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过程当中他也看透了宋江这个人和他的心思,预料到了他最终会卷入到权力的纷争当中,而且会害了身边的一些兄弟。所以后来他借口说要回家看母亲一去不返。
后来在他们的多次请求下,助他们一臂之力,最后还是在他们要入京的时候选择了和他们辞别,回到山上继续修炼,赡养自己的母亲,和梁山好汉的其他人相比算是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水浒传》是我国晚清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能成为经典名著的主要原因是作者通过自己细腻的笔法在整部书当中,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塑造出了108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人物在早期都有些不同寻常的经历,所以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齐聚梁山,而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公孙胜。
公孙胜并不能算是梁山108将当中的一个核心角色,但是他却是人们公认的108将当中结局最好的一个。公孙胜从小的时候喜欢舞刀弄枪,是一个习武的好苗子,后来他就开始拜师学艺,拜了紫墟山的罗真人当师傅,开始和罗真人学习道家法术。
他深得他师傅的真传学习了一身好本领,那个时候他虽然家里还有个老母亲,但是他一年到头都云游江湖。而且他本身是一个十分讲义气,喜欢帮助弱者的人。公孙胜云游江湖的过程当中,发现北京有一个官员为了给他的岳父送生日礼,四处搜刮金银财宝送给他的岳父。
而这些金银财宝被称为生辰纲。这件事让公孙胜知道了之后,觉得十分愤怒,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他生平最恨这种贪官污吏,所以想怎样把生辰纲劫下来,他在行动的过程当中遇到了晁盖。两个人本来并不相识,晁盖是梁山上的一伙土匪的头目。
他也有一些侠肝义胆而且两个人的目的相同,所以两个人就一起合谋劫取了生辰纲。在这之后,又因为两人志向相同,所以公孙胜和晁盖一起回到了梁山,认晁盖当了大哥,自己成为他手下的军师。
后来,宋江等人也到了梁山,梁山好汉的人数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多。晁盖还在的时候,宋江是梁山上的二把手,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宋江才投奔到梁山来。宋江这个人十分擅长利用人心,也很善用计谋,表面上看来义薄云天。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是因为宋江的计谋被迫不得不上梁山,这一切都被公孙胜看在眼里。后来在晁盖去世,公孙胜选择以要回家看望母亲为借口离开梁山,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回去。但是后来宋江有一次攻打高唐州,这个地方的太守有妖法。
宋江这一伙人打不过他,这个时候宋江就派人去找公孙胜,因为公孙胜学习的是道家法术可以克制妖法。公孙胜深知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想和他们在一起,就借口说,他在山上修行他的师傅不放他离开,他们就直接去求他的师傅罗真人。
于是罗真人就教了公孙胜一个法术,然后让他带着这个法术下山帮助宋江匡扶正道。无奈之下,公孙胜只得和他们一起下山。但是在临下山之前,他的师傅又嘱咐他一句话叫遇汴而还。在公孙胜的帮助下,他们果然战胜了高唐州的太守。
但是在他们请公孙胜下山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在他们去求他师傅之前,他们曾经挟持了公孙胜的母亲用这个做为要挟来逼迫公孙胜下山与他们为伍,其实从这个细节也不难看出,宋江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宋江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在这个过程当中,梁山好汉也一分为二,最终宋江带着自己的支持者为朝廷效力,而这些人当中也包括公孙胜。
公孙胜跟随宋江一起帮着朝廷剿匪,这个过程当中,公孙胜在很多关键时刻都起到了作用。因为他是梁山好汉108将当中唯一学习道家法术的人,有一次他们在和辽军作战的过程当中,公孙胜就用了他师傅教他的五雷天罡正法。
还有一次在他们征讨河北的匪王田虎的时候,公孙胜又在战斗的过程当中召唤出了神兽。在征讨王庆的时候,公孙胜用法术招来了五里黑雾让他们一行人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但是后来在宋江他们班师回朝的时候走到了东京城外,公孙胜突然想起当时罗真人嘱咐他的一句话遇汴而还。于是就像宋江他们辞行,回到老家继续跟随师傅修行道法,赡养自己的母亲。其实当时他师傅罗真人跟他说的遇汴而还,这里的汴指的就是东京。
宋江表面上满口忠义、义薄云天,但是其实他心里有很大的野心和抱负。而梁山好汉上的大部分人都是侠肝义胆,但是不适合入朝为官和朝廷当中的一些人勾心斗角。在梁山108个好汉当中,可能只有宋江是真正的适合官场的人。
而其他的一些英雄好汉更多的是因为兄弟手足之情选择跟随他。不管公孙胜,还是公孙胜的师傅都认清了宋江的这些心思,所以选择在宋江的这个集体被卷入到权力中心的时候提前退出,这才让自己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公孙胜这一生相较于其他的梁山好汉还算比较圆满,他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道家法术,侠肝义胆喜欢锄强扶弱,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和晁盖结识才上了梁山。
但是后来晁盖去世,梁山的头领变成了宋江,他觉得宋江这个人野心太大,权力对宋江而言似乎有很大诱惑力,所以后来他就在梁山好汉剿匪即将入京之前,选择和他们辞行。在噩梦开始之前,离开了这支曾经也让他热血沸腾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