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海经:龙舟的原型来自于开明兽?身为昆仑守卫者它怎么敢徇私?

山海经:龙舟的原型来自于开明兽?身为昆仑守卫者它怎么敢徇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60 更新时间:2024/2/6 13:02:43

[var1]

1932年,在山东藤县黄安岭发现了一块汉代画像石,其上图案精美绝伦、内涵丰富。整幅画面分为上下两层:

[var1]

上层左边是一只九头人面兽,紧随其后的是龙和龙拉车,车上有仙人乘坐;下层有熊、兔、仙人骑鹿以及鹿车。

那么,这样一幅画像石,究竟在传达着古人一种怎样的意蕴?位于整个队伍最前端的九头人面兽又是何方神圣?

在古人眼中,如何延迟、并长久地脱离死亡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在社会上掀起了求仙问道的热潮。其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一般有这样几种:

①求长生仙药,代表人物:嫦娥

[var1]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

②登昆仑秘境,代表人物:辛追

[var1]

“马王堆四重棺椁,正代表了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的昆仑山灵魂攀登之举。”

但其实,这两个方法其实殊途同归,因为只要求仙,就必须登昆仑、见王母!所以这正是画像石想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不论是龙、虎还是鹿,都是仙人们乘之以上仙界的坐骑,而比直接乘坐骑更加豪华、高大上的,就是采用龙车及鹿车的方式。

[var1]

为什么凡人无法到昆仑,必须要借助外力?实际上与昆仑秘境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在汉人眼中,昆仑仙境极高、极深、极险,凡人根本无法涉足。

首先,昆仑方八百里、高万仞,而且极难登攀登,只有仁如羿之人才能上去。

《海内西经》: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其次,昆仑山下有“不胜鸿毛”的弱水环绕之,而且外有无尽炎火,温度极高。

《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最后,即便到了昆仑的大门前,还有一位九兽人面的神灵开明兽守卫在这里。

《海内西经》: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而位于整个汉画像石求仙队伍最前列的,正是昆仑山的守卫者“开明兽”。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明白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登昆仑好比一次特工潜入,除了整个基地被严密设防(弱水、炎火),还有一位实力强大的守门人(开明兽),所以我们便需要像阿汤哥那样,一步步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成功面见神秘的昆仑之主——西王母!

1.弱水和火炎

弱水三千,不仅难得一瓢饮,而且还鸿毛难浮,想要通过游泳、潜水等方式很明显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在古籍中记载了一种方法,说是只要有一条龙来服务的话,就可以轻松搞定。

《太平御览》引《括地志》云:“昆仑之弱水中,非乘龙不得至”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操作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人文初祖的黄帝大大,就曾经用过这一方法:看来似乎只要有龙,不仅黄帝能升天,就连身边亲近之人都能跟着沾光。

《史记·封禅书》:“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有人可能会质疑乘龙的目的地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去昆仑啊。别急,还是这样一条证据,记载于《山海经》中。

[var1]

说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后开,曾经乘着两龙升天,到达了天上仙界,不及如此,还从这里偷得了神乐《九辨》和《九歌》返回人间。

《大荒西经》: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2.开明兽化舟

好了,既然可以借助一条龙成功突破外围,但这只是将你送到了昆仑秘境的大门之前,最重要的一道关卡才是困难重重,那就是你该怎么去说服,这头威猛的九头神兽乖乖给你开门!

有人说,那之前的黄帝和夏后都是怎么做的?我们不可以仿效吗?当然不能了,毕竟人家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自然是一路绿灯、随意畅行。但如我等凡人小民,究竟该如何是好?

这样朴素的问题同样摆在了汉代普通民众的眼前,但不得不佩服汉人的解决思路,他们直接使用了“降维打击”的思路,将守卫昆仑、威风凛凛的开明兽,降级成了迎接凡人、横渡昆仑的小侍者。这可能正是九首人面兽位于求仙队伍最前列的原因。

[var1]

而且,我们单就这幅画像石中的开明兽形象来看,《山海经》中“身大类虎、九首人面”的开明兽,已经发生了改变,可能为了匹配身上的九个脑袋,身躯被拉长、变得如虬龙一般的躯体,而所谓的“九个人头”怎么看都像极了龙舟竞渡的划桨手啊!

《楚辞·九歌》:“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以昆仑守卫者开明兽作为引导升仙队伍的先导,是有这么两个好处的:

其一,可以比较轻松地穿越重重艰险下的昆仑之路。

其二,可以直接被作为守卫的开明兽放行进入昆仑。

正因为如此,汉人直面登昆仑的难点所在,并且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征服了守卫者开明兽之后,求仙之路就此变为坦途,而开明兽也顺势变化为舟“以渡弱水”、再结合“乘龙升天”的传统,就变成了那幅汉画像中“龙舟”的模样。

[var1]

实际上,以龙舟作为求仙问道的最佳道具,可能源于战国楚地的风俗,我们在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中,似乎可以找到这种痕迹。画中一名男子一般被认为是墓主,他头戴高冠、身穿博袍、腰佩长剑。他侧身立于龙身之上,头顶有一华盖。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龙,昂首卷尾,弓身成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可能表达的正是龙舟的形象。此外,在龙舟尾端一凤亭亭而立,那么舟行于空中还是水上?龙舟前端下部刚好绘制了一条鲤鱼,似乎在用鱼这种元素来表示,龙舟之下正是苍茫的水域。

端午佳节中,龙舟竞渡和品尝粽子的习俗,可能都与缅怀屈原有关,而《人物御龙图》中的男子在阳Sir看来就像极了屈大夫,楚人的习俗被汉人发扬并加以大胆地改造,通过对开明兽的艺术加工,使得凡人原本渺茫的长生之愿变得未来可期!

更多文章

  • 恶灵退散:如龙、如鹿亦如虎,楚国镇墓兽形象为何如此奇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面镇墓兽资料,恶灵退散表达什么意思,恶灵退散黑底白字图片

    [var1](一)楚式镇墓兽的特征镇墓兽,大家或多或少都见过许多,但楚式镇墓兽,却是先秦时期楚文化异于同时期其他文化的典型,持续时间长达四百年、只唯独分布于楚文化区,其中蕴含的楚人物质文化不仅饶有趣味,更是背后人们生死观念的直接投射。那么,楚式镇墓兽有着什么典型特征,让人看过之后,一眼就忘不了,一眼

  •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都出在秦赵两国,其他国家为何不配拥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四大名将怎么来的,战国时期四大战神是谁,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一)榜单时间战国作为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除了上述我们熟知的战国四大名将之外,还有吴起、田单、乐毅、孙膑、庞涓等等,每一个都有着不俗的实力。[var1]这些人中,吴起、孙膑、庞涓生活在战国的中前期,乐毅、田单虽然活到了战国后期,但主要战绩在战国中前期,到了战国后期已经没有任何战绩

  • 山海经:“射九日”的羿与“妻嫦娥”的羿,到底是一人还是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山海经有后羿射九日吗,羿和嫦娥的性格特点,山海经嫦娥

    [var1]先简单说这一下这两个“羿”的大致区分,因为在正史记载中,帝尧时期有一个羿,在夏朝时期也有一个羿,但因为夏朝有穷国的“羿”在后面,所以将其称为“后羿”,与此对应的人们便把帝尧时期的羿称为“大羿”。[var1]此外,因为两人的身份差异也非常明显:大羿是天神,而后羿是国君,所以后文中我们也将以

  • 秦国士兵连工资都没有,却成了虎狼之师,莫非这里头也有福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虎狼之师是怎样来的,秦国那么多虎狼之师去哪了,秦国虎狼之师资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军是始皇横扫六国的依仗,百多年前商鞅耕战的提出更是成了秦人异军突起的重要缘由,然而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却需要自备物资,换句话讲,这是一群不拿工资拼命冲的秦国士兵,莫非这里头也有着福报么?[var1]从1975年发掘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不仅仅秦的严律得以揭

  • 山海经:卵民国之人都是从蛋里面出生的?又为何被叫做羽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山海经羽骏,山海经十大隐藏生物,山海经最恐怖的飞羽

    [var1](一)卵民与羽民关于“卵民国”的记载比较简洁,郭璞只提到了一点,即他们是卵生的,但是没有提到究竟是谁产下的卵,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到底是人呢?还是鸟?《大荒南经》:“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郭璞注:“民卵生也。”[var1]但是,郭璞又在“羽民国”的条目下注释说羽民国之人“能飞不能远,卵生

  • 山海经:女娲之二化为何为涂山氏女,并主动嫁于大禹为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禹涂山氏,大禹和涂山氏的女儿,山海经女娲图片

    [var1](一)涂山氏女最先把女娲与涂山氏女联系起来的资料,是出自《世本·帝系篇》中:“禹娶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是生启。”但是,大多数文献中,大禹所娶涂山氏女子的名字却并非女娲,而是“女娇”,比如:“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

  • 六位秦王,除了嬴政,还有一位不容小觑,打趴强国,奠定统一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之世,邦国已经没有春秋时代那么多如牛毛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小国早已经被吞并差不多了,剩下的诸侯国体格都比较大。但一个国家究竟是何等国格,毕竟还是大有讲究的。当时天下国格大体是四等:王国、公国、侯国、君国。当时称王的国家按照先后顺序共有八个:楚国、魏国、齐国、宋国、韩国、中山国、秦国、燕国。大

  • 秦始皇陵墓内三大逆天科技,能够战胜六国全靠它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气背景图,秦始皇陵墓的黑科技,纹身秦始皇扫六国图片

    [var1]第一件:秦朝青铜剑在秦始皇的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许多青铜兵器,其中最让人着迷的还是青铜剑,这些青铜剑时隔千年依然散发着寒芒,据说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11过洞时有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

  • 山海经:“巨人之死”上古神话的另一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山海经的所有神话人物,山海经的神话事件,山海经哪部分记载巨人

    [var1](一)巨人族分类如果要给中国典籍中的巨人分个类的话,可以按照其身份职能的不同,分成这么几类:1.开天辟地类提起开天辟地的大神,很多人第一印象绝对是盘古大神,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主要是在《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毫无

  • 春秋历史第一猛人,一言不合就杀了国君,却有一事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十大猛将,春秋史上最厉害的人,春秋战国十大奇人

    [var1]这个人就是南宫长万,宋国的一位将领。鲁国那个时候把齐国还有宋国都给打败了,于是两个国家决定联起手来去攻打鲁国,南宫长万作为主将开始进攻鲁国,结果鲁国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智谋下打败了来势汹汹的齐宋联军。鲁庄公和公子偃率兵进击宋国,南宫长万被鲁庄公给偷袭,用一支名为金仆姑的利箭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