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君主世系——赵国篇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赵国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83 更新时间:2024/1/21 10:42:58

[var1]

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自侍奉晋文公以来历经二十余代,打破六卿制衡的格局,联合韩氏、魏氏二家共灭智氏,瓜分晋国土地,最终在前403年,赵烈侯与韩、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赵烈侯(?—公元前400年)

前409年—前400年在位,嬴姓,赵氏,名籍,赵献子之子,赵国开国君主。

主要生平:前403年,三家分晋,周威烈王承认魏、韩、赵三国的诸侯地位,正式建国;联合魏文侯,打击中山,为政待以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烈侯好音。

[var1]

赵武侯(?—公元前387年)

前400年—前387年在位,史书未载其名,赵烈侯之弟。

主要生平:并没有真正称侯,事迹不详,筑造了云中城。

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

[var1]

赵敬侯(?-公元前375年)

前387年—前375年在位,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

主要生平:迁都邯郸,为赵国北进的战略打下基础;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积极向外扩展,进一步巩固邯郸的地位;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残余领地。

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

[var1]

赵成侯(?─前350年)

前375年—前350年在位,嬴姓,赵氏,名种,赵敬侯之子。

主要生平:建造邢台,与诸侯互相交战;前353年被庞涓破都城邯郸,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前351年,在漳水与魏惠王会盟,被迫接受屈辱条约。

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

[var1]

赵肃侯(?-前326年)

前350年—前326年在位,嬴姓,赵氏,名语,赵成侯之子。

主要生平:戎马一生,与诸侯几乎连年征战,稳住局势,基本保全赵国的基业,在南、北边境、漳水和滏水之间筑起长城,顶替魏惠王扛起三晋的领导大旗。

大戊午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var1]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

前325年-前298年在位,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被梁超称为“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

主要生平:初涉君位就挫败五国会葬的阴谋;推行“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改革,使赵国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使赵国成为唯一可与秦抗衡的强国,令秦国十分忌惮,沙丘之乱被饿死宫中,令人叹息!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var1]

赵惠文王(约公元前309年─公元前266年)

前299年—前266年在位,嬴姓,赵氏,名何,赵武灵王次子。

主要生平:沙丘之变杀死哥哥公子章,饿死父亲赵武灵王;五国联兵攻秦,迫使秦废除帝号,五国举兵伐齐,长驱深入;屡屡抗击秦军,阏与、于几大败秦军,成为东方六国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对臣属赏罚严明,有理有节,善纳忠言,从谏如流,是继赵武灵王后比较有作为的国君。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var1]

赵孝成王(?—公元前245年)

前266年—前245年在位,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

主要生平:年少继位联合齐国击退秦军;接收上党引发长平之战,用赵括代替廉颇,改守为攻,四十五万赵军精锐部队被杀,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邯郸之战联合其他诸侯国,大败秦军,使秦军损失惨重;晚年重用廉颇,多次战胜燕国,守卫赵国北方。

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var1]

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

前245年—前236年在位,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

主要生平:认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堪任用,不再召用;派李牧、庞煖攻打燕国,大获全胜;五国联军攻秦遭到惨败,派军防守黄河桥梁;实行货币改革,铸造“石邑”三孔布货币。

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於赵。

[var1]

赵幽缪王(?-公元前222年)

前236年—前228年在位,嬴姓,赵氏,名迁,赵悼襄王次子。

主要生平:屡次遭到秦国攻打,任用李牧抵抗,接连大败秦军;接连发生天灾被秦军攻打,中秦国反间计,自毁长城,杀害名将李牧,最终赵军惨败,自己被俘,赵国灭亡,被秦始皇流放到房陵深山之中。

迁素无行信谗,故诛良将李牧,用郭开

[var1]

赵代王(公元前 259年-公元前222年)

前228年—前222年在位,嬴姓,赵氏,名嘉,赵悼襄王之长子。

主要生平:不受父亲宠爱被废改立赵迁为太子;赵国灭亡后在代地继续率领赵国军民抵抗秦军,自立为代王,前后达六年,因敌众我寡最终城破被俘。

而公子嘉自立为代王,守赵祀

[var1]

赵国自公元前403年正式建国,历时181年,在胡服骑射后时赵之强,甲于三晋,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最终为秦国所灭。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秦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战国秦国名将,战国秦国统一过程

    [var1]秦国的始祖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号曰“秦嬴”,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至此正式建国。春秋时期,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到秦穆公时期称霸西戎,成为春秋四大强国,位列“春秋五霸”,此后被晋国死死压制在西方,不得东出,渐渐衰落,直到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燕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时期燕国君主列表,风云战国纪录片燕国篇,燕国世系

    [var1]燕国的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战国时期跻身为七雄之一,地处北方,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战国时期君主世系以三家分晋时间(前403年)开始。燕后简公(?-公元前3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楚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时期七雄楚国君王,战国晚期楚国女子服饰,楚国国王世系

    [var1]楚国的始祖或谓高阳,或谓颛顼,或谓祝融,鬻熊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是楚国的最早缔造者,到熊绎时,周成王封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从而正式建国,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大肆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

  • 要是没有三家分晋,那统一中国就根本没秦国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家不分晋秦国有机会吗,晋分三家,秦国统一后的电视剧

    [var1][var1][var1]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var1]强

  •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春秋二宝:和氏璧、随侯珠,今安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和氏璧的样子,简要介绍和氏璧的故事,赵王的和氏璧是从哪里弄来的

    和氏璧与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珍宝,并称为“春秋二宝”或“随和”。和氏璧的由来:和氏璧最早见载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于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厉王

  • 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并非不怕死,而是迫不得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轲刺秦王樊于期,荆轲与樊于期的故事,樊于期简介

    [var1]那么樊於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难道他不怕死吗?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首先可以确定樊於期并非不怕死,如果他真的不怕死,当初也就不会抛弃亲人家族畏罪叛逃至燕国。按照秦国的连坐法,樊於期的亲人和家族会因他反叛秦国而受到牵连,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不可能不知道这条秦律,而他却选择抛弃家人亲族逃往到燕

  • 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立下大功后,为何反被秦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起为何被秦王赐死,长平白起,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

    [var1][var1]白起还有一个称号叫:“人屠”。他直接或间接杀的人占到了战国死亡总人数的一半左右(200万占了100万),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但谁也没有想到:立下如此大功的白起,却在长平之战后,再也没有登上过战场,等他想再次上阵杀敌的时候,他却被秦昭襄王赐死了。对于这样一位杀神、六国的克星,秦

  • 战神李牧让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镇的秦军无法攻入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牧赵国名将,赵国李牧最后结局,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

    [var1][var1]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与匈奴的对战,他在北境的时候,主要任务就是防备匈奴,他订出规章说,如果匈奴入侵,必须收拢人马,退入营地固守,胆敢出击者斩首,于是匈奴就认为李牧胆小,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李牧胆小怯战,其实李收一直在麻痹敌人,积攒实力,但是赵王对他不满,换了一个人代替他,结果来

  • 韩复榘在酒桌上给张宗昌让座,张随口说了几句话,没几天被韩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宗昌和韩复榘,张宗昌的个人资料,张宗昌和武则天母女的关系

    事情发生在1932年8月份,东北军阀张学良通电华北地区各大驻军军长和高级领导赶赴北平参与相关会议。当中,作为军事将领包括张宗昌、石三友、于学忠、万福麟、宋哲元、韩复榘等人如约而。[var1]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华北各区域的军队将领,唯独张宗昌和石友三空有司令名号,却无兵力。两人得以参加这次将领会议,全因

  • 秦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赵国还是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消灭着战国六雄的过程当中,有的国家被灭得非常容易,也有的国家会变得非常困难,但总的来说凭借着秦国长达百年的积累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最后都将他们彻底一统。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哪个国家被灭得比较困难,哪个国家被灭得特别容易? 我们首先来看哪个国家被灭的很难——在我看来毫无疑问应该是战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