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海经:五尺之牙的凿齿,究竟是怪兽还是人?考古大汶口拔牙习俗

山海经:五尺之牙的凿齿,究竟是怪兽还是人?考古大汶口拔牙习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49 更新时间:2024/1/15 23:00:34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偶尔也聊点山海经!

(一)凿齿是兽还是人?

第一段记载,《海外南经》云:

“昆仑墟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var1]

这段话中描述了羿与凿齿激烈的战斗场面,提到了两个地点即“昆仑墟”和“寿华之野”此外,也交代了羿与凿齿各自的兵器,仅从这段记载来看,凿齿是人是兽,暂未可知!

《大荒南经》亦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这里则明确指出了“有人曰凿齿”,凿齿是人无疑!

[var1]

接下来,再看记载最为详细的《淮南子·本经训》:

逮至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var1]

猰貐(yà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一般认为是六种怪兽。这段话大意是说:在尧的时候,上有十日并出的天灾导致过粮关,下有六种怪兽出没祸害百姓,于是尧便派羿射杀了十日和六兽。

但同样在《淮南子·墬形训》中又有矛盾之处: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

凿齿民,是海外三十六国之一,所以应该是人族。虽然汉晋时期的古人也认识到凿齿是人不是兽,但一般都会将其解释为:长有像凿子一样的牙。

郭璞曰: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

汉尺比现在短点,也在20厘米以上(21.35-23.75cm)。显而易见,五六尺就得一米以上,牙长这么长,很难说还是人,凿齿又变得仿佛怪兽一般!这样的解释,显然无异于又开始讲了另外一个神话!

[var1]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凿齿确实是人,但却并非是牙特别长;

相反的,是将牙齿凿掉,也就是拔牙!

为什么要费劲去探究凿齿是人是兽?因为兹事体大,关乎着后文对于羿的解读!阳Sir以为,凿齿应该身为人族,而羿与凿齿之战,可能隐含着华夏与东夷的族群之争!

(二)西南地区凿齿习俗

凿齿是人,之所以被称为“凿齿”,是因为这个族群有着一种独特的习俗,即拔掉口中特定的牙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拔牙并不是因病而拔,而是在健康状态下去主动拔出牙齿的行为!

其实,拔牙习俗并不罕见,因为在民俗学资料中不乏这样的实例:

①“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夷洲女已嫁,皆缺去前上齿”②“明代《炎缴记闻》:(打牙仡佬)父母死,则子妇各折二齿投棺中。”③“清黄叔敬《台湾使棤·番俗六考》:成婚,男女俱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

这里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材料,可以看出在云贵川鄂等西南地区,的确有少数民族流传着凿齿的习俗,其目的或为婚嫁成礼、或为祭祀哀悼、或为男女定情,情况不一而足。

从这些记载溯源而上,比起《淮南子》所讲述的上古时期,《山海经》记载的“凿齿”理应有着更加久远的历史积淀,对应中国古时的传说时代,就到了考古学领域中的史前时代!

那么,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远古人类也会如此“凿齿”吗?

“拜考古所赐”,答案:是肯定的!

(三)大汶口拔牙与崇獐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海岱文化区范围,时代则从公元前3800年延续到了公元前2400年,在1500年的时间内,至末期仍然不减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进而发展过渡成为山东的“龙山文化”。

[var1]

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有几种独特的习俗,其中就有与本文讨论相关的两种:

其一为獐牙随葬,其二则为拔牙

先说獐牙随葬:

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大多数的墓主手中都会握有獠牙,从1件到12件不等,以2或3件居多,不少獐牙尖端经过加工,刃部极为锋利,有的还有烧痕。而在M6中还出土了一件用角和獐牙组合而成的钩形器,将獐牙根部磨平插入角柄,穿绳系于身上使用。

[var1]

獐,是一种喜暖性的野生动物,其獠牙是其最突出的标志,一般最长可达8厘米,而且獐牙会动,在獐吃东西的时候会收起獠牙,如果进入战斗状态,獠牙则会竖立起来。锋利的獠牙不仅是进攻利器,同样也是繁殖季节与同类打斗,争取配偶权的有力武器!

[var1]

獐机敏又善于奔跑、又有利齿御敌,作为原始人与獐生存在同样的环境之下,第一次见到这些神奇的生灵时,内心无疑是羡慕的,于是他们认为这些能力可能与獐最突出的标志物——獐牙有关,所以为了获得这种独特的能力,他们也用獐牙来装饰自己。这种思维逻辑,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模拟巫术”的反映,即用相似性来获得某种能力!

再说拔牙习俗: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中,男性265人,会有205人拔牙,占比77.4%;女性101人,会有76人拔牙,占比75.2%。也即是所,整体而言不论男女,拔牙的比率大概为三分之二!

那么,他们究竟拔除的是那颗牙?

[var1]

在这一点上大汶口人非常统一,基本上都是拔除上颌两颗侧门齿,个别例外的是拔掉左中门齿,或者上左犬齿以及第一前臼齿。从骨骼鉴定上来看,他们拔牙的时间集中在了13-18岁之间,也就是说,拔牙时间基本上是在14-15岁的恒齿生成的时候,所以可能在大汶口文化先民眼中,拔牙是进入青春期标志,属于古人的成人礼!

[var1]

阳Sir以为,对于大汶口人群而言,在青春期拔除上侧门齿与他们崇獐信仰不无关系,可能正是一种模拟巫术的行为。

他们崇獐,以其作为图腾与神灵,而獐是没有上门齿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有着长长的獠牙,因此大汶口人也拔掉两颗侧门齿,模仿獐的样子。此外,在拔除门齿之后,犬齿会有更大空间生长,更好地得以彰显。在14或15岁成人礼之时,氏族成员经过“凿齿”这一神圣的仪式,被正式接纳为氏族成员,也似乎得到了獐灵的庇佑,变得自以为机敏强壮与善于奔跑。所以再生前他们会佩戴獐牙,死后继续以獐牙陪葬,缺失的牙齿与其信仰终生相伴!

(四)尧与凿齿之民

实际上,凿齿习俗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一直流传不断,而且还曾一度南下,在江苏一带流行过这种习俗,在公元前5000年-2400年,与此同时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这种拔牙习俗却是极为罕见的!

那么,这样的时间与地域分布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帝尧之时,正是此时。

按柏杨《中国历史年表》,尧成为天下共主年代在公元前2358年;以网络百科显示,尧的生卒年是约公元前2377-2259年!

再回到《山海经》的世界,我们似乎看见了神话外衣之下的真相:

在大汶口文化最为强盛的中期,大汶口族群开始西进中原,此时逐鹿中原的有很多族群,不仅有后世被称为“凿齿之民”的凿齿部族,也有崇拜太阳的太昊、少昊部落。在冲突动荡中,有的部落选择融合交流,如太昊部落与伏羲合并,被尊为人文初祖;也有部落被击败驱逐,如凿齿之族,被迫南迁,其独特的凿齿习俗也逐渐向南扩散。

[var1]

汉晋时期的学者,将其解释为长有长牙的部落,视为异类,则囿于缺乏考古材料的释读;此外历史的真相,也逐渐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凿齿之民逐渐被当做邪恶的部落或者吃人的怪兽,而尧命羿诛杀凿齿,也理所应当的成为英雄史诗被传颂,这就是胜利者的话语权!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蜀吴打得不可开交,本是魏国的好机会,曹丕为何不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灭蜀和吴的时间,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攻打吴国,曹丕伐吴怎么样了

    [var1]东吴使臣将孙权的表章送来以后,魏国众臣都向曹丕祝贺。唯独侍中刘晔认为东吴占据江东,和魏国对抗日久。此时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曹魏称臣,并非真心。不如趁此机会将它消灭,以免后患。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

  • 唐玄宗为何心念杨玉环?不仅因她丰腴婀娜,更因她有如此绝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风云四起的宫廷之中被睿宗内禅称帝唐玄宗李隆基出生的时候,唐朝正处在一个风云四起,变幻莫测的年代。武则天当时上任做女皇帝,玄宗的父亲李旦软弱无争,被武后欺压,没有丝毫的权力可言。身处在这种环境之下的李隆基,一早就气度过人。练就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十分有主见的心性,小小年纪就曾因气魄过人而被武则天宠爱。

  • 武川,一个三朝皇族的故乡,孕育着北周、隋朝、唐朝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川有多少个皇族,北魏重镇武川,武川历史

    前言: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喜爱,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管我们身处何方,我们的根,始终是在我们的家乡。这不仅仅是怀旧,更是因为家乡总有一种魔力。或者说,是一种相似点。让我们孤独在外的时候,偶尔念起,有一股暖意流过我们的心田。今天要说的这个叫做武川的地方,它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承载着无数的光

  • 这十人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除他之外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贞观之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按照规矩的话,应该是李建成继承皇位。因为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是由于李世民在外领兵作战,得到了军方的支持,不甘心让文臣支持的李建成当上皇帝。于是就劝说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取东宫位置。不然的话,李建成一旦当上皇帝,会对掌握兵权的李世民不放心。于是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杀死了李建

  • 唐朝军队为何被称做古代最厉害的军队?无非2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军队其实混合型民族部队,以汉人为主,兼有胡人,他们的战斗能力堪称天下第一,当时李靖夜袭阴山,活捉了突厥的可汗,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一段故事了,后来唐朝不断的开疆扩土,将外蒙古和西域等地都收为了中华的版图。当时他们除了有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等与唐朝对立,吐蕃帝国也是对中原虎视眈眈

  • 安徽发现汉代古墓,被盗多次出土镇馆之宝,专家:还有唐朝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代墓被盗图片,唐朝17座陵墓被盗,西汉大墓被盗纪实

    甚至西安因为古墓而被迫停工的工地数不胜数,下面说到的这座古墓就是在修建铁路的时候被发现的。其实修建铁路的时候发现古墓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工地停工成了必然,甚至如果古墓太珍贵的话,铁路都是要更改线路的,这无异于将之前的准备全部推翻。所以在发现古墓之后工地便停工了,由考古队员对古墓进行勘测。当时负责勘测

  • 河北农民耕地挖出青砖,千年古墓由此揭开,墓主人还是唐朝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墓青砖图片,河北农田挖出千年古墓,河北考古挖出古墓

    首先说说这些普通人是怎么发现古墓的,一边来说想要发现古墓无外乎就是几种可能。首先就是需要挖土的工作,这类工作非常的多,无论是砖厂还是挖地窖,都是需要挖土。而采土量过大后,自然便会不可避免的挖到古墓,就算是最初不知道这是古墓,但是久而久之总是能够挖到古墓中的。第二种可能就是古墓有一部分损毁,然后因为种

  • 唐朝历史上一宗悬案:当朝皇帝终生没找到母亲,反而多次被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八大悬案,历史上唐朝八大诡案,唐朝十大奇案之谜

    天宝末年,安禄山叛变,率兵进入长安。沈氏被叛军抓住,囚禁在东都洛阳宫中。广平王李豫率军攻下洛阳,沈氏还在宫中。当时,由于北伐,沈氏无法赶回长安。不久,叛军史思明攻占了河南,沈氏又被叛兵抓走,没人知道她的下落。过了七八年,唐肃宗李亨死了,广平王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代宗封沈氏为皇后,李适为太子,而沈氏

  •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浅谈安史之乱的由来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的资料,安史之乱被谁平定,安史之乱对中国的影响

    然而,就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伴随着马蹄声而来的番兵用手中的枪划破了这幅充满生机的画,曾端坐在皇位上的帝王仓皇出逃,面容华美的女人死在了马嵬驿上,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几乎彻底摧毁了盛唐的根基,对唐朝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场战乱的爆发虽然突然,但是其根源祸端其实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埋下了

  • 历史上被误解的5大名人,杨广第五,曹操第三,第二被黑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广个人资料介绍,历史人物杨广简介,历史上杨广的人物评价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崇祯皇帝。我们都知道后世的人们都说他是“昏君,但是在历史上,他真的是这样子的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历史上从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面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负责,一直持续到李自成打进了北京。说起来他也非常不幸运,在他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明朝的情况非常不乐观,用“内忧外患“”这个词来形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