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了说国家支持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贷款支持。回想社会体系内,信用二字和生活内容挂上了太多钩。
然而“信用”这个词并不是新时代词语,其实早在我国宋朝就已经初始萌芽阶段,这种交易方式已经在当时繁华的商品经济发展下,被应用于商业往来和社会体系中。那宋朝的信用相比较今天的信用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呢?
一、宋代信用交易初期
1、繁荣的商品经济
其实宋代之所以会有信用交易这一贸易新方式,得益于当时繁华的商品经济发展。纵观整个历史朝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古代更加是重农抑商,但是这一看似传统的制度,在宋朝却是被推翻的。
在宋朝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同意百姓可以互相商业往来,并且还设了早市和晚市,还有一些勾栏瓦舍等等。
一改商人处于社会最低地位的常态,做出了新的改变。在宋朝发明了火药、造纸术,甚至还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科学著作《梦溪笔谈》。
2、交易行为
在宋朝因为大量的商品交易往来,所以信用交易会取代一些日常普通的交易,假如开布坊的商人,每天都需要去养蚕农户那里购买桑丝。
如果每一次都需要临时给钱的话是非常麻烦的,因为钱数零零散散,而且携带非常不便。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当时的商人们想到了信用交易,养蚕的农户和布坊商人为了方便结算,想到了月付的方法,把每天要结算的账单汇聚到一块月结,这其实就是信用交易,延缓付款时间和减少付款的次数。
3、货币紧缩
其实在宋代之所以出现信用交易,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原因——货币紧缩。因为古代的普通钱大部分是用铜制作的,但是又因为宋代经济发展很快,所以需要的流通货币更多,导致了国家缺铜现象,
虽然有真金白银也可以是贸易对象,但是商家和商业活动主体并不愿意用真金白银大量流通市场。于是这一原因也较快推动了信用交易的产生。
二、宋代信用交易对象
1、官府主导
在北宋信用交易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广泛性”,上至官府主体倡导信用交易,下到平民百姓也参与民间商业活动信用交易,足以可见范围很广。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数一数二的。
2宋代抵挡所
宋朝官府主要负责的信用交易业务有交子务、市易务、便钱务等等,在各项业务中因为担当的责任不同所以发挥的信用功能也不同,各自有各自负责的专项业务。
在众多业务当中,抵挡所就是官府所负责的借贷机构,官府为主体发放对象,服务对象是当时的百姓。刚开始时称为抵当所,后来大多数称为低当库。
3、私人信用交易
除了官府主体控制以外,那私人之间的信用交易是什么呢?当然不同于我们现在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征信系统方便,因为被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技术限制。私人间的信用交易主要是实行于熟悉的人之间。
这也就是意味着,只有借贷双方互相熟悉对方的身份,双方有较稳定的信任关系,才会信用交易,如果是双方并不足够熟悉,那是不会轻易有借贷行为的。
这种最常见的情况,店家把商品赊给熟悉的客人,也是到了月底,或者双方协商规定一个时间段结账。
三、宋代信用交易的价值
1、朝代稳定价值
在国家历史上,宋朝军队实力很弱,并且官员体系内部也很混乱,但是宋朝却有将近两百多年的历史。
这与繁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虽然边疆内部环境恶劣,但是中部国都局势相对平稳。
而且因为三冗问题,整个国家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在官场和军队,大量的闲散人员需要国家养活,但是国库并不是足够富裕。
那在当时民间经济发展繁荣的情况下,朝廷便调整税收经济制度,变相向民间搜刮钱财,用来稳定国家发展。
2.引导后世价值
因为我国是古代农业大国,所以历朝的统治者都想方设法把人口稳定在土地上,以此满足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然而宋朝因为历史环境,外部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没有办法向以前的朝代一样依靠土地养活大量的人口,所以在整个大背景的情况下,商业顺其自然得到发展,商人地位也有所提升。
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业及其繁荣的朝代应运而生,华夏民族不再单单靠天吃饭,凭借华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发展了商业时代繁荣的新途径——信用交易。
由于宋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内部生产动力,所以商业的经济和信用交易的发展,虽然国力支撑了信用交易的发展,但是信用交易也保障了商业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稳定发展。
因为宋代信用交易的发展,后面的朝代也对此效仿,也把国家经济发展的目光放在了商业的发展身上,这种总体思路下,是有利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