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大家试想当年横行天下数十年的魏武卒,尤其是在吴起统帅之下的魏武卒,也是杀敌无数,不间断地攻打掠夺邻国。但当时的魏国并没有得到虎狼之国的恶名,为何会独独秦国得此恶名。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虎狼者,无信也;秦国之所以被称为虎狼,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秦国多次失信于天下。
[var1]
春秋时期,秦国的名声还是很好的,当时秦国对楚国,有救亡存续之恩;对晋国有秦晋之好的联姻传统。秦国当时在中原诸侯眼中,也是诚信之邦。但到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声就越来越坏了,秦国行事底线越来越低,经常为了利益,无视通行天下数百年的准则。
[var1]
首先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后,第一战就是攻打魏国的河西之地。当时魏国的统帅是商鞅的旧友公子昂,商鞅以朋友叙旧的名义,骗公子昂前来会盟。公子昂到达会盟地点后,被商鞅提前埋伏的大军俘虏,并趁机攻打魏军,致使魏国打败,失去河西之地。
此战秦国虽然大破魏军,夺取河西失地,但却失信于天下,令天下人不齿。商鞅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战国时代列国交往的诚信和礼仪,使秦国蒙受无信的骂名。
[var1]
其次秦惠文王时期,秦国丞相张仪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在秦楚谈判时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诈骗楚怀王,最终通过耍无赖的方式破解齐楚之间的联盟。虽然从外交上来说,张仪是成功的,但秦国为此付出的是秦国的名声和信义。从此以后,山东列国再也不相信秦国的承诺,秦国失信于天下。
[var1]
最后是秦昭王时期,秦王以秦楚会盟的名义骗楚怀王前往武关会盟,在会盟时,秦人扣留楚怀王,并趁机勒索楚国割地赔款。最后导致楚怀王客死异乡,令楚人大恨,秦楚两国的仇恨再也解不开,从此就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
从商鞅以来,秦国的历代统治者不断失信于天下,使秦国在山东六国眼中,成了毫无诚信的代名词,虎狼之秦由此产生。所以说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诚信都是我们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