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穷书生造反,雍正力保他不死,乾隆登基后立马将其大卸八块

穷书生造反,雍正力保他不死,乾隆登基后立马将其大卸八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1/20 2:40:38

清朝雍正皇帝执政时,湖南有一个士子名叫曾静,是一个不太得志的穷书生。有一次他在读书的时候,不经意间读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吕留良的文章,吕留良是有名的汉族大儒,他的文章里充斥着强烈的民族主义。而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朝廷,也是清朝入关后覆灭亡国,明朝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吕留良的学说中应该光复的一个朝代。曾静在"学习"吕留良的学说之后心头大震,对其表示强烈的认同。于是,曾静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吕留良的弟子,几人一见如故,日夜商量反清复明的计划。而这时,雍正皇帝刚登基不久,历经"九子夺嫡"而得来,皇位尚且不稳固,在曾静心里这就是一个反清复明的"大好时机"。

不久后,曾静找到了当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这个岳钟琪是何人呢?他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岳飞是有名的抗金名将,他手下的岳家军攻无不克。然而,到了岳钟琪这一代,却是为清朝的皇帝服务,把矛头对向了汉族同胞,岳钟琪听了曾静的思想之后,偷偷告诉他自己其实在日思夜想着反清复明,曾静感动地一塌糊涂,将吕留良弟子的一切情况以及自己所有反清复明的计划都像岳钟琪和盘托出,岳钟琪获得这些情报之后就换了一副嘴脸,将曾静囚禁了起来,并且把从曾静口中获得的情报统统上报给了雍正皇帝。

雍正帝得知后,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若是任由这些文人写下去,一传十、十传百,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天下文人的嘴可不是那么好封住的。如果任由吕留良的学说这样子传播下去的话,那么清朝迟早就会因为这些文人的嘴而灭亡。雍正帝马上就命人去抓捕吕留良弟子一行人,为了威慑天下,还将他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然后枭首示众,以用来给天下文人一个警示,吕留良的家人弟子则是死刑的死刑,充军的充军。之后文字狱盛行于天下,文人们著书立说也都战战兢兢。

然而这件事的导火索曾静却是被雍正爷放过了,虽然曾静这样做,无异于是在造反,但是雍正还是亲口允诺曾静:只要我在位一天,就没有人敢动你。雍正驾崩后不久,乾隆皇帝上位的时候,就立马把曾静下狱,并处以死刑。

为什么雍正会放过曾静,而不放过吕留良的家人弟子呢?主要还是因为雍正当时帝位不稳,为了塑造自己宽宏大量的形象,雍正放过了人微言轻,成不了大气候的曾静。而那些学习了吕留良的学说,能煽动无数文人的吕留良家人弟子他一个也没有放过,因为他们才是能真正威胁到他统治的存在。而到了乾隆朝,乾隆对于雍正关于曾静的处置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乾隆对于曾静这个有前科的人,即使他成不了什么气候也没有放过,将其下狱凌迟处死。

更多文章

  • 如果明朝以后不是清朝,仍是汉人天下,那么版图会比现在的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版图大还是清朝大,明朝的版图比清朝的大吗,汉人王朝版图

    文/文史纪事在悠久的岁月长河中,咱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大国,而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的标准就是人口、面积以及经济能力了,咱们国家现如今的国土面积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而在清朝时期,咱们的国土面积可要比现在的大多了,由于沙俄的侵占,再加上外蒙古的独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模样。虽然清朝

  • 随着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使封建皇权专制走向了极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帝设军机处多少年,雍正帝在哪里设立军机处,雍正帝军机处位置

    一、设立议政处,共同议政。议政处源自于关外,设立于崇德二年(1637年),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办事机构。其成员主要由满洲贵族及八旗领主组成,称为议政大臣,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决策。二、承袭内阁制,逐步弱化、撤除议政处。内阁制度发端于大明王朝初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担心相权过大而废除丞相后,亲自掌管

  • 千年悖论?韩国发现一封信,揭开历史真相,引清入关并非吴三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军入关,郭德纲吴三桂请清兵入关,江山风雨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然而有时候史书上写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原貌,因为史官不会给前朝歌功颂德,只会加持本朝的时代存在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是拿人俸禄,替人消灾美言而已。比如这几年就有爆料称,引清入关这件事吴三桂就是被黑,是替人背锅。这就引来今天的话题,因为韩国发现,当年满清贵族给平西王吴三桂的一封信,而恰恰是这封

  • 赈灾时和珅往粮食里掺沙子,纪晓岚不理解,乾隆却大加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给纪晓岚赈灾哪一集,和珅往粥里撒沙子纪晓岚会怎么做,关于赈灾纪晓岚和和珅的经典对话

    和珅的经历就是这样,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但是,随着和珅进入官场的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查办了几个重要的贪污贿赂大案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乾隆年间,天下大旱,有次闹了大饥荒。当时的国库空虚,乾隆皇帝急的像热锅蚂蚁,所以当时就委派了和珅前去。和珅去赈灾,看到施粥的锅,

  • 乾隆退休后举办第三次“千叟宴”,为何很多参加的老人去世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千叟宴出席名单,乾隆去世,乾隆的千叟宴

    此时85岁的乾隆,在正月初,他又举办了他有生之年的第3次千叟宴。这一次,乾隆提高了参加千叟宴的老人的年龄,从60岁提高到了70岁,因为他已经80多岁,让参加的老人的年龄尽量和他的年龄相接近一些,这样可能更有共同语言吧。乾隆向全国70岁以上的5000个老人发出了邀请函。接到邀请函的老人立即想办法到京城

  • 自古北漂多艰难,清朝北漂京官没钱吃饭,几十年买不起一套官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官下派,京官是大一级的吗,北漂为啥叫北漂

    康熙八年,朝廷官员御史赵璟请旨上书,恳请皇帝给请朝廷所有的官员增加俸禄,在上书的奏本中,赵璟指出本朝官员的俸禄,官级由高到低,总督每年155两俸禄,巡抚130两,知州80两。以此类推,知县到了40两,这些俸禄由年来计算划分到每一日,别说是每天大鱼大肉,就是一素一荤都实在不足以让一个官员正常生活!在这

  • 慈禧的最后时光:早晨还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自己就穿上了寿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每一位历史人物身上都会存在褒贬不一的看法,世人对其的争论也是看法不同。就慈禧太后而言,现如今的人们都会认为她祸国殃民,把持朝政,割地赔款,为了手里的权力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但也有的人认为慈禧太后对于清朝还是有贡献的。角度不同看法也自然会不同。慈禧太后身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争

  • 攻克天京,曾国藩立刻在洪秀全府给儿子办婚礼,家族得以延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洪秀全为啥死守天京,曾国藩洪秀全,曾国藩在洪秀全家族的地位

    然而盛极致衰,太平天国逐渐陷入内斗之中,史称“天京事变”,天京政变最终以三王被杀翼王远走而结束,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转折点。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攻克天京,太平天国的幼主洪天福贵逃跑,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早在攻克天京之前,清廷就许下“最先攻下金陵者封王”的巨大诱惑。曾国荃攻

  •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皇太极称帝,朝鲜不欲认可,使臣留言不敬。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在后金(当时还不是大清王朝)朝臣及外藩蒙古的建议下,准备称帝时说:“朝鲜兄弟之国,宜与共议。”于是,给朝鲜国王李倧去信,请他派近臣来沈阳参加称帝大典。朝鲜得知消息后,很多大臣反对派人参加。掌令洪翼汉说:我自出生起,只知道有个大

  • 清朝的李清云256岁是真是假?真的有活过250岁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真实的李清云寿命,清代李清云,中国寿星256岁李清云照片

    对此我持怀疑的态度,我的答案是不可能的。但是对李清云的长寿的事情,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时代》都报道过,李清云1677年出生,1933年去世,活了256岁。一生娶了24个媳妇,生了180多个孩子,创造了历史上活得最长的人的吉尼斯纪录。你说中国人的事情,美国人就是爱来凑热闹,什么事都来操心,真是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