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攘外安内的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为何他近年来频频遭人质疑

攘外安内的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为何他近年来频频遭人质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2/4 20:58:44

要想知道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首先我们要知道民族英雄的定义。在字典中民族英雄是指,那些捍卫民族独立、自由、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在我看来,岳飞就是民族英雄。

抗金名将岳飞是民族英雄,因为他的抗击精神

岳飞是南宋一位抗金名将,从20岁到39岁被害为止的二十年里。他都在抗金斗争中度过。当时的女真贵族,灭了北宋,占去大片土地,又继续南下,铁骑所到之处,无一百姓幸免,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百姓们在纷纷组织义军抗击外来入侵者,他们还极为渴望得到官兵的解救。

岳飞自己是主战派,他为了保卫宋室江山,保卫宋高宗皇帝,坚决抗击金兵,收复国土。岳飞曾率领"岳家军",多次击败金军。公元1140年,大捷,打败金兵,战斗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宗弼曾说:"自起兵以来,从未败得如此之惨!"

但当时南宋的皇帝宋高宗,以及宰相秦桧却是实打实的主和派。而且秦桧还是一个卖国贼。这样的人物和岳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岳飞以抗金来保卫南宋朝,而秦桧以投降卖国换取南宋的苟安,两者泾渭分明,势如水火。

这样看来,岳飞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以抗金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以忠君为主要内容。虽然他抗金也包括忠君的思想,但他本身的正义行为和影响却远超过这个方面。岳飞在爱护人民、重视人民力量方面做得很好。这从他治军所提出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主张中可以看出。在军队处于危机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想法,不去主动损伤人民的利益,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在作战中,岳飞几次派人联络太行山以及两河义军,依靠群众的力量,相互配合,击溃金兵,拯救百姓。在郾城大捷后,当地的人们知道岳飞被宋高宗强令撤军时,就痛哭流涕拦住岳飞,不让他离开,恳请要求他留下来继续抗金,这实际上就说明岳飞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

抗金与忠君的矛盾——岳飞的悲剧

岳飞的悲剧在于,他一直身处抗金和忠君这一对不可调节的矛盾中。他自己的理想是坚持抗金,但身为臣子又不得不臣服于投降派的宋高宗。他明知撤军是不对,但还是服从命令"班师回京"。正如他所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而后却被卖国贼秦桧害死,结局实在是让人遗憾。

就后世而言,岳飞抗金的意义,在于粉碎了金统治者灭亡南宋的幻想,保卫了南宋的人民安全,同时也唤醒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正所谓:"我们是叫不起装睡的人的。"岳飞无法违抗皇帝的命令,但当时他的举动和精神影响了一批人们。

就像电影八佰中的士兵一样,他们孤独一掷的扛着炸药包跳下去,挡住敌人的步伐,在我们看来也许是无用功,但实际上却唤醒了河对面百姓抵抗外来入侵者的精神,岳飞的作用也是一样的。所以就这个层面而言,岳飞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有很多人认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是因为他镇压了杨么的起义,甚至认为这事情是岳飞一生的污点。但在我看来,这件事是有待商榷的。

这主要取决于杨么起义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想要了解杨么起义,首先要先从钟相开始说起。

镇压"杨么起义"是岳飞的污点吗?

早在北宋末期,钟相就利用宗教活动来组织群众,当时他提出"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这其实表明了他财富平均、社会地位平等的政治主张,百姓深受其影响,纷纷前来加入组织。

当时宋朝内部岌岌可危,北方女真金人来势汹汹,大举进攻江南一带,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过得苦不堪言。而也是这时赵构上台,重建了宋朝,史称南宋。但因为君主增加赋税,导致本就不堪重负的百姓,更加难以生存下去。于是各地纷纷开始农民起义。

在这之中规模最为庞大,发展最为迅猛的,便是钟相带领的队伍了。他带领人们一起杀贪官、斗地主,并占有他们的土地、财产。并将这些东西全都平均分配下去,这样一来农民就有地和粮食,便能更好地活下去了。于是钟相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虽然钟相从起义到被捕只有35天,在抗金战场上没有什么伟大功绩,但他的思想切被百姓所牢记。

在钟相遇难后,杨么便接手了这支农民军队伍。但此时的杨么已经不愿意遵守"等贵贱,均贫富"的宗旨。他认为现在自己已经是这支队伍的领袖,理应过的奢侈一些。并且为了维持自己的财富和政权,杨么还与伪齐勾结。《史记·岳飞传》曾记载:"伪齐遣李成挟金人入侵,破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及信阳军,湖寇杨么亦为伪齐通,欲顺流而下。李成有欲自江西陆行,趋两浙与么会,帝命飞为之备。"

这时杨么已经占据了两湖地区,这个位置极为重要,是南宋的中心,而且此地以往是"纳税"的重要地方。所以杨么的行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南宋的政权。当时朝廷已将金寇、伪齐、杨么看作威胁南宋的三大祸害。在得知杨么与伪齐联盟,准备一起攻打南宋的时候,朝廷就派岳飞前去围剿。

公元1135年,岳飞率大军进攻杨么,很快便取得了胜利。

实际上,镇压杨么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对抗金战争的牵制。如果南宋再不采取什么措施去应对杨么和伪齐,那么南宋势必会面临两面夹击的被动状态,甚至会导致抗金战争的全面失败。有人说镇压杨么,是岳飞一生的败笔。但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史实。

首先,岳飞在镇压杨么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赵构所说的"斩尽杀绝"的报复政策,而是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将他们尽可能纳入抗金的队伍当中。据记载:"除杨么外,招了近20多万民众",这些民兵的收纳,大大地增强了抗金的力量。

其次,岳飞镇压杨么,实际上对于两湖一代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史书说,在岳飞镇压杨么后,"置制使岳飞言,水寨愿归业主二万七千余家,诏州郡存恤之,无得骚扰。"这其实说明人民能够安心的生活,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所以,在我看来,岳飞镇压杨么不仅不是他的污点,而且还是他为百姓谋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岳飞去世已有800多年,但他的精神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我们在看待他时,应该更加理性、客观,不要苛求前人。

更多文章

  • 此人是锦衣卫出身,权倾朝野,与朱棣争抢妃子,死后无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锦衣卫事件,朱元璋的锦衣卫朱棣怎么接手的,锦衣卫朱元璋让朱棣统领过吗

    当时的明成祖朱棣用“清君侧”的名义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许多文武大臣都认为他来路不正,为了平息这场无声的风波,他任命纪纲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掌管着亲兵。纪纲掌握了锦衣卫之后,就大肆的将许多无辜的权臣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一个接一个的杀害。在许多人看来十分的残忍,可对于明成祖朱棣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 明朝农民养出四十斤“公鸡”,道士看完说一预言,没多久大明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最神秘的道士预言,民国道士刘培元预言,姚广孝预言大明三大变

    在明朝末期,曾经出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其中一件便要算这40来斤的大公鸡了。我们都知道,按照正常生物上的规律,一只普通的成熟公鸡的重量,也就三四斤的样子,即便有个别特别的,也绝对不会超过十斤。但是在当时的一户农民家中,却有人养出了重量达到40斤的公鸡。对于这样一只“庞然大物”,基本上是没有人敢吃的

  • 建文帝失踪后,此人还为他坚守孤城,说:皇上不能没有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传建文,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建文皇帝简介

    建文帝登基之后,面临着和汉武帝相似的一个局面,那就是被封诸王的权力过大,封地几乎成了他们的独立王国。有意思的是建文帝身边也有两个类似晁错的人,这就是他的师傅黄子澄和齐泰。二人对建文帝很忠心,为了加强皇权,他们向建文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议。一年之内朝廷先后削去了代、周等5个势力较小的藩王,紧接着,就把矛头

  • 假如明朝所有皇帝“齐聚一堂”的话!会聊些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皇帝群聊12集完整版,明朝21位皇帝关系图,假如明朝皇帝有个群聊合集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立国开始,作为中国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传承了十二世,共有十六位皇帝,历经了276年风雨飘摇。假如明朝的十六位皇帝齐聚一堂,那么他们会聊些什么呢!(以下内容属于想象,列位看官一笑而过即可)朱元璋:老四啊!你可以的!我不在了你就抢了自己侄子位子了,我老朱家怎么就出了你这个逆

  • 朱棣问和尚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和尚:万紫重孙!真的说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听和尚说了什么,朱棣临死说出的秘密,朱棣和尚

    不得不是明惠帝也不是个明主,否则也不会举一国之力,竟然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藩王,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他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个谜团,最终的下场也是让人感到很是悲痛,到底是当了和尚,还是从逃跑中,最后死去,都无可知。回来明成祖这里,他是很高高兴兴的做了皇帝了,对于明惠帝也是一直都在寻找当中。但是皇帝一上位那肯定

  • 盗墓贼偷盗明朝藩王墓,炸了七次没打开,最终被考古专家打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盗墓贼不敢盗的三座墓,湖南明朝武冈藩王墓,明朝藩王墓完整版

    盗墓贼炸的最深的一个盗洞,有八米多深,但是仍然没有进入到古墓之中,从这里可以看出,郢靖王墓的防盗措施,建立的却是比较完善,被炸七次,都没有打开。在1937年的时候,侵华日军就想要盗掘郢靖王墓,但是因为技术有限,所以只破坏了郢靖王墓表面的建筑物,并没有能够进入到了古墓之中。为了避免古墓遭受更大的损失,

  • 朱棣打仗要花钱,户部大臣拒绝遭抄家,下狱之后就此成五朝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第五次北伐户部,朱棣被朱元璋下狱,朱棣私下练兵

    朱棣时期便出了这样一个人,五朝元老。而且这个五朝元老,脾气还特别刚硬,根本不是那种阿谀奉承,讨好皇帝的人。据说曾经朱棣要打仗,缺钱,这位仁兄正好在户部任职,听了皇帝的想法以后,不仅不给钱,还把钱袋子抓得牢牢地,怎么说都不给钱。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夏元吉。夏元吉并不是个有背景的人,一步步从最底层往上爬,最

  • 朱元璋传为给孙子,不怕儿子会反吗?做好了准备却疏忽了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如果传位儿子会传给谁,朱元璋传位给了孙子吗,朱元璋传位朱允熥的小说

    老朱对这个太子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文武治国还是很有必要的。可好景不长,朱标并没有得到善终,而是在一次视察回来之后,感染个风寒就病逝了,给了老朱很沉重的打击,但是国家不能没有储君,而想来想去,心里也没有多合适的人选。之所以要传给孙子,其实还是这个原因。在老朱的印象中,朱棣才是和自己最像的,不仅有谋略,治

  • 明朝王爷造反被抓,皇帝饶他一命他却伸脚绊皇帝,结果全家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王爷被处死的案例,明朝藩王之首被3位妇人毒死,明朝悲惨的王爷被亲儿子所杀

    朱棣的儿子有不少,其中朱棣最喜欢的就是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但是皇位最终却不是朱高煦继承的。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万恶的嫡长子继承制。其次就是朱棣喜欢朱高煦的主要原因就是朱高煦勇武过人,但不将皇位给他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不适合管理国家。所以朱棣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大儿子朱高炽,但其实朱棣对自己的这个大儿

  • 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专家打开其陵墓,知道了其中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吗,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万历皇帝为什么多年不上朝

    对于万历皇帝为何不上朝,历史上的说法是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应该是万历皇帝和文臣之间,因为立太子之间产生了摩擦,万历又说不过这帮文臣,只好以不上朝来对抗。1956年,考古专家们打开了万历皇帝的陵墓,在陵墓的棺木中,专家们发现了万历皇帝的尸骨,而这具尸骨的腿部有着明显的疾病,就是左腿比右腿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