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兵镇为祸,最后引火烧身,鸠占鹊巢。
作为这一手法的受益者,已经独占了皇权的赵匡胤,当然不能容忍还有人学他这样的做派!
一出杯酒释兵权,让他终于安心了,随后他又通过一系列手腕,将地方割据的局面给扭转,北宋进入了强干弱枝的时代,中央百万禁军,而地方?他们只有城管和保安!
中央政权再也没有了威胁皇权的存在,这让北宋武将黯然的同时,也让北宋武力衰微!
而在所有武将皆地位底下的时候,却也有另类的将门存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驻守西北的”折家军“。一个依然类似与藩镇存在的将门!
拥有武装力量,官职可以世袭,而且绵延十多代,从唐末一直到宋朝灭亡,都是北宋武力系统的中流砥柱!
事有反常即为妖,而这折家军其实就是如此的存在!血统上而言,这家族并不是正统的汉人出生,而是羌族折掘氏后裔,正儿八经的党项族出生。
世代聚居与今日山西西北交界之地,这个家族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
那个时代,折家首领折宗本曾任振武军五镇都知兵马使,算是折家发迹的起点!
后来历经五代战乱,折家子孙为官一直屹立不倒!
因为长期驻边的影响力,在幽云十六州被契丹占领之后,辽国曾想过将折家全部迁往辽东,以稳固对于新占领的幽云地区的控制!
被折家坚决拒绝,之后的折家历经后汉和后周时代,官职步步高升,在后周时代因镇边有功,甚至受封郑国公,享有国家最高爵位。
北宋建立之后,折家选择归顺宋太祖,也因投效之功,特许世袭府州知府就此成了世袭的武将世家!
而且在后续,北宋建国统一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当时最杰出的折家代表就是第五代折家军将领折御卿。
公元979年开年时节,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家军随性出征,从晋西北出发围剿北汉!
进军之后,折御卿挑选60名精灵的士兵,混入岚县、岢岚县侦查,在摸清敌情后,率军3000余渡过黄河,兵分三路日夜兼程!分兵急进,兵力虽少,却精锐无双。
一路为诱,一路为伏,一路为后援,在岚县大破敌军,随后又屡出奇谋,接连攻克岢岚、岚州、宪州,彻底断绝了救援北汉的辽军进兵之路。
为北宋灭亡北汉立下大功!
灭亡北汉之后数年的公元994年,契丹辽国不甘失败,派一万精锐进攻折家驻守的府州,折御卿又一次料敌与前,在情报准确的情况下,与契丹军归途布置伏兵,歼敌5000余,俘获战马无数,契丹过太尉、司徒大小官员20余人被折家军所杀!
这一战大胜,引发宋太宗好奇,宋太宗问他,这契丹军为何如此简单就进入边境?
折御卿答曰,此乃预备好的计谋而已,敌人虽沿着小路进军,图谋突袭我军后方,可这情报早就被我掌握,既然他们选择强攻,我军当选择将就将就,放敌军进来,然后再必经之路‘子河汊’设下埋伏,在敌军退兵时,一鼓作气击败之。
太宗闻听后大喜,授予折御卿战旗30,以壮其威!
折家军也因这一战打出的威名,而引得周边不满契丹的部落纷纷要求内附,折御卿也接受他们的内附,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可惜这折御卿天不假年,此战过后就积劳成疾,契丹军秉承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心态,再次来袭!
这一次面对契丹威胁,折御卿选择带兵出征,面对母亲要求他回家养病的信,他意味深长的说道!
”世受国恩,边寇为灭,御卿罪也。临敌弃士卒,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太夫人,勿念,忠孝岂两全!”
此为折御卿临终遗言,今日读来由自感叹。
谁说北宋无虎将,只是这虎将死的太早矣,言毕翌日,年近38虽的折御卿过世。
面对折御卿的忠孝之言,宋太祖悲痛不已,追赠其为侍中,并建祠庙,赐庙额“显忠”。
折御卿只是折家军无数代优秀将领的一个代表人物!
在折御卿死后,折家军依然出了不少忠勇爱国的优秀人物!
折宗本“临危致命,不顾其死,见义有勇”
折克行“勇于用兵而仁于拊下”
折可适“公不事权贵,不为势力所夺”
《宋史》“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
折家子弟,与宋史中代代留名,成了宋朝历任皇帝眼中的帝国西北一柱,无愧世代将门之后!即便是北宋末年,依然如此。
北宋末年,在名相章惇执政时期,用渭州知州章楶之建议,使用经济制裁加碉堡蚕食战术攻击北宋,历经数十年不断蚕食,攻陷西夏东境的洪州、盐州,随后宋军又通过平夏城之战之战打败西夏军30万。
宋军随后打通泾原路与熙河路,宋朝控制横山地区之后,西夏国日子越来越难过!知道后续,宋朝彻底恢复河湟故地,几乎灭亡西夏。
作为西北将门的折家军,屡次活跃与对西夏战场之上!
折家军就这样以异族之身份,在武将地位底下的北宋王朝,用自己的忠心和使命感,凭借贫瘠的西北土地,与黄河上下,长城内外,辗转挪移,抗辽攻夏,铸就了属于将门世家的辉煌故事!
这故事即轰轰烈烈,也充满悲壮。
人熟知杨家将独美与前,而不知北宋四大将门,其实以折家为第一,杨家不过最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