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唐皇帝李从珂的皇位是怎么来的?真的是“哭”来的吗

后唐皇帝李从珂的皇位是怎么来的?真的是“哭”来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41 更新时间:2024/3/13 4:07:49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康熙晚期的“九子夺嫡”,朱元璋微末起义,经历大大小小征战才最终登基称帝。

这些故事都说明了皇位的来之不易,登上皇位的残酷血腥。

在见识了为了皇位而手足相残,战场硝烟等事情后,你绝想不到还有人能靠“哭”得到皇位。

这种奇葩的故事不在小说演义中,而是真实历史中。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

李从珂与后唐皇族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他是平民之后。

因为后唐明帝李嗣源攻下平山的时候,俘虏了李从珂的母亲魏氏。

魏氏生的明艳美丽,李嗣源纳为妾室,于是当时只有10岁的李从珂成为李嗣源的继子,得李嗣源赐姓名。

李从珂虽然是李嗣源的养子,但是颇通军事,年少起就跟随李嗣源四处征战,为后唐立下赫赫功勋。

最后凭军功,封为潞王,官太尉调任凤翔节度使。

李嗣源去世之后,其子李从厚继位。

李从厚上位之后,对于李从珂多有猜忌。

先是解除李从珂儿子李重吉的禁军之权,就连出家的女儿也被李从厚内召入宫。

李从珂从李从厚的这一系列举动中,读懂了其中意味,因此而惶惶不安。

但这还不是全部,最后李从珂下令调任河东节度使,离开凤翔。

李从珂在凤翔经营多年,这里就是他的根基。

如果真的调任河东节度使,那么权利大减,势必会成为李从珂的案上鱼肉。

李从珂的幕僚和部署都劝李从珂反叛,李从珂在部下的劝服下,下定决心脱离朝廷。

他从凤翔出兵,发表檄文给各节度使,邀请共同他们清君侧。

这边凤翔出兵,那边李从厚已经派了王思同讨伐李从珂,集结各路兵马围攻凤翔城。

凤翔城不是军事重镇,防御力量极弱,所以很快就在王思同的围攻中陷入绝境。

凤翔城周围附属小城都被王思同攻下,将士损失不少,李从珂心慌不已。

情急之中,他突然脱掉上衣走到城墙上。

面对气势汹汹的朝廷军,李从珂指着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大声说:“我自幼跟随先帝征战,身经百战,满身是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你们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陛下听信奸臣谗言,猜忌自家骨肉,我有何罪到这种地步?”

说到情深处,李从珂放声大哭。

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得许多攻城的将士同情,最后转投到了他这边。

很多曾经跟随在他麾下的攻城将领,纷纷投在他的麾下,李从珂趁机击败朝廷军。

大军势如破竹,出凤翔,中途又收复不少兵将,兵指洛阳。

进入京城之后,李从珂在众人的拥护下登基。

虽然李从珂的确以哭打动将士,但也是因为他许下丰厚的奖赏,所以使得这些人为他卖命。

登基之后,这些自然是要兑现的。

国库里的银钱不够奖赏,于是就四处搜刮城中富户平民,最后好不容易凑齐了银钱,也失了民心。

加之李从珂是一位良将,却不是一位明君,无治国之能。

在位之时,宠信权臣,上下离心。

后来石敬瑭反叛,借契丹兵攻后唐,后唐一路兵败。

清泰三年,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与太后、皇后、皇子公主等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标签: 后唐李从珂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清朝皇帝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去过故宫,也就是曾经的清朝皇家宫殿——紫禁城,大家往往会被它那宏大的规模、庄严的气象所震撼。紫禁城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据说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是世界上最奢华、最壮观的建筑群之一。一般说来,养心殿是清朝皇帝的主要活动场所,从雍正开始的历任皇帝,都在此居住和处理朝

  • 阎象阻止袁术,为何袁术没有听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将军何进引西凉刺史董卓进京,谁想弄巧成拙,引狼入室,董贼祸乱朝纲,淫乱后宫,荼毒百姓,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后来,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袁绍四世三公,地位显赫被尊为盟主,袁术掌管粮草,于汜水关与西凉军决战。董卓军不敌,放火烧毁洛阳宫殿,挟持汉献帝奔往长安。十八路诸侯虽是

  • 辛弃疾的巅峰之战是哪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的巅峰之战是哪一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辛弃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上学的时候,没少学他的诗,同时他在历史上也是有过一次经典的突袭战的。也就是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就是辛弃疾率领50余骑,突袭兵力有5万余众的金营,再将叛徒张安国劫出金营,并且辛弃疾等人是从容而出,没有被金军将领追

  • 为什么说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年,他同众多的读书人一样,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后来又参加武举考试,本来他可以拿头名,就因为他没有靠山,长得又黑,面貌丑陋,结果还是名落孙山。黄巢一气之下,回到旅店写了一首咏《菊花》诗留在墙上,怀恨而去。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 吴应麒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详解吴应麒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吴应麒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吴应麒,清朝康熙年间人物,平西王吴三桂之子,过继给吴三桂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吴应麒素有骁勇之名,在战场上敢冲敢拼,后任平西藩下左都统。康熙初年,平定乌撒土司作乱,吴应期曾连擒郎岱、土酋陇安藩、水西土目阿豆、女酋陇氏及部属万余人。在此期间吴应期与当时驻

  • 洪都保卫战简介 洪都保卫战的过程及影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洪都保卫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经过元朝末年,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陈友谅部下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

  • 舜囚禁尧夺取帝位?《竹书纪年》《史记》究竟谁在说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竹书纪年》《史记》,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史记》被史学家一直称为正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巨作。而孔子被封为孔圣人之后,历朝历代更是追捧《史记》为中华正统,鲁迅先生更是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史记》真的是秉公之作吗?小度认为,封建帝王为了自己的统治,宣传儒家思想,并不

  • 分封制是如何出现的?周武王为什么要沿用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分封制,历史解密

    周武王姬发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后,建立西周王朝。他后来用一个《周礼》对当时的诸侯做出了限制之外,为什么还继续沿用起了导致商朝灭亡的分封制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毕竟也正是因为继续使用了分封制,才导致在东周时期,出现了“天子势弱,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要不是最后秦始皇取代

  • 为什么清政府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会是李鸿章来签的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李鸿章,历史解密

    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人,有人说他是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一心为国的忠臣。但不论怎么说,李鸿章个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还是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又一手建立了北洋水师。李鸿章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路升迁坐上了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的位置,在整个朝廷上也是地位极高。正是因为

  • 载泽手握救国良方 无处使用,却只能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清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绝大部分满人基本上已经沦落为社会的寄生虫,不断地腐蚀这个国家。但是,有五个人,砥砺奋进,出类拔萃,竭尽自己的能力去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这就是所谓的满人五虎,分别是铁良,载泽,良弼,恩铭,端方。可惜,“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今天,和大家聊聊其中的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