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乃民国第一奇人、帝王术的最后传人,朋友圈厉害炸了

他乃民国第一奇人、帝王术的最后传人,朋友圈厉害炸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1/23 16:32:05

一、胸有奇志,乱世崛起

中国近代史,注定是湖南人唱主角。1874年,杨度出生于湖南湘潭,和伟人是老乡。杨度一出生就被过继给了伯伯,伯伯早年参加过湘军,在清廷做官,因此童年的杨度受到很好教育,十九岁就考取了举人。就在杨度准备继续考取功名时,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战败的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愤怒的杨度和康有为、梁超等人“公车上书”,这是他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想要成为一个牛人必须有一个牛师傅。1895年,杨度拜在一代名儒王光运门下,王闿运学识渊博,曾做过曾国藩的幕僚,传授杨度“帝王师”之术。杨度天资聪慧,三年功夫掌握要领,决定辅佐一位“帝王”推动君主立宪。

恐怕当时的杨度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他只是觉察到大清国腐败无能,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陷入迷茫的杨度,决心去外边的世界看一看,于是他不顾王光运的反对,东渡日本求学。

二:结识孙中山,推动君主立宪

杨度1902年和1904年两度留学日本,第一次在日本期间,他结识了革命家黄兴。黄兴主张共和革命,杨度主张君主立宪,虽然见地不同,但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第二次到日本,杨度又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认可杨度的能力,邀请他一起参加反清革命。杨度回答说,如果大清搞君主立宪,而且成功了,希望先生能放弃革命支持君主立宪。同样的,如果先生革命成功,我杨度也愿意放弃个人主张,支持共和。

杨度终于迎来自己的第一个高光时刻。1906年,内忧外患的清廷走上预备立宪的道路。杨度和梁启超抓住时机推动改革,讨论君主立宪的纲领。不过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覆灭,杨度的尝试只能告一段落。

三:袁世凯哀叹:杨度误我

虽然没有挽救大清,杨度的才华还是得到了袁世凯的赏识。1914年,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他的“登基”之路。他第一时间就想到对君主立宪念念不忘的杨度,认为杨度可助他一臂之力。

受到袁世凯的“知遇之恩”的杨度把袁世凯比作中国的威廉和明治,而自己将会成为中国的俾斯麦。1915年4月,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积极鼓吹“帝制”,深受袁世凯赞许。

共和已是大势所趋,杨度却逆势而行,自然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家乡人大骂杨度是汉奸,丢了湖南人的脸。袁世凯在杨度的忽悠下登上帝位,结果遭到蔡邕“护国”大军的讨伐,还得到了杨度挚友梁启超的支持。袁世凯深知众叛亲离,当了83天皇帝暴毙而亡,临终前大喊:杨度误我。

四:脱离帝制,走向共和

助纣为虐的杨度躲在天津租界不敢出门,修禅入道,不问世事。不过杨度内心的火苗并没有完全熄灭,还记得他跟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吗?杨度终于意识到共和是大势所趋,于是积极赞助革命、帮助孙中山。民国十一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杨度出面游说北洋政府实权人物曹锟,制止吴佩孚援陈,帮助孙中山度过了一场危机。孙中山大赞杨度:“杨度可人,能履行政治家诺言”,并且邀请他加入国民党。杨度再次“易主”。

五:结交杜月笙,支持革命

杨度在孙中山的引荐下认识了先驱李大钊同志,在李大钊的感染下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27年,李大钊被捕,杨度积极展开营救,可惜未能成功。1929年,杨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有人讥讽他是个政治投机分子,他不认可:“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

晚年的杨度同杜月笙成为至交,杜月笙回乡祭祖写的《杜氏家祠记》,就出自杨度之手。通过杜月笙,杨度为我党提供过不少有价值的情报。1931年9月17日,杨度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56岁。

结语: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许只有民国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才会产生杨度这样的人物,堪称一代传奇。

参考文献:《杨度传》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宫嫔妃受宠后,第二天都要被人搀扶着走路,溥仪说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宫中负责服侍嫔妃的人越多,就证明这个妃子的地位越高,通常这些被封了名号的妃子出门都会有人搀扶着,在得到恩宠的第二天更是让人搀扶着走路。那么真实的历史里,后宫嫔妃们真的如电视剧里所演绎那样被人搀扶着走吗?根据溥仪在晚年的回忆,慢慢说出了实情。清朝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共存活了二百多年,满清

  • 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遗嘱,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庆皇帝处死和珅15年后为何后悔,乾隆死后嘉庆为什么不能处死和珅,嘉庆皇帝上位后和珅又活了多少年

    乾隆皇帝死后,嘉庆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处理和珅,正月十三的那天,也就是乾隆死后的十天,嘉庆皇帝便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一代权臣和珅也就这样锒铛入狱。处死和珅15年之后的嘉庆皇帝,真的对处死和珅这件事情追悔莫及吗?分两方面来看的话,嘉庆应该会有后悔的成分。首先,是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乾隆宣布要让位于嘉庆

  • 李鸿章为何要将21岁女儿嫁给42岁三婚罪臣?陈寅恪说的理由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鸿章去世后他的后代,李鸿章晚年的婚姻,李鸿章人际关系图

    在儿孙婚事上,李鸿章一般都在浊流中物色亲家,主要是淮军旧部和当朝大吏,例如四川总督刘秉璋、闽浙总督卞宝第、陕西巡抚张集馨等等。但在选择女婿时,李鸿章却偏向清流,心思十分耐人寻味。李鸿章有两位千金小姐,大小姐李菊藕在21岁时嫁给了42岁的清流健将、三婚男人张佩纶(张爱玲祖父),这一桩豪门婚事在当年遭到

  • 民国上海青帮三大亨都是什么辈分?黄金荣原来并不在青帮辈分之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金荣青帮辈分排名,真正的青帮老大黄金荣,青帮李金鳌为啥退出青帮

    在青帮中,截止到杜月笙那一辈,辈分是按“大通悟学”这四个辈分排的,所以,在青帮中,只要是“大”字辈的,就是青帮所有人的老前辈了,这些人也是第一批在上海滩中混起来的青帮人物,比如张仁奎也就是张镜湖,就是青帮“大”字辈的,因此此人在上海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而我们都知道的青帮三大亨中第一个在上海起势的是黄

  • 两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大清皆错失了,第一次是乾隆,第二次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清皇帝乾隆,对乾隆的正面评价,大清乾隆底款真品

    乾隆31年清朝人口是两亿人左右,嘉庆17年清朝人口是3.5亿人以上,至少增加了1.5亿人(见《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货六)。人口涨了近两倍,而朝廷年收入反而减少了,这两组数据也凸显了嘉庆时期的人口压力和财政压力。但嘉庆皇帝漠然视之,对大清已经迫在眉睫的危机也无所作为。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嘉庆皇帝

  • 史上公认的千古一帝,个个影响深远,康熙上榜,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称得上千古一帝吗,康熙有没有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康熙一生简短评价

    “千古一帝”的称谓和“民族英雄”的称谓一样是一种世俗称谓,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那肯定是对后世的中国留下深远影响的皇帝,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虽贡献巨大,但都不是真正帝王。中国历经了494位皇帝,能称上千古一帝的也就这几位,还是大家公认的四、康熙康熙

  • 康熙选太子选了一大圈,究竟谁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太子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老大胤禔,康熙肯定是不会传位给他的。一开始康熙就没想过传给他。奉行嫡长子制的康熙,是不会传给他这个庶长子的,何况他还和康熙确定的皇位继承人老二胤礽反复闹不团结,还搞出什么用巫术想搞死胤礽的事。所以,无论他行还是不行,康熙都不会考虑他,因为康熙认为,他品行有问题。老八胤禩,康熙其实还是比较喜欢他的。这

  • 雍正最恨的不是八爷,而是这位皇子,继位后将其活活毒打折磨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八爷逼宫雍正是真的吗,雍正抄家八爷完整版,雍正八爷抄家完整版

    其实从八爷党皇子的结局,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雍正最恨谁。首先是,八爷胤禩。在雍正4年,被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的9月在狱中死亡,而死因是病重。据史料记载,八爷在被圈禁的时候已经患病,关起来后就绝食,而且情绪波动很大,最终病死狱中。九爷胤禟,在雍正3年就被削宗籍,圈禁,命名为塞思黑。而且九爷史

  • 清朝被灭,我国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这笔账最后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赔了1000亿两白银,清朝实际赔了外国多少两白银,清朝欠了98亿白银还清了吗

    西方列强不仅利用强悍的军事实力逼迫清政府签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还在每场战争结束之后逼迫清政府赔偿他们的战争损失。就这样清政府时期,我国欠下了列强无数真金白银。虽然后来清政府走向了灭亡,但是彼时的中国却欠下了列强七亿多的白银。虽然说清政府走向灭亡是必然,但是这笔烂账却因此落到了后人的头上,那么我国

  • 清朝皇室在祭拜长白山时,有没有发现上古的青铜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白山的青铜门存在吗,清朝有六扇门吗,清朝六扇门

    上古的青铜门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主要还是盗墓笔记之中对其的详尽描写,让现代人再度对这扇封锁着神秘力量的大门充满了好奇。在传说之中,青铜门藏在一个寻常人难以找寻到的地方,它由青铜铸就,高百丈有余。门外镇守着巨型的大齿首,靠近着便成了它们的盘中餐。满清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之上逐渐成长,为了知晓青铜门之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