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单时间
战国作为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除了上述我们熟知的战国四大名将之外,还有吴起、田单、乐毅、孙膑、庞涓等等,每一个都有着不俗的实力。
[var1]
这些人中,吴起、孙膑、庞涓生活在战国的中前期,乐毅、田单虽然活到了战国后期,但主要战绩在战国中前期,到了战国后期已经没有任何战绩可言了。
[var1]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都是战国中前期的名将,而战国四大名将皆出自战国后期,所以,各国的名将们就与这份榜单无缘了,并非是其实力不够的原因。
(二)秦与赵国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这与战国末期的军事态势息息相关。
当时的秦国是头号军事强国,名将众多,除了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和王翦之外,还有王翦的儿子王贲、蒙毅蒙恬父子、司马错、李信、内史腾等诸多实力战绩超群的名将。在这样一个生长优秀武将的土壤之上,秦国占据了两个战国四大名将的名额,也是很正常的。
[var1]
而赵国在战国后期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大增,成为了六国中在军事上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而且赵国的国土位于四战之地,与秦、燕、魏、齐等国接壤,还要抵御北方匈奴人的攻袭,所以,武将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是很多的,除了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廉颇、李牧之外,赵奢、庞煖、司马尚等将领的战绩也比较好。
[var1]
正因为如此,赵国将领占据战国四大名将的两个席位也亦不足为奇。
(二)其余各国
其实,除了秦与赵,战国的其他五国虽然也曾经出现过实力超强的统兵之将,但是那都是在战国中前期。来到了战国后期,这些国家在军事实力上都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下滑,而且都有些惧怕强大的秦国。
[var1]
所以他们在军事上的行动都以被动防御为主,保存实力以抵御秦国的侵略,已经不敢主动发起对邻国的战争了,战争的次数变少了,将领们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自然也就无缘战国名将的评选,这也就是其他五国将领无缘战国四大名将名单的原因。
[var1]
由此可见,战国四大名将评选的背后,暗藏的是所在国家整体的军事实力。在战国后期,实际上只有秦、赵两个军事强国,所以名将也都出自这两个国家。随着长平之战赵国失利,秦国成了头号军事强国,统一六国的计划终于提上了日程,天下重归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