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的政治成就都有哪些?范蠡的政治成就介绍

范蠡的政治成就都有哪些?范蠡的政治成就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41 更新时间:2023/12/22 15:04:02

范蠡的政治成就都有哪些?他的政治成就都与勾践有关,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大获成功后,范蠡也最终功成身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劝服勾践保全性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

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动摇夫差起恻隐之心: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巩固军事力量,消磨敌方意志: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

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

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冯异是如何取得刘秀信任的?他是如何平定关中地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异,东汉,历史解密

    冯异,字公孙,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曾跟随刘秀四处征战,建立东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从决定跟随汉光武帝刘秀之后,冯异就开始了自己在战场上的战斗生涯。他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在刘秀身旁站稳了脚跟,凭借着赫赫战功成功立足,得到了士兵们的广泛认可。在后来攻打关中

  • 靖难之役,30万沐家军为什么不出兵帮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孩子,基本上是朱标一起长大的。后来因为战功分封到了云南,那么靖难之役,30万沐家军为什么不出兵帮朱允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第一,沐英此刻已经去世,沐家军跟朱允炆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沐英跟朱标的关系确实非常好,沐英也是因为朱标的离去而病逝的,可见这两人绝对是生死之交。如

  • 消灭陈友谅以后,朱元璋为何才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消灭陈友谅以后,朱元璋为何才称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渊打进长安以后,很快就称帝了。可是,朱元璋在起兵以后,却一直没有称帝。不但没有称帝,连称王都。他的谋士高升曾给他提出过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明确说明,不能够及早称王,更不能及早称帝。那么,为什么李渊打入长安以后,很快

  • 中国古代的大路为什么又被称为官路?是专门让当官的走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官路,清朝,历史解密

    “官道”在中国古代是指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也被称之为“官路”。镇与镇之间有,村与村之间也有,只是“镇”级的较长、较宽,是当年的交通要道。官路这称呼在明清、民国的文献和山歌中屡见不鲜,如“将船使到一个通官路之所泊住,一齐上岸”(《醒世恒言》第36卷);再如“西官路上一只鸡,一头哭咾一头啼”(《沪谚外

  • 后唐皇帝李从珂的皇位是怎么来的?真的是“哭”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后唐,李从珂,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康熙晚期的“九子夺嫡”,朱元璋微末起义,经历大大小小征战才最终登基称帝。这些故事都说明了皇位的来之不易,登上皇位的残酷血腥。在见识了为了皇位而手足相残,战场硝烟等事情后,你绝想不到还有人能靠“哭”得到皇位。这种奇葩的故事不在小说演义中,而是真实历史中。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后唐末代皇

  • 为何清朝皇帝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去过故宫,也就是曾经的清朝皇家宫殿——紫禁城,大家往往会被它那宏大的规模、庄严的气象所震撼。紫禁城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据说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是世界上最奢华、最壮观的建筑群之一。一般说来,养心殿是清朝皇帝的主要活动场所,从雍正开始的历任皇帝,都在此居住和处理朝

  • 阎象阻止袁术,为何袁术没有听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将军何进引西凉刺史董卓进京,谁想弄巧成拙,引狼入室,董贼祸乱朝纲,淫乱后宫,荼毒百姓,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后来,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袁绍四世三公,地位显赫被尊为盟主,袁术掌管粮草,于汜水关与西凉军决战。董卓军不敌,放火烧毁洛阳宫殿,挟持汉献帝奔往长安。十八路诸侯虽是

  • 辛弃疾的巅峰之战是哪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的巅峰之战是哪一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辛弃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上学的时候,没少学他的诗,同时他在历史上也是有过一次经典的突袭战的。也就是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就是辛弃疾率领50余骑,突袭兵力有5万余众的金营,再将叛徒张安国劫出金营,并且辛弃疾等人是从容而出,没有被金军将领追

  • 为什么说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年,他同众多的读书人一样,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后来又参加武举考试,本来他可以拿头名,就因为他没有靠山,长得又黑,面貌丑陋,结果还是名落孙山。黄巢一气之下,回到旅店写了一首咏《菊花》诗留在墙上,怀恨而去。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 吴应麒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详解吴应麒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吴应麒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吴应麒,清朝康熙年间人物,平西王吴三桂之子,过继给吴三桂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吴应麒素有骁勇之名,在战场上敢冲敢拼,后任平西藩下左都统。康熙初年,平定乌撒土司作乱,吴应期曾连擒郎岱、土酋陇安藩、水西土目阿豆、女酋陇氏及部属万余人。在此期间吴应期与当时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