鸿章一直按兵不动,不过他心如明镜,自知虹桥之战非战不可,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坐镇虹桥尾端,亲自督军。战役一触即发,淮勇军势如破竹,太平军本来舟车劳顿、外加整日和常胜军交战自然吃不消,将士士气低迷。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淮勇军成功击退太平军,看着对方落荒而逃的身影,李鸿章意味深长地笑了—吴煦还没解决!

李鸿章此次大捷震慑住了当地的地头蛇,改变了洋人对他的偏见,铲除当地的地头蛇是李鸿章做梦都想的事,此时时机已经成熟了。

曾国潘自然知道李鸿章取胜的消息,他这边一边扛匪一边上书慈禧吴煦滥用职权、毫无军事才能以至于清政府多方被太平军攻破,不过点到为止。

慈禧看了,结果可想而知,吴煦被罢免了巡抚一职转而由李鸿章出面担任。李鸿章和曾国潘都留了一手,并没有将吴煦逼入绝境,而是让他依旧五口通商大臣,这不是因为可怜吴煦,而是另有所图。

李鸿章为了找到吴煦多年来搜刮民脂民膏的证据,多方打探,可是吴煦也不是等闲之辈,阴险狡诈、手眼通天,奈何李鸿章动用了所有人脉也是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李鸿章颁布新的法令,将有关税收的法令全部修改,吴煦早年就是靠税收的漏洞吃饭的,这就是吴煦的痛处!吴煦明知道李鸿章的意图,可是自己就是扒光羽毛的凤凰,现在连鸡也不如。

吴煦虽然精明,可也没能架住李鸿章的无间道。李鸿章故意向吴煦示好,并且暗中表示会将吴煦官复原职。这话听了舒坦,吴煦放下所有的戒备,和李鸿章成为了酒桌上的朋友,在推杯换盏之间吴煦就喝大了。李鸿章明人说暗话“最近好多人来我这里告你的状,我都给你压了下来,要是今后告到别人那里了我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你还是跟我老实交代,我心里有个底。”

吴煦听了就把怀里的账本递给了李鸿章,这都是近几年的商口账目,稍微一对便能定吴煦的罪。李鸿章拿了账本甩手进了屋,“今日都喝多了,你先回去吧,我先拿走明日好好看看”。

吴煦这才明白过来,悔不当初,可是为时已晚,插翅难逃。

李鸿章之所以能够胜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恩师曾国藩的指点。曾国藩官场混迹多年,这其中的条条道道早已经了如指掌,处世智慧、为官经验后人也都少有。并且他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处处流露出大智慧。

老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志”,曾国藩的很多智慧都值得我们深思,所以在这儿呢,笔者建议各位读一读《曾国藩全集》。很多读者对于这本书评价极高,是“内圣外王的范本;自律与自强的典范。”

《曾国藩全集》在海外也享誉盛名,它总结了曾国藩多年识人心得。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可以随时用于日常生活中,受到大量读者的追捧。

除了教为人处世的方法,《曾国藩全集》还教人看相。

蒋介石之所以会看相,就源自于阅读了《曾国藩全集》中《冰鉴》这一部分。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必定会察言观色,从而决定是否重用某人。蒋介石除了自己读这本书,更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也钻研此书。 蒋纬国当年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就将《曾国藩全集》列为学生必读书籍之一。

从多方面看,这本书都是精妙绝伦的。 该书原版是文言文题,现代人阅读起来不习惯,因此笔者给大家推荐一本文白对照版的书籍——《曾国藩全集》。

这套书中包含了曾国藩一生的经验与智慧。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更多文章

  • 此皇子是康熙着力培养了几十年的继承人,为何康熙不让他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来,康熙是清朝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据史料记载,他有35个皇子,20个公主,其中长大成人的皇子也有24个。康熙虽然是个父爱浓浓的人,也做不到雨露均沾呀。所以,为了能成为康熙的继承人,皇子们都会争相取悦康熙。不过,皇次子胤礽完全用不着这样,因为在众多皇子中,他的先天条件是最好。首先,胤礽的母亲是满洲

  • 陈圆圆究竟被多少人霸占过?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圆圆和吴三桂,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吴三桂和陈圆圆有后人吗

    陈圆圆的坎坷身世 陈圆圆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但她本来的姓氏却不姓陈。她出生在江南邢家,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后来被姨妈收养,才随姨父姓陈。但姨妈家的日子也不宽裕,在陈圆圆十岁那年,姨父将她卖到了梨园行,她从此沦落风尘。有句话说得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陈圆圆也是如此。尽管沦落风尘,但她却学会

  • 宫廷侍卫之女,选为宫女后被康熙宠幸,生下一子成为雍正肱骨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康熙电视剧,康熙是不是雍正害死的,康熙娶妃时最小的妃子是谁

    从出身上来讲,纯裕勤妃是比较低的,她的父亲虽然是康熙跟前的二等侍卫陈希敏,但是她们一家却属于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奴才,而且还是汉族包衣,自然是更低一等了。清宫规定,内务府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选秀,来自上三旗的包衣旗女如果被选中了就会被分派到各宫担任宫女,服侍皇帝、太后或者各宫的小主。在康熙三十三年的内务府

  • 为什么康熙最终选定的接班人是雍正,却不是胤祥或胤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继位是否合法一直以来都历史学家和考古界讨论的话题,有人说是“篡改遗诏”,有人说是“杀父夺位”。暂且不论雍正得位的合法性。我们一起看看雍正是否具备继承人的条件。首先康熙的儿子众多,而且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相当重视,他的儿子们也都是出类拔萃之辈。太子胤礽是康熙从小就培养的接班人,然而太子的所作所为让康

  • 真正害死果郡王的,其实并非雍正,叶澜依早就告诫过甄嬛提防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甄嬛为啥最后要害死雍正,果郡王假死是为了和甄嬛私奔吗,果郡王跟雍正实际差几岁

    进宫后的甄嬛从未想到雍正对自己的宠爱是与众不同的,通过雍正的表现,她一直认为雍正在心里是把她当成妻子般的位置,可一直到被宜修陷害误穿纯元旧衣后,才明白,自己自始至终不过是纯元的一个替身而已。这也让她心灰意冷的去了甘露寺,在这里三年,她和果郡王相爱,甚至还有了孩子。但没想到一个错误的传言,让甄嬛以为果

  • 挥刀自宫的明朝悍将,清朝太监供奉的“刚祖”,为何被误认为是“黑山老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第一妖人13岁苦练奇术,明代最厉害的太监,历史上最凶残的太监

    绝大多数太监都是有一点是非观念的,让他们供奉王振和赵高,当然也不可能。据清朝太监回忆,明清两朝的太监们都供奉的只有一个“刚祖”,此人原为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一员悍将,为了避嫌保命而挥刀自宫。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位“刚祖”绝对是一位好太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把他和《倩女幽魂》中的“黑山老妖”联系到了一

  • 慈禧说她立三岁溥仪为帝,于公于私三全其美,真实原因其实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她喜食荤腥肥腻,爱吃烤鸭羊肉大荤大腥之物,从不忌嘴,不论是宫廷御点,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只要听说好吃,一定要弄来尝尝。传统面点小吃重油重糖,吃多了更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十月初十,是慈禧的74岁生日,虽然还在腹泄,可她兴致极高。还是大肆操办,各种庆典一个接一个,参加庆典也很累人,酒宴都是大油大荤,慈禧还

  • 2014年,清朝格格去世,曾因川岛芳子入狱,晚年透露:我不曾怪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川岛芳子生气之谜,四川川岛芳子死亡原因,满清格格评价川岛芳子

    2014年,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她的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有人指出她就是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金默玉,年轻时曾因为姐姐是特务而被抓捕入狱。金默玉据金默玉的亲人透露,金默玉对于当年受姐姐牵连一事,从没有抱怨过,晚年在谈起此事,也是非常从容,她说:“对于我的遭遇和姐姐相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 让人意想不到的名人关系,李鸿章嫁女,女婿的后代更是一代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后代简历,李鸿章的后代有没有名人,李建红是李鸿章后代吗

    1888年的晚清时期,作为权倾朝野的重臣李鸿章要嫁女儿,自然让整个京城为之轰动。所有人都在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物可以娶到这位重臣家的千金呢?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新郎官居然如此的普通,不仅年纪大女方20多岁,甚至早已经娶了媳妇,在朝廷中更是无权无势。 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朝廷的如此重臣会把女儿嫁给

  • 让4个皇后48个妃子陪葬,康熙不嫌陵墓拥挤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死后妃子陪葬吗,康熙后妃没有陪葬的死后葬在哪里,康熙48个妃子陪葬都是自愿的吗

    康熙的景陵 景陵,位于清东陵片区,是康熙和他的皇后、妃子们埋葬之处。年少登基的爱新觉罗玄烨,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这一生除了文治武功外,康熙与后宫女人之间的那些事,也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康熙全传》记载,康熙帝后妃中,贵人以上者有49人,册封在册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