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与匈奴和亲,为何汉朝皇帝从来不娶匈奴公主?

汉朝与匈奴和亲,为何汉朝皇帝从来不娶匈奴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91 更新时间:2024/1/19 22:35:09

据记载,西汉时期就有数名宗室女子,远嫁匈奴进行和亲,而最著名的一次和亲便是昭君出塞

但令人疑惑的是,汉匈和亲,为都是中原将女子远嫁给匈奴,却未见中原皇帝迎娶匈奴公主呢?

对于蛮夷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据记载,华夏一族自古以来,便将除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称之为“蛮夷之地”,而居住在此的人,也就被叫做“蛮夷”

“蛮夷”二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华夏民族,对于蛮夷的不屑与鄙夷

自春秋时期,就有着和亲之说,当时部分的华夏人,准备用这种手段,来维持双方表面上的和谐。

但更多的人却认为,蛮夷就像是豺狼虎豹,一旦得到了利益,怎肯就此收手,各国应该和谐统一起来攘外安内。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代子孙,于是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

在唐朝,唐太宗世民就曾说过:“蛮夷是乃禽兽一般,畏惧大唐的强大,心中却没有道德观念,时常做出道德败坏之事。”

李世民手下的谋臣魏征,也赞同李世民的观点,并且也称:“蛮夷并不与华夏民族为同族,蛮夷必定是怀有异心

蛮夷若是强势,便会如同强盗一般四处肆虐夺取;若是蛮夷处于弱势,他们便会假装臣服而伺机报复,不顾恩义,此乃蛮夷之天性。”

汉朝同属华夏一族,李世民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深知这个道理,对于来自匈奴的蛮夷女子充斥着鄙视,自然是娶其为妻

若是有皇帝昏庸,想要娶匈奴女子为妻,整个朝野都会一致反对和规劝皇帝,不能娶匈奴女子为妻。

所以自古以来,只有匈奴的单于迎娶汉朝的公主,没有任何汉朝皇帝娶匈奴的公主为妻。

娶匈奴公主为妻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历朝历代中,也曾有出现因娶蛮夷女子为妻,导致祸乱发生,差点亡国的朝。

这些前车之鉴,便是让后世的皇帝们引以为戒,不能娶蛮夷女子为妻,否则会给国家带来祸患

假设汉朝皇帝娶了匈奴女子为妻,那么生下的儿子,便有可能会继承汉朝的王位,外戚干政,就会威胁到汉朝政权的稳定。

若是匈奴参与了皇权的争夺之中,将会给汉朝带来严重的危害。

汉朝一直与匈奴都是敌对的关系,和亲也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若是汉朝的皇子拥有匈奴的血统,势必会将匈奴归为背后的支持者。

汉朝皇帝与大臣不可能将江山拱手让人,便不会让匈奴有机会能够参与到汉朝的政治当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杜绝这一切的根源阻止汉朝的皇帝娶匈奴公主为妻

难以调和的化差异

匈奴是位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而汉朝是承载了千年华夏文明的农耕国家,两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若是汉朝皇帝娶了匈奴公主为妻,作为汉朝皇后,匈奴公主肯定会将匈奴的文化带到汉朝,会影响到汉朝的文化

若是匈奴的文化是可借鉴的,那无可厚非会对汉朝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但匈奴的文化底蕴实在不堪入目。

汉朝为儒家文化所教育,思想观念上是要做到尊老爱幼,谦让恭顺,而匈奴却是以强者为王,剩下的老弱是社会的最末端。

而且汉朝是一夫多妾婚姻制度,在女子丈夫逝世后,女子可以选择改嫁,或者终生不再嫁人,为其守寡。

但匈奴人的婚姻制度采用的是收继婚制,也就是在父亲死后,儿子可以迎娶父亲的妻子为妻,或者在兄长死后,弟弟迎娶兄长的妻子为妻。

如此看来,汉朝与匈奴之间有过大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性上也是有许多不同之处,汉朝远嫁和亲的公主,被逼无奈要习惯匈奴的这些恶习,但汉朝皇帝是不会让汉朝人民,去习惯匈奴公主带来的匈奴生活习性。

汉朝与匈奴和亲,是以屈辱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进行韬光养晦。

为的是后期汉朝军事能够强大起来,踏平匈奴,驱逐蛮夷,因此汉朝皇帝,势必不会娶匈奴公主,给匈奴任何趁机而入的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坂坡之战,曹操抓获刘备2个16岁女儿,赏赐给大臣,刘备:她们不是我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坂坡之战赵云杀死曹军多少人,长坂坡之战谁抢走了刘备女儿,长坂坡之战刘备和曹操谁赢了

    历史上真实的长坂坡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刘备对此毫无防备,等反应过来时,曹操已经抵达宛城,刘备仓皇逃离。据说,曹操率领的军队是5000虎豹骑。在《魏书》的记载中,虎豹骑号称天下骁锐,所有成员,都是百里挑一。(《魏书》:“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 为何秦始皇49岁就突然去世?原因是他爱喝“元水”,元水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在49岁的时候是怎样死的,秦始皇喝什么水长生不老

    从古至今多少人渴望长命百岁,甚至是长生不老,这样的想法虽好,但是却没有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要说活的长寿倒是还有可能,可要是梦想着永生不死亦或者是羽化飞升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是也是灵长类动物,不可能挣脱大自然的束缚。可有些人就是要逆天而行,就比如一些古代的帝王,他们渴求长生之道

  • 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的后代结局怎么样?非常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后主刘禅,蜀汉后主刘禅怎么样了,蜀汉后主刘禅是大愚吗

    太子刘璿刘璿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太子,生于汉建兴二年,也即公元224年,正是其祖父刘备去世后一年,母亲是王贵人。在蜀汉灭亡后,身份极其敏感的太子刘璿,本来也是被魏军预备押送洛阳安置的,但是却在钟会之乱中死于乱兵。咸熙元年正月,锺会作乱於成都,璿为乱兵所害。虽然刘璿死亡时已经40岁,但从日后刘禅把安乐公爵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代曹操影视形象盘点,谁才是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形象,曹操谁演的最好看,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形象

    鲍国安 《三国演义》1994年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由中国内地男演员鲍国安饰演曹操一角,经典不得不服,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5分。梁天 《三国春秋》1976年的《三国春秋》电视剧中,由中国香港男演员梁天饰演曹操一角,该剧豆瓣评分暂无。王洪生 《华佗与曹操》1983年的《华佗与曹操》电影中,由中国内地

  • 汉高帝刘邦有多少儿子?在他去世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高祖刘邦有几个儿子,刘邦刘肥儿子,刘邦儿子齐王

    在《汉书》当中,班固总结了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意思是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当上皇帝,六个是诸侯王,而三个赵王都死于非命,淮南厉王自杀身亡,燕灵王绝嗣,齐悼王子嗣昌盛,下面具体看看他们的具体情况吧。齐悼惠王 刘肥(?-前189年)刘肥是刘

  • 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一览,究竟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对外战争列表,古代对外战争,武则天对外战争十战九败

    汉武帝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灭西南诸夷,置以郡县。在位时期,中国的领土疆域扩大了整整一倍,基本奠定了汉朝乃至以后中国的版图,并且为中国后续朝代创造了三百年的安稳周边环境。下面来看看汉武帝时期对外战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刘彻传位给了谁,汉武帝刘彻是谁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在位多少年

    那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使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诸侯国却不反抗呢?其实,正是在中央政府通过种种手段、已经对诸侯国有了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推恩令才有可能实施,即推恩令存在与否,对藩国问题的解决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首先,推恩令,是怎么推恩的?推恩令实施于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下令诸

  • 汉朝和明朝的藩国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都要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十大藩国排名,明朝时削藩是什么,明朝后面为什么不削藩

    但是呢,明朝的燕国、秦国,和汉晋时期的燕国、秦国,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是天壤之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汉晋时期的藩国是一个建制化的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往往地跨数郡数十城。明代的藩国呢?首先就不是一个行政建制,更别说有半点管辖范围了。先看看汉朝:汉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叫作“郡国并行制”。什么叫郡国并行制呢

  • 汉文帝即位背后的残酷真相——妻子儿女接连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文帝杀舅,汉文帝登基历史,汉文帝登基前的儿子被杀

    汉文帝剧照代王,指的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他在汉高祖时期受封代王,吕后去世后被迎立进京继位,而上面那段这段话说的是,代王刘恒的王后为刘恒生下了四个儿子,刘恒还没当上皇帝时,代王王后就去世了,而在刘恒当上皇帝以后,代王王后生下的四个儿子也都陆续去世了。但这段话中包含三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代王王后作为汉

  • 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宣帝是昭帝的儿子还是孙子,汉宣帝死后谁当了皇帝,汉宣帝是怎样当上皇帝

    那么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其是以昭帝养子还是养孙身份继位呢?这个问题在正史上的记载是有矛盾的。汉宣帝剧照先来看看为什么有矛盾吧!《汉书·宣帝纪》在写汉宣帝继位是这样说的:以“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来“嗣孝昭皇帝后”。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