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为何给秦王写《谏逐客书》

李斯为何给秦王写《谏逐客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45 更新时间:2023/12/8 1:16:58

李斯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早年间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反而是到了秦国后,这个人就一路“开挂”了。

李斯曾经写过一篇《谏逐客书》,可以说是古代的一篇非常优秀的公文,言辞恳切,有理有据。这个书是写给他的顶头上司秦王政看的,那么为什么他要写这样一篇文书呢?他又有何目的呢?

[var1]

李斯写《谏逐客书》的前因

一个时代要造就一些人物的话,必然与时代的需求有关系,或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商人吕不韦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他因为扶持秦国质子秦异人,而受到了重视,也因为这件事情进入了秦国的政治中心。

权利能带来一些优势,但是也会带来杀身之祸,任何权利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刀尖上跳舞,必然如履薄冰。

吕不韦在秦异人(秦庄襄公)继位之后,成为秦国的丞相。庄襄王去世后,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权倾天下。

但是后来,吕不韦因为受到嫪毐事件的牵连,引起了秦王的杀机,只是因为他曾经对秦国,对秦庄襄王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因此,秦王政免除了他的丞相职务,把他赶到河南的封地去。

[var1]

虽然吕不韦的权利没有了,但是架不住有一些诸侯国的宾客使者过来和他拉近关系,秦王嬴政又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这样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常在权利中徘徊,岂能不知道秦王的意图,于是服毒自杀。

吕不韦死后,秦王还不放心,觉得应该驱逐六国宾客,一个都不留,这样就可以以绝后患。

李斯其人

这次驱逐的宾客中就有李斯,本来李斯也不是秦国人,之所以来到秦国,是他本身就有雄图大志。

他听说荀子在楚国讲学,于是跑到荀子那里求学,学习辅佐君王的帝王之术。李斯从一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为了辅佐帝王,成为手握权利的人。

要说朋友圈这事,其实在古代也是常有的,比如李斯与当时大名鼎鼎的韩非子就是同窗,他们都是荀子的弟子。

当然在学成之后,谁都想有个实习机会吧,李斯也一样,他也想找个大公司进行全面的学习与实践,于是他选择来到秦国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个没有名气的人,最好的结果就是做个客卿了,他通过自荐留在了吕不韦门下,可是后来吕不韦都死了,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var1]

其他人可能都已经认命了,但是李斯是不甘心的,他辛苦学习一场,还没有展翅高飞就已经铩羽而归,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于是就写下了《谏逐客书》,这里面有他的理想、抱负与不甘。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罗列了用客卿的优势,比如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最终成为一代霸主;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秦惠文王用纵横家张仪,瓦解了六国的联盟;秦昭襄王用范雎,提升了朝廷的威望。这几位君王都是明君,而他们所用的人也都不是秦国人,但是他们却都建立了不朽功业。

李斯这个文章可以说情深意切,发自肺腑,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击在秦王的心中,最终李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留了下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的翻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楚汉时期秦国百万大军在哪,2小时超长视频秦国灭六国,不是六国不努力而是秦国有科技

    (一)刘邦与秦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刘邦最初的封地和秦国在战国时期的领地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占据了川蜀,利用地势的险要抵御外敌入侵。利用蜀中繁荣的经济养精蓄锐,慢慢积攒起了雄厚的实力,最终利用这一点逐渐出关收取天下,兼并各路诸侯,统一全国。[var1]其次,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上,二者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当时

  • 假设秦国没有进行商鞅变法,最后统一天下的会是赵国还是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不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六国,商鞅变法秦国统一的基础,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版图

    秦国:不光是商鞅变法,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发动变法,通过了一系列的先进管理举措,让自身的实力得以飞速提升,成为战国七雄之中的头号强国。商鞅变法固然效果显著,但秦国能够强者恒强,靠的不仅仅是商鞅变法,还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秦人骨子里坚韧不拔的品格。[var1]秦国

  • 西王母的三任老公——没有你知道的玉皇大帝,却有孔子爱徒子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王母和玉皇大帝真的是夫妻吗,孔子的弟子子路的资料,西王母的大儿子是谁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言之有物,欢迎关注一、西汉以前的西王母——独居穴处没错,在西汉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西王母其实一直处于单身状态,也就是说,西汉以前从未发现西王母与其他形象组合出现的“社会化”形象。我们从《山海经·海内北经》、《山海经·西山经》、《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对西王母的描述中,似乎可以概括

  • 探险队穿越罗布泊,意外发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布泊僵尸之谜,罗布泊神秘宝贝照片,罗布泊纪录片干尸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关于罗布泊的传闻也从未停止过。比如双鱼玉佩、彭加木失踪等,所有人对这三个字都感到恐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地方却和《山海经》扯上了关系。后者记录了这样一个地方: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在考古专家们的眼里,罗布泊就是此地的真实原型

  • 山海经:“黄帝四面”是说黄帝长了四颗脑袋,青铜器上惊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经记载的黄帝,山海经轩辕之丘与黄帝有关吗,山海经青铜器存在吗

    在上古帝王世系中,黄帝是为人文始祖,夏商周的祖先也皆源于黄帝,司马迁也同样以黄帝本纪为首,开启了中华文明之源。那么,很多人都会好奇黄帝到底长什么样子?毕竟,古之圣人,皆生而不凡,因而很多古籍中屡次提及黄帝时,都会用“黄帝四面”来形容,那么黄帝真的是一拥有四张面孔的怪物吗?我是阳Sir,深耕考古,也曾

  • 叙马库斯的“精英圈子”,孔子的“私塾”教育,教育理念的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是怎样创建私塾的,叙马库斯个人资料,叙马库斯

    而在中国的春秋时期也有一位致力于教育的先驱,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西周“礼崩乐坏”的时候,而孔子在此时建立了自己的“儒家”思想体系,无疑是推进了社会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中国社会崇尚的贵族文化教育,也逐步的走向大众,孔子也为“私塾”发展开辟了历史的先河。一、叙马库斯是罗马帝国的元老,在教育理念上,

  • 山海经:堂堂战神蚩尤为何会镇墓辟邪,蚩尤五兵到底是哪种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当年蚩尤怎么打败蚩尤的,蚩尤武器,蚩尤故乡蚩尤庙

    [var1]关于炎黄与蚩尤之战,大家必然不会陌生,这里不再赘述。我们首先来先看一下蚩尤在官方祭祀中的地位,因为华夏祭祀之礼非常重要,古代中国有“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规矩,因此,从此出发就能看到蚩尤地位的真相。首先,在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秦末各地暴动,刘邦顺势起兵之初,在行军时候

  • 执掌楚国政权100多年,却因为一人家族覆灭,若敖氏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个家族出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斗子文,使这个家族走上了权力巅峰。他与楚成王同甘共苦,君臣一心,带着楚国驶上发展快车道,斗子文在国家困难时竟然拿出所有家当来帮助国家,并留下了“毁家纾难”的典故,当然他的品行与威望也给这个家族带来了无上荣耀。[var1]从楚武王到楚庄王的五任国君时期,楚国的十

  • 山海经:一文读懂上古神话中的三大神系,有何纠葛、后裔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海经的三大神族是什么,神系,六系元灵之神出现

    [var1]因而《山海经》的神话谱系也主要围绕着此三大神系展开的。为了小伙伴们更好地入坑《山海经》,以及了解经中所叙述的史前人物。阳Sir特意将《山海经》的史前英雄人物“史迹”整理如下,以征其事。本文意在梳理体系,为了避免文字冗杂,故所引原文会有部分省略,请诸位见谅。(一)炎帝系关于炎帝的记载,共计

  • 山海经:龙舟的原型来自于开明兽?身为昆仑守卫者它怎么敢徇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山海经开明兽,山海经水麒麟资料,吴志奇骗过开明兽进入昆仑山

    [var1]1932年,在山东藤县黄安岭发现了一块汉代画像石,其上图案精美绝伦、内涵丰富。整幅画面分为上下两层:[var1]上层左边是一只九头人面兽,紧随其后的是龙和龙拉车,车上有仙人乘坐;下层有熊、兔、仙人骑鹿以及鹿车。那么,这样一幅画像石,究竟在传达着古人一种怎样的意蕴?位于整个队伍最前端的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