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挥刀自宫的明朝悍将,清朝太监供奉的“刚祖”,为何被误认为是“黑山老妖”?

挥刀自宫的明朝悍将,清朝太监供奉的“刚祖”,为何被误认为是“黑山老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2/7 14:51:36

绝大多数太监都是有一点是非观念的,让他们供奉王振和赵高,当然也不可能。据清朝太监回忆,明清两朝的太监们都供奉的只有一个“刚祖”,此人原为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一员悍将,为了避嫌保命而挥刀自宫。

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位“刚祖”绝对是一位好太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把他和《倩女幽魂》中的“黑山老妖”联系到了一起。

为什么好太监变成了老妖怪,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宦官权力最大的三个朝代,当属东汉、唐朝和明朝: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程元振高力士田令孜,权力都堪比大将军,到了明朝,更是出了“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这样比宰相还有权的大太监。

朱元璋废掉丞相之位后,即使是内阁首辅,也不敢说自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为要是得不到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的支持,他屁股底下的头把交椅也坐不稳。

明朝的“名太监”数不胜数,但是直到清朝灭亡,这两个朝代公认的太监之祖却只有一个:“封建而今不可闻,北邙青史两烟云。功名信是花间露,道德依然天上芬。循分甘居司礼监,冲锋不愧无敌军,边山七二府安在?此地独存刚祖坟。”

清朝最后一位著名太监信修明写的这首诗,可能入不了名家法眼,但却道出了明清两朝太监对他们的“刚祖”的敬仰。

刚祖名叫刚铁,也有史料说他叫刚炳,是明朝一个难得的好太监,但却远不及三宝太监郑和有名。

明清太监之所以把刚铁当做祖师爷而不供奉郑和,其中原因比较复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跟生活习惯有关:供奉三宝太监,是不可以用猪头三牲的。

供奉郑和的讲究太多,供奉“刚祖”则百无禁忌,他原本就不是太监,而是明太祖朱元璋驾前的一员猛将,后来被分配到燕王朱棣府中当护卫:“刚公姓刚名铁,小字狗儿,交趾人也。初从明太祖平定天下,膂力过人,太祖依为腹心。”

清朝太监对祖师爷的回忆,在《明史·卷三百四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中也能得到印证:“燕师逼江北,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文皇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

刚铁这个名字,是永乐大帝朱棣先叫开的,他原本确实是叫刚炳,因为在靖难之役中作风强悍屡建奇功,朱棣脱口而出:“你不应该叫刚炳,应该叫刚铁才对!”

皇帝说啥是啥,刚铁就成了皇帝赐名,刚炳反倒没有多少人叫了。

刚铁之名得自朱棣,但刚铁净身为宦官,却不是在燕王府,也不是在永乐年间,而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间,当时他应该是朱元璋诸多“义子”之一:“太祖出征,留公(对刚铁的尊称,他当时可不是‘刚公公’)为守,责以监护宫廷之职。公虑被谗而自阉,将物(割下来的零件)置马鞍中,进帝新鞍于军前,帝不知也。”

朱元璋奏凯归来,果然有人举报刚铁秽乱后宫,朱元璋是什么人,读者诸君都知道,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就是从他那时候开始的:“帝信而将杀之,公曰:‘请先验鞍,再杀不迟。’”

割开马鞍皮革,一件大家都知道我却不能说的东西掉了出来,朱元璋当然就什么都明白了:我这个干儿子没白养,他真的可以为了我而舍弃一切!

当初刚铁只是以义子的身份担任皇宫外围宿卫,现在那话儿和胡子都没了,就可以入宫当了司礼太监。

朱元璋时期,不管是司礼太监还是秉笔太监,都没有什么实权,劳动模范朱元璋事必躬亲,连内阁学士六部九卿都是摆设,内廷宦官就更不用说了,太监一句话说错,轻则打一顿撵出去,重则直接杀头。朱允炆没有祖父那么大能耐,对宦官的苛刻却是一脉相承的:“建文帝嗣位,御内臣益严,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

刚铁是朱元璋派到朱棣府中的高级保镖,这位忠臣对朱家父子一视同仁,吃谁的饭就替谁卖命。在《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记载的建文二年夏四月白沟河之战中,朱棣差点被干哥们儿(也是朱元璋义子)平安打败,是刚铁死战不退,最后稳定了战局:“安骁勇善战,锋初交,安奋矛率众而前,都督瞿能父子亦奋跃,所向披靡,杀伤燕兵甚众,燕兵遂却。燕有内官狗儿者,亦敢勇,率千户华聚力战河北岸。百户谷允入阵,得级七,王亲率兵夹击,杀数千人,都指挥何清被执。时已暝,战犹未巳,至夜深,始各收军还。”

因为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突出,从龙之臣都受封公爵或侯爵,但是刚铁拒绝了晋升:“臣得司礼监,已感厚恩,若臣得受侯伯,后世必有议臣者矣。”

刚铁为了避嫌,连那话儿都能舍弃,身外之物的功名利禄自然也不放在眼里,他就老老实实地守在朱棣身边,直到最后战殁于塞北。

明清太监共尊的祖师爷刚铁战殁后,不知怎么就变成了电影里的忽男忽女的“黑山老妖”——这还真不能怪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也不能怪张国荣、王祖贤和午马,要怪就只能怪明成祖朱棣,是他把刚铁埋错了地方:“公战殁,赐葬于西山红炉山,山顶有陷入炉,土质丹砂,故名红炉。后人思公之德,不欲刚铁用在炉内烧炼,改山名为黑山。据京城阜成门十八里,寺名为黑山护国寺。四境士民,每年三月廿一日有黑山圣会,至今不衰。”

明朝最早,也是最忠勇的太监,就因为埋葬地点和当地风俗容易被人产生联想,再加上他特殊的身份,就被人误以为《倩女幽魂》中的“黑山老妖”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如果明清两朝还有太监活到现在,是一定要站出来辩解的:刚公虽然自宫,但绝没有成为妖人,他是我们这一行的楷模!

据信修明回忆,黑山护国寺在几十年前还香火旺盛,很多电影摄制组都愿意到那里拍外景,这可能也是“黑山刚祖”被误认为是黑山老妖原型的原因之一。

当然据半壶老酒考证,刚铁跟黑山老妖相似之处极少,说他就是忽男忽女的黑山老妖极为牵强,这就要请教现在京城的读者诸君了:关于明清太监公认的“刚祖”,您还知道哪些传说?现在的“刚祖庙”,还有人去烧香吗?

更多文章

  • 慈禧说她立三岁溥仪为帝,于公于私三全其美,真实原因其实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她喜食荤腥肥腻,爱吃烤鸭羊肉大荤大腥之物,从不忌嘴,不论是宫廷御点,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只要听说好吃,一定要弄来尝尝。传统面点小吃重油重糖,吃多了更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十月初十,是慈禧的74岁生日,虽然还在腹泄,可她兴致极高。还是大肆操办,各种庆典一个接一个,参加庆典也很累人,酒宴都是大油大荤,慈禧还

  • 2014年,清朝格格去世,曾因川岛芳子入狱,晚年透露:我不曾怪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川岛芳子生气之谜,四川川岛芳子死亡原因,满清格格评价川岛芳子

    2014年,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她的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有人指出她就是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金默玉,年轻时曾因为姐姐是特务而被抓捕入狱。金默玉据金默玉的亲人透露,金默玉对于当年受姐姐牵连一事,从没有抱怨过,晚年在谈起此事,也是非常从容,她说:“对于我的遭遇和姐姐相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 让人意想不到的名人关系,李鸿章嫁女,女婿的后代更是一代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后代简历,李鸿章的后代有没有名人,李建红是李鸿章后代吗

    1888年的晚清时期,作为权倾朝野的重臣李鸿章要嫁女儿,自然让整个京城为之轰动。所有人都在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物可以娶到这位重臣家的千金呢?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新郎官居然如此的普通,不仅年纪大女方20多岁,甚至早已经娶了媳妇,在朝廷中更是无权无势。 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朝廷的如此重臣会把女儿嫁给

  • 让4个皇后48个妃子陪葬,康熙不嫌陵墓拥挤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死后妃子陪葬吗,康熙后妃没有陪葬的死后葬在哪里,康熙48个妃子陪葬都是自愿的吗

    康熙的景陵 景陵,位于清东陵片区,是康熙和他的皇后、妃子们埋葬之处。年少登基的爱新觉罗玄烨,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这一生除了文治武功外,康熙与后宫女人之间的那些事,也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康熙全传》记载,康熙帝后妃中,贵人以上者有49人,册封在册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

  • 比邢道荣还能吹牛的3个大将,关羽赵云分别斩一人,一人遗臭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三国时期也有很多爱吹牛的大将,他们口才着实不错,有的甚至可以和诸葛亮较真,和赵云比武。这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事实上,却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精彩历史片段。是谁敢跟诸葛亮较真儿?敢挑战赵云呢?此人正是邢道荣,此人乃是零陵太守之子刘贤手下大将,他一出场便是质问诸葛亮:“反贼安敢侵夺我

  • 秦朝灭亡时,一位将军的后代分家自保,不料造就了2个千年豪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灭亡名将去哪了,秦朝灭亡后百万军队去哪了,秦朝灭亡后有多少军人

    秦统一六国,王翦是立了大功的,在六国国家的灭亡战争中,只有一个国家王翦没有参与,其他的国家都是王翦和他的儿子灭了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王翦,秦统一六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是其他国家统一它。由此,他被后人称为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之一。但是,秦国并没有支持多久,秦始皇死后,胡亥故作非为,把秦朝很快推向

  • 此人才是真正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张飞、关羽都远远不如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谁最厉害,张飞关羽吕布谁最厉害,三国中能硬刚吕布的十大猛将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武将纵横驰骋,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奉先,有万人敌的关羽、张飞,也有恶来典韦、虎痴许褚,谁是三国第一武将?这个问题是广大三国爱好者都热衷的。有一种公认的说法已经形成,那就是吕布。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凭借着在《三国演义》的前半部分的高光表现,凭借着一人单挑刘关张,一人力战曹营六将的

  • 汉献帝直到退位时才告诉曹丕惊天秘闻:衣带诏其实是场可怕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旧版曹丕废掉汉献帝,曹丕杀了汉献帝吗,曹丕是怎样废掉汉献帝的

    这看似普通的事件,背后有着一个极其可怕的阴谋。有关“衣带诏”背后的一些秘密,汉献帝直到退位的时候才告诉了曹丕,这背后的阴谋究竟是什么呢? 一、何为“衣带诏”事件? 说起《三国演义》,在这部小说所描写的史实中,有一件“衣带诏”事件,其顾名思义就是:藏在衣带之间的秘密诏书。在这部的书中,曹操的个人形象尤

  • 跟曹操学管理:兵不在多,在精(团队)!将不在勇,在谋(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讲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曹操团队管理的精髓,曹操的管理思维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经典之战,曹操凭借7万兵打败袁绍70万,一举奠定自己的地位,成为一代雄主,对此,曹操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原因——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

  • 司马懿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小女婿文武双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女儿,大乔是司马懿的女儿吗,司马懿有几个儿子和女儿

    一、荀霬荀霬(yì),字号不详,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霬的祖父是著名谋士荀彧,而他的父亲荀恽则迎娶了魏武帝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因此,荀霬是曹操的外孙。虽然荀霬的父亲荀恽和魏文帝曹丕关系差,但荀霬作为外甥受到曹丕的宠待,官至中领军,死后追赠骠骑将军,谥号贞侯。荀霬成年后,迎娶晋宣帝司马懿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