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比刘邦更能吃苦,比勾践更会隐忍,最终成一代霸主,彻底扬名

他比刘邦更能吃苦,比勾践更会隐忍,最终成一代霸主,彻底扬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94 更新时间:2024/1/23 16:10:56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本是个受人白眼的地痞小官,却能在劲敌项羽的手下偷生,并最终成就不朽功业。而另一个更被大家熟知的越王勾践,则在身为俘虏受尽百般侮辱嘲弄的岁月里咬牙坚持,最终不仅歼灭了敌国,还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佳话。

[var1]

除了他们之外,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少年时受母亲厌恶,即位后又被亲兄弟谋害。若论吃苦,他比刘邦吃过的苦还多,若论隐忍,他又比勾践更能忍。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史称郑庄公的寤(wù)生。

公元前757年,寤生出生在周天子统治下的郑国。他的父亲是郑国的君主郑武公,母亲则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

据传,武姜在生下时遭遇了难产,因此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连给取的名字都带有贬义,翻译成白话就是“逆生”的意思。

在之后,武姜又生下了一个小儿子,取名为叔段。武姜虽不喜欢大儿子,却对这个小儿子百般宠爱,甚至几次三番请求郑武公直接越过,立叔段为太子。所幸郑武公并不像自己的妻子一样偏心,寤生是他的嫡长子,自幼勤慧聪颖,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

于是在郑武公的坚持下,公元前744年,即位国君,开始了自己为期四十三年的统治。在即位后,武姜并没有因为大儿子成为了国君而有所忌惮,反而想方设法为叔段谋取封邑。面对母亲的坚持,别无他法,只好如母亲所言,将郑国极重要的位置赐给了叔段做封地。不想叔段在达到封地后竟得寸进尺,勒令郑国西边与北边的边邑都要由他管辖。

[var1]

寤生的臣子们对此都担心不已,纷纷劝阻寤生说:武姜不会满足,趁野草没有丛生,不如尽早铲除。

但却并没有听取臣子们的建议,面对母亲与弟弟出格的行为,他一再隐忍,内心也对亲情留存着向往。不想叔段见他如此,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后来甚至自称京城太叔,所作所为,当真与后世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的日子,一忍就是二十年。到二十年后,叔段终于不甘只有个“太叔”的名头,开始修筑城墙、武装军队,打断趁不备直接偷袭都城,夺取王位。而武姜呢,此时也已经做好了随时打开城门迎接小儿子的准备。

到了这样关键的时刻,多年来的暗中筹谋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处。他通过线人提早得知了叔段的起兵之日,并提前率军前去讨伐。

凭借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精良的装备,短短几个回合,叔段便在的进攻下落败,最后只能丢盔卸甲、落荒而逃。叔段后来逃到了共国,但在的追杀下还是落得了自杀的结局。而武姜因受到此事的牵连,也被发配到襄城,在与武姜分别时,痛心疾首地说:不到黄泉,不相见。

[var1]

母亲武姜多年来的偏心给寤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但在郑国内部的叛乱终于平息,一切都逐渐回到正轨之后,寤生像全天下每一个孩子一样,又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可话已经说出口了,身为一国之君,他又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为此,很是苦恼了一番,后来在臣子颍考叔的建议下,寤生听取了“掘地见母”的主意。颍考叔于是就在襄城与都城之间挖了一条地道,与武姜顺着地道往前走,最终得以相见。再相见时,与武姜二人抱头痛哭,母子二人自此总算重归于好。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到去世时五十七岁,一生功绩卓著,带领着郑国在春秋乱世中屹立不倒。他曾吃尽亲人所给的苦头,面对兄弟的步步紧逼也再三隐忍,沉舟侧畔,柳暗花明,他有着最为坚毅的心性,也凭借着这份心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END-

更多文章

  • 山东农民打井时,发现战国青铜器,专家赶到后:老祖宗们太智慧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陕西出土战国青铜器,战国青铜器欣赏,战国青铜器图赏析

    文/小先生火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十分巨大,因为使用了火焰,人类得以使用火焰烤制熟食,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困境。而火焰的使用也使得野兽不敢靠近,它似乎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守护神,只要有一团篝火在身旁,人们似乎就会感觉到心安。而也正是因为火焰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因此上古时期的人们将取得火焰并进行使用的人称之为“燧

  • 孔子遇到一个7岁孩童,问他天上有多少星星,听完回答后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孔子问天上有多少星星,孔子遇到七岁孩子拦路有什么感受

    不过,在他那个年代,他所遇到的人,其实很多都可以对应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一位年仅七岁的小孩子,也能够成为孔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这个孩童,到底有何能耐?[var1]孩童建“城”,孔子绕城而走孔子五十几岁的时候,一次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在路上就遇到了一位小孩子。这位小孩子在地上涂涂画画,对

  • 韩国拿出三大“证据”,证明孔子是韩国人,中方用2个字进行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国说孔子是韩国的是真的吗,韩国民间真的认为孔子是韩国人吗,孔子在韩国现状

    儒学由孔子创立,作为世时是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他的地位没有人可以代替,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居于首位。很多人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概念,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遍布全国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最真实的写照。[var1] 看到这里,无数国人都为之骄傲,毕竟孔子来自于中国。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这个既定的事实永远无法改变,没

  • 康熙来到孔子墓前,看见碑文迟迟不跪,大臣遮住一字,他立刻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拜孔子不肯下跪,康熙看孔子墓碑,康熙墓碑为什么不跪孔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更是出了许多数不胜数的尊师重道的美谈,如子贡尊师、程门立雪等等。而谈到老师,我们必然要谈到孔子,这位开创儒学的、为后世“立德、立功、立言”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个时候礼坏乐崩,原先臣服于周王室的各个诸侯国都企图变法图强,称霸与世。孔子就生

  • 战国历史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和三国哪个时期早,三国战国历史,三国为什么没战国

    [var1][var1][var1][var1][var1]当然,其他还有很多答主说过的历史跨度问题,矛盾尖锐问题,后世统治阶级宣传推崇问题,都很重要,但是就不重复了。但不能否认,三国的很多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必须要归功于罗贯中。正是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众多精彩人物,亦虚亦实,深入

  • 此人被扔进厕所浇尿!成为大秦相国后疯狂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才无出头之日”这位大才就是范睢,是当时的魏国人,从小就展露非凡的才华。在当时以博学多闻,能言善辩著称,而且也有报国之志,想在魏国谋个一官半职,施展宏图。但是,在当时腐朽贪污成风的魏国,其出身卑微,贫贱至极,因此,没有任何门路能够见到魏王,也无从让魏国知道自己的能耐和才华。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准备

  • 有绝代佳人能让枭雄曹操落泪?不是大小乔,不是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大乔小乔吻戏,小乔和曹操,曹操给大乔小乔上了一节生物课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必须为权力而斗争,他要争权夺势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不断的排除异己,躲明抢防暗箭。就像现代言情小说中的霸道总裁一样,虽然说冷酷无情,但能力出众。按照现代言情小说里的走向,这样的男人身边一定会有一个让他心慈手软的女人。曹操作为古代的霸道总裁也不例外,舞姬来莺儿的出现就让我们看到了英

  • 三国东吴五大猛将,个个骁勇善战,孙坚上榜,第一不输关羽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坚简历,赵云vs孙坚,三国东吴后期十大猛将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乱世猛将辈出。说起三国演义中将领的勇武,被提起最多的就是温侯吕布、蜀汉的五虎上将和曹营的典韦许褚。东吴的将领较少被提及。其实东吴猛将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三国东吴猛将有哪些?五、程普程普,程德谋,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程普就是一位猛将,跟随孙坚四处征战,在宛县、邓县进击黄

  • 郭嘉为何会知道司马懿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嘉死前谈司马懿,司马懿和郭嘉的战斗,三国正史郭嘉和司马懿

    其一,宁可错杀毋要放过。东汉末年,是一个大乱世,人们常常都不知道下一秒是否活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己能够活命,以及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指望一个人有多么的善良。因为乱世,不需要眼泪。曹操,是一个上一秒还和吕伯奢勾肩搭背,互相商业吹捧的真诚侄子;下一秒却是磨刀霍霍的砍向吕伯奢,且毫无悔改之心的枭雄,

  • 张飞跑路时丢了刘备老婆,刘备淡淡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飞死时刘备说了什么,刘备张飞赵云兵书最佳配置,刘备听到张飞的死讯完整版

    导语:三国时期的刘备尽管已经混得靠卖草鞋才能过生活,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经常拿着汉室宗亲的招牌结交天下英雄,为此也认识了关羽和张飞,用一场桃园结义把他们两人绑在了自己的车上。他施政之后也会体恤老百姓,以至于战败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跟着他走,为他挡了很多屠刀,这也让刘备赢得了“仁义”这个美称。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