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和尊严之间二选一?民国女商董竹君在艰难抉择后,终逆袭成女王

爱和尊严之间二选一?民国女商董竹君在艰难抉择后,终逆袭成女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1/25 6:55:08

这位民国女商,正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可与以往故事不同的是,她的故事里有“男人”,却没有“男主角”。

因为,在那个年代,她是一个真正在逆境中把自己逆袭成女的角色。

相比历史上或多或少依仗男性逆袭称王的女子,她显得很特殊:至始至终,她的成败,全凭一人之力。

实际上,在最艰难的那年那月那时,经历过许多的她就懂得:她绝不能再依靠任何人,尤其男人!

董竹君出生于1900年,当时的中国正逢乱世,尤其她出生那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世人都觉得,这天出生的孩子:注定一世孤苦!

董竹君的人生开场应了命数里的“苦”字。她出生在棚户区,父亲虽有份拉黄包车的活计,但微薄的收入终究无法养活一大家子。所以,董竹君出生时,家里就已负债累累.....

1913年寒冬,董竹君刚满13岁,就被送到了“清和坊”妓院卖唱。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这样的结局,似乎正是她的宿命。

沦落青楼后的董竹君并没有放弃希望,她一直坚持“只卖艺不卖身”,因为她相信:属于她的真命会来。

1914年,董竹君果然在青楼等来了那个被她称作“真命”的男子。

他叫夏之时,是辛亥革命的志士,曾在24岁这年便担任了四川副都督兼蜀军总司令。遇见董竹君的这年,夏之时27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当时,夏之时到上海办事,为避人耳目便经常出入青楼。聪慧的董竹君一眼就看出,这个少年与平日烟花地的男子不一样。

而夏之时见董竹君灵秀,也对她青睐有加。一来二去间,两人便有了情意。很快,两人便互许了终生。

但当夏之时提出要为董竹君赎身时,董竹君却严词拒绝了。看惯了青楼从良女子悲剧的董竹君对他说:

“我自己会想办法逃出去,不用你花钱。以后我和你做了夫妻,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有什么稀奇的呀!你是我拿钱买来的!’”

董竹君此举,与封建时期同是青楼女子的杜十娘等截然不同。杜十娘即便自己有钱,也要打发李甲去找钱为自己赎身,因为她们认为:只有让男子付出,他们才会在日后心疼你。

然而,董竹君的想法显然不同。她觉得:自己的出身本就配不上身为督军的夏之时,这无疑对夫妻平等不利,若再让他觉得自己是他“花钱买来”的,那婚后的生活,势必会难上加难。

于是,董竹君才提出坚决不要夏之时赎身。

夏之时听后,深为董竹君的魄力所动。他们约定,几日后,在某地不见不散!

某夜,月黑风高,董竹君将看守灌醉后,将将身上所有首饰、华服通通丢下,只身逃往两人约定的地方。

这夜,夏之时感动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弱女子竟真有如此决心和胆量冲破一切。

不日后,两人举行了结婚仪式,婚前,董竹君与夏之时“约法三章”:

1.坚决不做小老婆;2.带她到日本求学;3.成家后,共同经营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当时的董竹君虽刚刚15岁,却已然非常清楚自己与督军夏之时的差距。于是乎,想要平等婚姻的董竹君,便寄希望于能通过这个“约法”明确身份,同时为自己挣下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

这个“约法三章”,给董卓君的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婚后,夏之时按照约定送她前往日本留学,1917年秋,董竹君拿到了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的毕业证。原本,她还想补习法文,前往巴黎留学,但在夏之时的要求下,她舍弃机会返回了四川合江。

这以后,相夫教子的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现实里,当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抛下所有时,这段姻缘多半会幸福而终。而当抛下所有的一方换成女人时,这段婚姻往往会无疾而终。

夏之时与董竹君这段开头很美的婚恋,也终究没逃过现实。

两人婚后,这段“督军与青楼女”的结合一直不被夏家看好。董竹君婆婆不时催促夏之时:我们这种大户,青楼女只能做姨太,你赶紧娶个正房回来。

而夏之时的朋友,也均对这个青楼出身的女子很是不满。

面对重重压力,董竹君只将它看成动力。白天,她亲自操持家务,缝纫、烧菜、洗衣、招呼客人、算账,将夏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晚上,她夜夜挑灯读书,读到双眼红肿。

很快,婆婆和周围人对这个女子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观。

几个月后,被她感动的婆婆专程为他们补办了传统的婚礼。

事情发展到此,似乎,董竹君的逆袭算是完满了。然而,一切远没有那么简单。

1919年,在四川派系斗争中站错队的夏之时被解除了公职。之后,一直抑郁不得志的夏之时脾气越来越坏,他甚至开始吸食起了鸦片。

在这期间,他对董竹君的态度也发生了惊天逆转。男人,在得意时往往不会因你的低贱出身而有看法;但一旦自己沦落,他就会开始在乎出身等等。有时候,这转变,恰是男人自卑的外现。

没了公职的夏之时这时才发现,昔日的妻子,如今竟处处比他强,这让他的自卑越发强大起来。动不动,他就对着董竹君冷嘲热讽。

一次,夏之时看到女儿和男生玩耍,他大骂其恬不知耻,他恶狠狠地说:

“都是你妈管教不好,不如送你一把刀和一条绳好啦!”

本就觉得夏之时重男轻女的董竹君,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没想到,夏之时竟一怒之下操起菜刀追着董竹君砍。

这次以后,董竹君对夏之时彻底失望了。她向丈夫提出了离婚要求,为了不让自己的四个女儿在夏家受欺负,她的离婚要求只有一个:让她带走四个女儿,儿子留下。

见董竹君认真了,夏之时竟讽刺地嘲笑董竹君说:

“我们来个君子协定,暂不离婚,分居五年,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我手掌给你煎来吃!”

董竹君听后悲从中来,在这段婚姻里,她终究没有要到她想要的尊严,既如此,这样的婚姻要来,又有何用?

随后,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搬出了夏家。

当时的夏家虽已没有往日的权势,却依旧吃穿不愁。而净身走出夏家,则意味着:她将回到儿时的窘迫生活,不,远比当初在贫民窟里更窘迫。

但董竹君已经下定了决心,在尊严和优越的生活里+所爱之间,她觉得:尊严更重要。何况,生活可以靠双手去改变,董竹君擦干眼泪,带着四个女儿住进了租来的廉价房里。

普希金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此时的董竹君选择的恰是这样一条路,她选了大多数女子都不会选的路,因为这条路极其难走。

但董竹君踏出了,天生傲骨的她,一旦踏出,便不会回头。

之后的四五年里,董竹君一直靠揽各种小活养活孩子们。最难的时候,她也依旧咬牙坚持着。她的坚持,只为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尊严。

在做各种小活的时候,董竹君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她的拉黄包车的父亲。她突然意识到,如果一直如此,终其一生,她也只是重复父亲的悲剧而已。

于是,董竹君决定凭着自己在日本学习到的知识,做点更大的事。

1930年春末,不甘一世贫穷的董竹君向朋友借了些钱,在闸北台家桥创办了群益纱管厂——这是上海第一家由女子开设经营的工厂。

这是董竹君创业的开始,她不能让它失败,于是,董竹君卯足了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为了跑销售,她最终甚至患上了严重关节炎。

工厂上了正轨后,董竹君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决定招股,她远赴远赴菲律宾,向华侨招回1万元股资......

眼看,工厂像自己养的孩子一样,慢慢长大了。董竹君心里无限欣慰,然而,1932年1月28日,日军悍然轰炸闸北,群益纱管厂厂房设备被炸为废墟。

董竹君坐在废墟上失声痛哭,她想起了算命先生说的:这女子注定孤苦一世!大概,这都是命吧!

一夜间,董竹君就从女老板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人。

命数吗?董竹君哭完,呆呆地坐着,双眼空洞无光!除了死,她想不到别的。

但很快,有个声音在脑子里响起:

我自杀了,社会怎样看我?孩子们怎么办?一个人能有死的勇气,为什么不能以这种勇气顽强地“生”呢?

最黑暗的时光里,是爱让她重新振作。她从废墟里站起,并对自己说:活着,就有希望!

此后,她重新由女老板变成了小零工,1934年,已分居五年的夏之时看到了在某处做苦工的董竹君。

夏之时看到董竹君这副落魄样,上下打量了一番不无嘲讽地说:“五年已经到了,事业有什么成就?如果不行,还是跟我回去吧!”

但董竹君却坚持办理了离婚手续,原因很简单:没有尊严的婚姻,她不要。

离婚后的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用借来的2000元钱,开了一个名叫“锦江小餐”餐馆。这个餐馆,正是后来蜚声国内外的锦江饭店的前身。

世人不知道的是,这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饭店,成立之初,竟只有七八张小桌子而已,地方也相当小!

但麻雀小,五脏全。

董竹君的这家小餐的菜品,是她根据四川菜特色,结合当地风味而开创。董竹君亲自设计了竹叶店徽,店内采用典雅的中、日、欧装修风格,其优雅的格调、不俗的菜品,让小店一开张,就收到了广泛好评。

很快,这家服务周全,口碑优良的小店,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了。就连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也成了这家特色小餐的常客。

一日,杜月笙来用餐,排队等得不耐烦的他对锦江餐馆的店员说:“告诉老板娘,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扩大规模?是不是房子太小了?”

随即,杜月笙金口一开,餐馆周边的店面纷纷退租,董竹君得以一并租下扩大了规模。

随着生意的越来越红火,锦江餐馆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董竹君终于在上海占得了一席之地。

图为领导接见董竹君

在这期间,董竹君还发明了一次性筷子。

1936年1月28日,董竹君在上海开设了锦江茶室。为了提倡女性独立,茶室招的服务员清一色全是女性。她的这一做法无疑,为同时代的女性独立自主提供了榜样和契机。

1950年,董竹君又将两店合并为“锦江饭店”,并将它捐赠给国家作为安全高级的食宿场所至今,它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受到卓别林、基辛格、英国女王、尼克松的高度赞誉。

同一年,在董竹君走上人生巅峰之际,董竹君前夫夏之时被杀。

但无论是夏之时生前还是死后,这位美丽能干的女性,从未再与任何男子有过感情。

面对后来的追求者,如政界红人张翼枢等人,她丝毫未为所动。

直到去世时,董竹君的床头挂着的,依旧是她与夏之时的结婚照。

这足以证明,她一生的唯一和最后的爱,都是夏之时。然而,在爱与尊严不能共存时,她的选择,永远是尊严!

董竹君的一生并不完美,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一生,是有遗憾的,这遗憾就是,我缺了点爱!”

但董竹君的一生无疑是无悔的,她自由、自立、自强,用双手在男人的世界里,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逆境面前,在命运的不公面前,她从未抱怨、从未自暴自弃,如胡蝶破茧、如梅花苦寒开,董竹君凭借着对命运的不信服,和顽强的毅力以及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最终让自己完成了漂亮的逆袭。

日月如梭,今天,董竹君已经离世二十多年了,但她开创的锦江饭店却和她的名字一样,烙印在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更多文章

  • 民国弃妇朱安,为鲁迅独守41年空房,至死未能让鲁迅承认其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安的祖父是一位知县、父亲是一名商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一名传统的家庭妇女。清朝末年,各种思潮在中国兴起。洋人的侵入,也给社会带来了“婚姻自由”的观念。可是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眼里,“夫为妇纲”仍然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何谓自由?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如果不是“婚姻自由”的观念传入,朱安的人生或许会非常美满。

  • 洪秀全究竟有多奢侈?看看他称王之后的奇特早餐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洪火秀”和“洪秀全”,虽然写法、读法不一样,但他们,从来是一回事。毕竟,换个名字,对一个人的本质不会有任何改变。如同名字一般,做天王时期的洪秀全,和做农民时期的洪秀全在本质上也是“一回事”。这点,从洪秀全发达以后的种种便可见一斑。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851年3月23日,洪火秀,

  • 弘一法师科举多年仍只是童生?真相藏在他与蔡元培的二三小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天才般的人物,却在晚清科举中屡次受挫并只落了个“童生”出身,连秀才都未中。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和当时的很多同龄人一样,科举被视为他们入仕的唯一通道。李叔同幼年时,清朝虽然就已经只剩几丝气息,但当时仍处于科举取试的年代。因此,李叔同最初求学的十多年间,始终是遵循这科举制度规定的线

  • 清朝最后的王府:装修用了全北京2%的电灯,主人却一天也没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宫殿照明,清朝皇宫第一次安装灯泡,清朝时期故宫里照明用的是什么

    如果北京有哪一座王府最能代表满清历史,毫无疑问,醇王府绝对名列其中。从清帝国渐入繁华、到清帝国大厦崩塌,醇王府见证了每一段历史进程。北京城内一共有三座醇王府,分别是太平湖醇亲王府(现中央音乐学院)、什刹海醇王府(现宋庆龄故居)、摄政醇王府(现紫禁城西中海西岸)。由于第三座醇王府还没有完工,清朝已经灭

  • 崇陵被发掘时光绪手里纂着的宝物震惊了世人,也揭露他的凄惨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光绪崇陵真实照片,光绪崇陵地宫清理,光绪崇陵谁修建的

    考古专家发现,在地宫石门上留下了盗墓人用工具撬门的痕迹。墓室内光绪皇帝的棺椁正面,被斧子凿开一个一米左右的大圆洞,光绪皇帝的脚被拖到棺外,贴身穿的衣服腐烂不堪,残留两节发辫,脚上没有鞋,头上没有冠,随身佩带的装饰被盗掘一空。光绪皇帝的陵墓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座按照帝王陵墓规模修建的皇陵,虽然是照帝王陵

  • 为何清朝皇帝妃嫔中蒙古女人居多?与血统无关,有一个原因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婶婶有蒙古血统,爱新觉罗的蒙古血统,清朝蒙古族皇后

    据记载,从清太祖开始,一直到清圣祖,共有4个皇后和13个妃子都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而且历代清朝皇帝后宫女人必有蒙古女人,难道蒙古女人长得太美了?清朝皇帝为什么必找蒙古女人,还要先脑补一段历史。明朝时朱元璋和朱棣打击了蒙元势力,但蒙元势力并没有消失,而分化了几部分。而靠东北的漠南部落与当时女真人经常接

  •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何要将归顺的陕甘提督王辅臣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王朝康熙与王辅臣,康熙提拔王辅臣,王辅臣为什么投降康熙

    提起王辅臣相信大家如果对于清朝这段历史比较熟悉的话也能知道他所处的地位。正常情况下,在清朝有三位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而王辅臣也就是在他身边比较有能力的一个人。大概是在吴三桂入关的时候,其实王辅臣就已经帮助了他很多。加上吴三桂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重情义的人,当王辅臣帮他拿下百城之后,他也就体现了对于王辅臣

  • 民国弃妇孙荃:被郁达夫抛弃后,她用余生为郁达夫做了三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927年3月,当民国四大弃妇之一的孙荃在产房呻吟时,她的丈夫郁达夫正与当时的“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热恋。这一年,正是他们结婚的第七年。不久后,为了让美人王映霞可以“全无顾忌”地与自己恋爱,郁达夫提出与孙荃离婚,并正式分居。当时,孙荃和郁达夫的三个孩子:文儿两岁多,熊儿一岁多,胖妞几个月。在婚姻里,

  • 慈禧守寡48年,靠什么熬过深宫寂寞?这俩宝贝死后也不忘带进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太后守寡48年是怎样度过,慈禧二十六岁开始守寡,慈禧是什么时候开始守寡的

    有学者假设,若是清政府愿意放开手一博还是有胜算的,通过一场战争震慑四方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也就没有了后面的一系列割地赔款。 不过慈禧太后过于软弱还未战就先求和,再加上政府内部出现问题兵器粮草等缺乏无法充足供应,导致了最终失败的发生,而慈禧作为背后大佬需承担主要责任。 她在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

  • 孙中山:想要走向世界强国,定都伊犁将是最好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无论是其心智还是其谋略,都必是人中翘楚,他们有着常人无法看到的东西,他们能够先人一步,他们是先行觉醒者,他们能够在危难之际做出最最为正确的选择,他们的才能以及他们的谋略,或许在当下并不会实现,甚至在十年乃至二十年中都不会发生,然而百年之后再次回看曾经先行者所设想的框架,就会发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