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到底做了什么,让辉煌289年的大唐王朝,完全没有复活的机会

朱温到底做了什么,让辉煌289年的大唐王朝,完全没有复活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2/4 18:42:49

提朱温熟知历史的人估摸着都会一脸鄙夷,说这人就是人渣,魔王反正绝不会用啥好词。

也是,一个推翻了盛唐的枭雄,对有大一统盛世情节的人而言,天然就是一个叛逆者。

再加上史书中对他所作所为的诠释,更加深了这个印象。

史书中的朱温,大多数时候都给人两个刻板印象。

(巍峨大唐被灭)

第一为好色,第二为嗜杀。

好色尚好理解,男人,特别是手握大权的男人,谁又能约束他?可他的好色,却与众不同,进而在后世被越传越广。

第二为嗜杀。

乱世而言,谁不杀人?不杀人的,几乎都被杀了,但杀人也分多少手腕之分。

这朱温,杀人委实太过。那么以上有例证吗,当然有!

因为本文逻辑问题,先说嗜杀再说好色。

关于朱温嗜杀的主要事迹,贯穿他的一生。

朱温,原是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家庭出生。

老爹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虽然没当过官,但地位却不低。

这给了朱温青年时代,不事生产,以豪雄自许的资本,也让朱温备受乡人鄙夷。

这待遇大概就同刘邦混迹乡间时候差不多,斗鸡走狗还是英雄好汉,整个一泼皮无赖。

能做豪杰无赖的人,大多数都不安份,由此才有了朱温早起跟随黄巢起义的因由出现。朱温算得上老资格的义军,跟随黄巢起义,转战岭南立了不少战功。

(黄巢起义)

私盐贩子黄巢形象貌似伟光正,其实也是个嗜杀之人。

在他手下能受重用,朱温的品行当然好不到哪里去,转战岭南地区的黄巢军天怒人怨的事情干了不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时候的朱温已经满手鲜血了。

归顺大唐之后的朱温,因为剿灭老东家黄巢义军有功,被赐名全忠,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节度使。

但朱温的地盘却非常差劲,处于四战之地的开封。

按毛爷爷老人家的说法就是: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在这个地方,要想混出头,必须是狠人,不狠早就被消灭了。

知晓自己处境的朱温,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训练军队的时候,非常冷酷。

一上任的他,就开始整风运动,在军队中推行“拔队斩”制度。

这“拔队斩”制度可谓历史上空前的苛刻制度,规定如果将领战败或阵亡,则手下所有官兵全部处死。相当于将官兵和将领连坐在一起,败退不行,战死也不行,只有奋战奋战在奋战。

几乎灭绝人性的练兵手腕,终于让朱温在四战之地的开封站稳了脚跟。

(朱温的军队)

他用苛刻制度打造的强军,成了朱温的最强资本。

乱世用重典,乱世治军亦如此,当当兵也成了连坐制,这所有的部下,无疑都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练就出一只强军之后的的朱温,又在无数征伐中,诠释了何为残暴。

这残暴的体现就是,喜欢屠城。

屠城,无疑是古典战争时代,最让人不齿,但却最有效的办法。

后世蒙古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屠城狂人,一路打一路屠,几百万蒙古人,却创造了屠杀2亿人的暴行,堪称空前绝后,也造就了空前绝后的帝国。

一将功成万骨枯,让人唏嘘之余,不免升起厌恶。

相较于成吉思汗的空前绝后,朱温也不遑多让,做的事让人捉摸不透。

比如,公元894年时,朱温率军攻打郓州的朱王宣,经过连坐制武装的朱温军,战斗力强悍,一举将朱王宣的军队击溃。击溃之后朱王宣的部下万余人选择缴械投降。

面对这乌拉拉的俘虏,朱温完全没有杀俘不祥的觉悟,而是一股脑将这一万多人全杀了,杀完之后的朱温军入城之后,不仅不贴安民告示,反而选择大肆屠杀城中无辜百姓。

杀了俘虏,还杀百姓,已然够过分了,可还没完哦,为了彰显自己的军功,朱温居然将所有被杀者的尸体全部堆积在一起,弄成山包样......

这就完全不是人做的事了。

对待被俘战士,他的选择是杀,对待无辜百姓,他的选择是杀,对待其他人,他依旧如此。

(做派类魔王)

对臣下,他的性格长期反复无常,动不动就找个理由杀人。

有一次,朱温和随从一起,在树荫下休息。

稍显无聊的朱温就问随从,这柳树好大啊,将这树砍了做车轮好不?随从一听,纷纷说好,大王英明。

朱温一听并没有高兴,反而大怒说:做车轮要用榆树木做,哪能用柳树木头?

说完,就将那群叫好说大王英明的随从,全杀了。

这动不动就杀人的嗜好,让无数跟随朱温的人一个个提心吊胆,以至于他们每日去当差之前和家人告别就犹如生离死别。

每天上完班回来,就暗暗庆幸又活过了一天。

对下入如此的朱温,对自己的上级又如何?答案是:更狠辣,而且还演绎了新花样。

渐成唐末第一节度使的朱温,依托河南这个中原核心,不断向周边扩大势力,终于成了唐末最强军阀,进而寻思起是不是要更进一步。

恰在此时(公元990年11月)唐朝发生内乱,官宦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这内乱的发生,让本就在找借口的朱温到机会。

他立马联络和自己关系密切地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人,在次年初春带兵杀入关中平叛,击败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后,朱温复立唐昭宗。

这样的拥立之功,让他成了大唐东平王!

就此控制大唐中枢的至高权利,如曹操一般,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存在。

控制大唐中枢后的朱温,对宦官很不待见,寻思着是不是帮助大唐王朝解决宦官为祸问题。

(唐朝宦官比皇帝还猛)

于是,就将宫中的太监全部都给干掉了。

唐朝是个政权结构特殊的朝代,宦官虽然长期作乱,但却是帝王的最佳盟友,失去了宦官的助力,还有原本神策军的消亡,让大唐皇权顿时陷入岌岌可危境地。

大唐中枢,本就脆弱的制衡格局,在宦官全灭之后,成了朱温一家独大。

那个时候的朱温,看遍周边,对自己唯一的威胁就是风翔节度使李茂贞。

公元904年,为了进一步控制唐朝,朱温又一次学起曹操做派,胁迫唐朝迁都,从远离自己根据地的长安,迁移到离自己大本营更近的洛阳城。

迁都就迁都呗,朱温却不放过长安城,居然下令将长安城所有宫殿、府邸甚至民宅全给毁了,长安这座光耀世界的巨城迎来了浩劫。

眼见长安浩劫,唐昭宗心疼不已言行多有抵触。

深感傀儡不听话的朱温,一不做二不休杀昭宗立傀儡太子李柷为帝史称唐哀帝(昭宣帝)。

杀了唐昭宗后,朱温依旧不安,随后将狠辣的目光盯上了唐昭宗的儿子们。

公元905年2月,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他在洛阳皇城的九曲池设宴,强令唐昭宗的九个儿子一起来赴宴。

朱温在宴会之上极力劝酒,让九个皇子喝得开心尽心。

喝完之后,朱温凶相毕露,勒令手下人将这九个皇子全部杀死,尸体投入九曲池中。

权利的游戏就是如此血腥,生在帝王家,特别是唐朝帝王家,结局真够悲催的。

但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因为朱温的夺权之路,还有阻碍,这阻碍就是大唐最后的拥护者,高门望族们。

(曾经的大唐王朝)

原来在朱温掌权之后,大唐中枢原本的朝臣官僚,大多数都成了备员。

备员备员,意思就是候补官员,失去了当官的可能,自己遭遇如此,又看见帝王家旧主备受欺凌,让他们愤慨无比,各个都阴怀悲愤之志。

面对这样的朝局,朱温用了两手去对付。

第一手:积极拉拢培养一批和自己同心的心腹臣僚。

第二手:策划一场“屠戮”,让不服的人全部消失。

公元905年6月,一场犹如“九曲池血宴”,一样的“白马驿之祸”,发生了。

朱温用一通矫诏召集群臣来到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随即将被诓骗而来的尚书左仆射裴枢、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兵部侍郎王赞、守太保致仕赵崇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逼杀。

杀完这群人之后,他还在心腹谋士李振建议下,将这群“衣冠清流”的尸体,全部抛尸黄河。

这言外之意就是,让你们当清流,当清流?既然当了清流,我就让你们死后成浊流。

这事干完之后,朱温在朝堂之上终于再无任何称帝的阻碍。

(朱温建立的后梁)

公元907年3月,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正式称帝。

称帝之后的他,改名朱晃,建国梁(后梁)改元为开平元年,定都汴州(开封),一步杀一群,朱温终于成了梁太祖。

可怜建国289年的大唐,无论往昔多么的辉煌,也迎来了彻底的灭亡。

次年,朱温因为太原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巴蜀王建依旧称李柷为正朔。不承认禅让称帝的朱温,选择将年近17岁的唐末帝李柷鸩杀,剩余的李唐王室也被屠杀干净。

嗜杀的朱温,成了天下共主。

这一路走来,朱温先是做军阀,杀人无数,后是做权臣,杀的人就更有针对性。

杀宦官,断唐王朝臂膀,杀旧贵族,断唐王朝仰仗,杀皇族,断唐王朝血脉。

任何跟大唐有关联的人或者势力,朱温几乎都杀干净了,无怪乎大唐后续连个正经拉旗帜复国的宗室都没有,号称大唐延续的居然是沙陀族出生的李克用。

不知那一刻的李世民,面对这沙陀族人,作何感谢?

经历一路血腥的夺权路,朱温成了帝王,杀完了所有人,还能杀谁?答案是家人互砍。

而这又和朱温的另一个毛病,好色有关!

(当了帝王难免好色)

朱温的好色,起自他原配张氏去世之后。

原配张氏号称“五代第一贤后”是唯一一个能约束朱温言行的人物,他在世的时候朱温对女色尚且收敛,就连杀人都不多。

但他在朱温称帝前不久就去世了,即便留下了'戒杀远色'这四字作为对丈夫最后告诫,却依旧难改朱温内心。

朱温不仅杀人杀的越发多起来,就连好色也玩出了新境界。

比如公元912年,后晋兵马攻燕兵临幽州(北京),燕求救与后梁,朱温率军支援,进抵魏州(河北大名东北),分兵攻枣强(河北枣强东)、蓨县(景县)。

那一站,朱温亲自领兵督战,却在李存审五路夜袭下,被打得丢盔弃甲,丢人丢大发了。

出征被挫败的朱温,越想越觉得憋屈,回军途中突然得了病,到了洛阳后,决定在河阳节度使张全义家休养避暑。

到了张全义家的朱温,享受难得的养病时光,闲极无聊变得不老实起来,居然窥伺起张全义的妻女,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将张全义家几乎所有女眷全部奸淫了。

弄得张全义儿子们差点要拼命。

这件事点燃了朱温内心变态欲望,就此朱温觉得自己身边的女人不如其他人媳妇可爱,居然下旨让自己所有的儿媳妇,全部轮流入宫侍奉自己。

够离奇吧?更离奇的是,面对自己老爹旨意,朱温的儿子们一个个踊跃献妻,纷纷将自己媳妇送到皇宫给老爹侍寝。

(天下那有如此荒唐事情)

至于原因吗?也很简单,和继承权归属有关。

这事做了个把月之后,纵欲过多的朱温身体受不了了,开始寻思是不是该立遗嘱。

就跟服侍自己最舒服的次子朱友文媳妇王氏说。我啊想把皇位传给朱友文,你带着这传国玉玺去开封让朱友文快赶过来。

王氏一听,立马带着传国玉玺就要出发,却不想隔墙有耳,被朱友珪的媳妇张贞娘给听见了。

张贞娘气愤不已,都是给公公侍寝,凭什么皇位传给了别人,听完消息就慌忙告诉自己老公朱友珪,说了公公的心思。

听完消息的朱友珪,本就因为之前犯错被打,很是惶恐,又听说自己爹居然想传位给朱友文,更是害怕。

狠下心来联合禁军左龙虎统军韩勍一起,发动了叛乱。

公元912年6月26日,叛军600多人杀入皇宫,一路横行无忌,偌大的皇宫之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护卫朱温。

孤身一人的朱温,看见带头叛乱的儿子,大骂逆子,居然要弑父,天理难容。

却被自己的儿子朱友珪骂道:你乱伦嗜杀,你才该死,早就该被碎尸万段。

说罢,叛军中有人拿剑扑向龙床刺死了朱温。

一个一生杀戮的枭雄,就这样在晚年,因为乱伦死在了自己儿子的剑下......

朱温,也用自己的步步谋划,将大唐王朝的根据彻底挖空,失去了任何复活的可能。

最后,补充说一句:关于最后这段乱伦桃色新闻的由来,多出自史料宋代时编撰的《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中,却少见与离朱温年代更近的《旧五代史》,在这里我觉得吧,这很有可能是宋朝人,为了黑而黑,添油加醋编造的假消息,更可能的是,朱温因为染病,最后一病不起,死于家族内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父亲即将被处极刑,儿子拿出免死金牌,明朝皇帝一看,竟是唐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的免死金牌为何能庇护明朝人,唐朝皇帝和明朝皇帝,明朝vs唐朝

    钱用勤的儿子见父亲即将被处死,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要救父亲,正无计可施之时,却突然想到自己家里有一个免死金牌,不过,这个免死金牌可不是朱元璋赐的,而是唐朝皇帝赐给钱家祖上的,钱用勤的儿子救父心切,决心死马当活马医,就拿着这块免死金牌去见皇帝,救自己的父亲。那么,这块前朝的免死金牌到底有没有用呢

  • 五胡乱中华真是晋朝懦弱造成的吗?晋朝多少有点被黑锅的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胡之乱完整版,五胡十六国一览表,五胡后来哪去了

    从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线索来看,一个乱世被统一后,要么就会出现盛世,要么这个统一的朝代很快灭亡,但接着就是一个强大的盛世。比如春秋战国之后,南北朝之后,五代十国之后,民国之后。但是,唯有一个时期例外,这就是三国之后的西晋。西晋没有成为强盛的朝代,她很快就灭掉。但是灭掉以后,却也没有如其他时期一样,出现

  • 五代十国分别是哪五代哪十国?简单梳理唐末乱世的来龙去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末五代十国是哪十国,十国联盟是哪十国,简单的说下五代十国的历史

    由于严重的藩镇割据问题,大唐自打安史之乱后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但是凭借着大唐的威名和强大的历史惯性,大唐还能继续维持那脆弱不堪的表面统治,在中晚唐时期,还是出了几个著名的中兴之主的,但都只是昙花一现,藩镇割据依旧摆在那里,只不过由于这些中兴之主的存在,藩镇割据还没到真正的掀桌子再造江山那一

  • 唐代古墓中的盗墓贼,因为跟同伙起了内讧,结果被封在里面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史上最严重盗墓贼,古墓最惨的盗墓贼,五代时期盗墓贼

    前言:很多人对于古墓的印象都十分的刻板,认为古墓里面除了棺材和殉葬的珠宝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但实际上古墓中的精彩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有考古学家透露在考古挖掘工作当中,他们见识过不少稀奇古怪的古墓,什么能够保存千年没有辨认字的美酒和鸡蛋,什么一推开古墓门居然有一桌好酒好菜。那些已经离去千年的人

  • 三品狄仁杰能斩平南侯?看了唐史才知道:侯爵只有芝麻绿豆大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平南侯得知狄仁杰身份,狄仁杰接旨查平南侯,神探狄仁杰平南侯爷

    熟悉历史的人对于狄仁杰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或许也听过狄仁杰斩杀平南候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抱有疑问,狄仁杰就算是再怎么能干,再怎么受到皇帝的赏识,也只不过是一个三品官员而已。何来的能力斩杀身为侯爵的平南候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唐代的封爵制度了。一、唐代的封爵制度从古代确立天子制度开始,

  • 古代中国十大女将军:宋朝3位,唐朝1位,上古时期那位最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十大女将军,古代十大女将军简介,中国古代唯一承认的女将军

    苏三娘十清朝时期人物,原本姓杨,因为嫁给了天地会首领之一苏三,因此取名苏三娘,清朝时期的天地会专门“劫富济贫,杀官放囚”,因此苏三以及苏三娘在民间有计好的声望,不过苏三在道光年间因为遭人出卖,被乱箭射死了,而苏三娘成了天地会难得的女将军之一。第九位:秦良玉【明】她是明朝著名的将军,丈夫也是著名的将军

  • 此人是隋唐第四档高手,为人忠义还救过秦琼,但结局让人难以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唐秦琼简介,隋唐十大高手秦琼,秦琼隋唐时期真正的战力

    所以相比正史,秦琼在演义中显得更为忠勇过人,急公好义,但也许是小说作者想突显出人无完人这个特点,给秦琼安排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剧情,让他关辉的一生有了污点。到底怎么回事,就不得不说魏文通与秦琼之间的故事。在隋唐十八好汉中,魏文通是唯一一个用大刀作为兵器的高手,所以武林同道都称他为“花刀大将”,另外因

  • 长孙皇后、韦贵妃和杨妃,唐太宗三位知名度最高的后妃是否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妃和长孙皇后,杨妃是唐太宗的宠妃吗,李世民立杨妃打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妻子,是一位极度贤惠,愿意为了名声放弃身体健康,甚至将自己血祭给皇后之位的女性。贞观二年的时候李世民还没有满30岁,但却拥有将近三十个子女,其中长孙皇后只生育了四个,其他二十多个分属于众多不同的妃嫔。尽管如此,生性贤惠的长孙皇后生怕李世民子嗣不广,不顾刚刚生产完的虚弱身体

  • 隋唐好汉之一:演义中机智百变,正史中虽战功赫赫结局却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十八好汉排名表正史,隋唐正史完整版,正史中隋唐第一猛将裴行俨

    因为《隋唐演义》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连带着各种排行榜层出不穷,比如隋唐十八好汉、隋唐四猛四绝、隋唐八大锤、隋唐四十六友等等。而今天要讲的与单田芳版本的四十六友有关,在这份名单中有不少人,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比如魏征、秦琼、程咬金、徐茂公、屈突通、尉迟恭等。从这些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一定实力是

  • 中晚唐时期同样是削藩,唐宪宗为何要远比唐德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史之中,始终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这个情况就是每当一个王朝处于多事之秋的时候,总是会有人站出来尝试扭转颓势,而历史上的中晚唐时期便也是如此。因为,唐王朝的历史选择了唐宪宗李纯做那个扭转颓势的人。历史上唐宪宗李纯在位的十五载岁月中,唐朝的国势得到了极大的逆转,而唐宪宗在位十五年所开拓的治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