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秦始皇49岁就突然去世?原因是他爱喝“元水”,元水是啥?

为何秦始皇49岁就突然去世?原因是他爱喝“元水”,元水是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98 更新时间:2024/1/24 10:57:45

从古至今多少人渴望长命百岁,甚至是长生不老,这样的想法虽好,但是却没有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要说活的长寿倒是还有可能,可要是梦想着永生不死亦或者是羽化飞升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是也是灵长类动物,不可能挣脱大自然的束缚。

可有些人就是要逆天而行,就比如一些古代的帝,他们渴求长生之道,有的还研制出稀奇古怪的东西,美其名曰是延年益寿的药物,而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就曾服用过“元水”这种东西,主要用于实现他个人的长生不老的愿望,只可惜到头来自作自受,秦始皇仅活到49岁就突然去世,而他的死因在后来调查来看和这个元水有着直接的联系,那这元水是什么呢?

相信术士,服用大量的元水

秦始皇虽然雄韬伟略,曾经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也奠定了封建王朝社会的开端,但是身处在那个时代,秦始皇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局限性,那便是他的愚昧无知以及过分对于长寿的追求。

作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他曾在三皇五帝之中各取一字,自称为皇帝,还建立起了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一直传承他所打下来的江山基业,可他自己也想活的更长寿一些,亲眼见证秦朝的崛起和辉煌。

有这样的想法是人之情,这可惜秦始皇并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而且相信那些旁门左道,相信那些所谓炼制仙丹的术士,为了遍寻仙丹他也是煞费苦心,还曾专门派人寻找过,本以为会是无果而终,但是没想到还真就冒出来一个据说炼制成“长生不老”丹药的人,这个人就是当时著名的术士韩佟。

此人虽有炼丹的技术,但却并不是什么得道高人,也没有炼制出什么仙丹,之所以来到秦始皇这里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不过他也有自己“独门绝技”,那就是他在炼丹之中意外发现的一种物质——元水,这种物质有一个很神奇的特点,那就是滴在人的尸体上就可以保证尸体不腐,还能保持一定的光泽,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的药物嘛

于是他便把这种物质告诉秦始皇,并开始着手进行研制,每天都会给秦始皇喝,这样就能成就所谓的“不死之身”,秦始皇不懂这些,也就没什么怀疑,一直喝着,哪怕是后来自己的身体出现了状况,秦始皇也没有停止服用,还坚信元水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结果是适得其反,仅活了49岁就与世长辞了。

元水究竟是物?

那话说这元水究竟是何物呢?能对人体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后世的科学家经过研究以及依据记载的从鸡血石和其他矿物材料提取的成分来看,这所谓的“元水”真的是很常见的一种东西,它就是体温计里的汞,俗称水银。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汞可不是随便就能碰的,这可是重金属,别说是服用,哪怕是暴露到空气之中都会产生挥发,最后致使人们重金属中毒,只不过韩佟也是意外发现的这种物质,他也不知道这元水有这么大的危害,能置人于死地,要不然他也不敢给秦始皇服用,这可是诛九族的罪过啊!

但是从水银的化学属性来看,它确实有着保持物质水分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保存尸体,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只可惜秦始皇用错了方法,他是直接服用水银,这种重金属近距离接触都会遭受挥发的危害,这要是喝下去那就是直接积累水银在体内啊!

而且极易发生汞中毒,估计秦始皇自身应该是因服用汞过量,导致器官衰竭、腐烂,最后毒发身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能活到49岁已经是一个奇迹,但也怪不得别人,都是因为他自己愚昧无知,太过贪婪,最后自作自受才落得这样的下场。

秦始皇对于长生之道的着迷

其实秦始皇应该在服用元水的时候就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身体的变化,毕竟这种东西直接服用肯定会有明显的不适,但是他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即便是后来秦始皇身体病变,众人奉劝他不要在继续服用了,秦始皇也没有听从,而是一意孤行,还以为自己即将成就不死之身,甚至在他去世之后还下令让人用元水浸泡尸身,就连他的陵墓也都用元水为屏障,而且储量极其庞大,至今人们也不敢轻易打开秦始皇陵。

这样愚蠢的做法还只是一部分而已,最开始的时候秦始皇为了追求炼丹之道,四处寻找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方法,搜罗天下的奇珍异草,可以说是沉醉于炼丹,要不然也不能找来术士韩佟,最后害了自己,再就是他还派手下的另一位术士福去往所谓的海外仙山“蓬莱岛”,去找寻仙人住所,希望能够得到飞升成仙的方法,还特地给了徐福三千童男童女,派遣船只辅助徐福。

可惜的是,到最后徐福了无音讯,也不知道是在大海上失事身亡,还是说他知道这长生不老的方法根本不存在,去了也是落空而已,到时候回来岂不是要承受秦始皇的怒火,干脆就带着这些人远离家乡,另立门户,至于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有的说去了东南亚,也有的说去了如今的日本岛屿,没想到英明一世的秦始皇居然被一个术士给忽悠了,着实可笑。

结语

其实秦始皇做的这些无非就是想要自己能够活的更久一点,毕竟作为这划时代的帝王,怎可能心甘情愿的接受凡人的命运,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些胡乱作为不但没能延长寿命,反而还致使他早逝,这也算是自食恶果吧!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同样也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真正能够实现延年益寿的只有科学的饮食习惯和起居习惯,平日里加强锻炼,注意不要胡吃海塞,长寿之秘诀还是靠自己长时间的调理,而非一蹴而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的后代结局怎么样?非常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后主刘禅,蜀汉后主刘禅怎么样了,蜀汉后主刘禅是大愚吗

    太子刘璿刘璿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太子,生于汉建兴二年,也即公元224年,正是其祖父刘备去世后一年,母亲是王贵人。在蜀汉灭亡后,身份极其敏感的太子刘璿,本来也是被魏军预备押送洛阳安置的,但是却在钟会之乱中死于乱兵。咸熙元年正月,锺会作乱於成都,璿为乱兵所害。虽然刘璿死亡时已经40岁,但从日后刘禅把安乐公爵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代曹操影视形象盘点,谁才是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形象,曹操谁演的最好看,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形象

    鲍国安 《三国演义》1994年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由中国内地男演员鲍国安饰演曹操一角,经典不得不服,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5分。梁天 《三国春秋》1976年的《三国春秋》电视剧中,由中国香港男演员梁天饰演曹操一角,该剧豆瓣评分暂无。王洪生 《华佗与曹操》1983年的《华佗与曹操》电影中,由中国内地

  • 汉高帝刘邦有多少儿子?在他去世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高祖刘邦有几个儿子,刘邦刘肥儿子,刘邦儿子齐王

    在《汉书》当中,班固总结了刘邦八个儿子的结局: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意思是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当上皇帝,六个是诸侯王,而三个赵王都死于非命,淮南厉王自杀身亡,燕灵王绝嗣,齐悼王子嗣昌盛,下面具体看看他们的具体情况吧。齐悼惠王 刘肥(?-前189年)刘肥是刘

  • 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一览,究竟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对外战争列表,古代对外战争,武则天对外战争十战九败

    汉武帝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灭西南诸夷,置以郡县。在位时期,中国的领土疆域扩大了整整一倍,基本奠定了汉朝乃至以后中国的版图,并且为中国后续朝代创造了三百年的安稳周边环境。下面来看看汉武帝时期对外战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刘彻传位给了谁,汉武帝刘彻是谁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在位多少年

    那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使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诸侯国却不反抗呢?其实,正是在中央政府通过种种手段、已经对诸侯国有了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推恩令才有可能实施,即推恩令存在与否,对藩国问题的解决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首先,推恩令,是怎么推恩的?推恩令实施于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下令诸

  • 汉朝和明朝的藩国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都要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十大藩国排名,明朝时削藩是什么,明朝后面为什么不削藩

    但是呢,明朝的燕国、秦国,和汉晋时期的燕国、秦国,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是天壤之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汉晋时期的藩国是一个建制化的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往往地跨数郡数十城。明代的藩国呢?首先就不是一个行政建制,更别说有半点管辖范围了。先看看汉朝:汉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叫作“郡国并行制”。什么叫郡国并行制呢

  • 汉文帝即位背后的残酷真相——妻子儿女接连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文帝杀舅,汉文帝登基历史,汉文帝登基前的儿子被杀

    汉文帝剧照代王,指的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他在汉高祖时期受封代王,吕后去世后被迎立进京继位,而上面那段这段话说的是,代王刘恒的王后为刘恒生下了四个儿子,刘恒还没当上皇帝时,代王王后就去世了,而在刘恒当上皇帝以后,代王王后生下的四个儿子也都陆续去世了。但这段话中包含三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代王王后作为汉

  • 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宣帝是昭帝的儿子还是孙子,汉宣帝死后谁当了皇帝,汉宣帝是怎样当上皇帝

    那么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其是以昭帝养子还是养孙身份继位呢?这个问题在正史上的记载是有矛盾的。汉宣帝剧照先来看看为什么有矛盾吧!《汉书·宣帝纪》在写汉宣帝继位是这样说的:以“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来“嗣孝昭皇帝后”。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

  •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五丈原,究竟是何原因,使得他无法打破僵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何诸葛亮扎营五丈原司马懿高兴,司马懿诸葛亮五丈原之战,五丈原 司马懿

    一、双方在第五次北伐时的战术思想。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曹真因病将指挥权交给了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关陇高原进行了一场拼杀。在这场战斗中,司马懿实验了各种战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野战中,司马懿遭受了卤城之战和木门道之战的惨败,得出了对付诸葛亮的办法。司马懿清楚地看出,诸葛亮在战略上是

  • 刘邦哥们儿中的铁哥们儿卢绾,为什么会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卢绾,卢绾为何背叛刘邦后去哪里了,刘邦为什么那么照顾卢绾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辰亡齿寒的危机感,让卢绾走上了造反之路。 卢绾和刘邦不仅是同乡、同窗和发小,在出生日期上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卢绾的亲戚还和刘邦的父亲关系很好。后来刘邦因为吃官司四处躲躲藏藏,卢绾不仅不避嫌,还跟随着刘邦。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人中,卢绾是刘邦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