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为何综合水平很高?

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为何综合水平很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28 更新时间:2024/1/23 11:25:14

明太祖朱元璋自贫寒之身而起,最终建立了大明帝国。从年少时参军到一方诸侯,再到一国之君,这其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是他成长的机会,若说他什么也没学,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但学了,并且学得透彻,学的彻底!

文学造诣

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小时候能吃饱就已经不错,就谈不上什么学习了。幸亏在小时候,父亲曾送她就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大字也认识几个,包括之后在皇觉寺做和尚,整日里面对经文,因此,在文化方面,也算是略通文墨,这一点,在他初次参加起义军时,帮助很大。

但仅凭这一点,远远谈不上什么文学造诣,在之后逐渐稳定的情况下,朱元璋对文化方面的学习很是注意,比如每攻下一处城池,首先就是将当地著名的大儒请到府上,虚心请教,让大儒们为其讲解各类知识,包括元末明初著名的大学者宋濂,就是朱元璋御用的讲师。

虽然朱元璋好学,但奈何底子差,整体上的文化程度比那些文豪还差很多,但作为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已经不错了,另外在经过多年的学习,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已经不低于一个普通的进士,无论是批阅奏折还是来往书信,也都能看出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在逐渐提高。比如明初时有个诗人叫做钱宰,曾在某天夜里做了一首诗,原诗句为:“四鼓咚咚起着衣,五更朝罢尚嫌迟;何时得遂田间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次日钱宰上朝,朱元璋一见他就说:“昨夜做的好诗啊,但是我没有嫌迟,不如改做忧字如何?”钱宰吓得慌忙磕头请罪。一首诗,朱元璋改了一个字,意境就完全变了,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文学造诣不算很低。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得来的,其一就是曾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其二就是在当和尚的过程中,游离四方,增加了见闻,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的读书,其三就是在后期不断地学习和请教,最终形成了一定的

文化底蕴。

谋略方面

若非要说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若讲朱元璋在军事方面以及谋略方面,那可谓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杰出人物。朱元璋具备成功领袖所需要的的一切素质,包括高智商、高情商、出众的谋略、远大的眼光和超高政治水平和军事才能。这一点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有目共睹。

首先就是在参加红巾军时,朱元璋能够审时度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善于安抚下属,能够将下属的才能用到极致。他很清楚自己所统领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水平,擅长什么,又适合什么。比如在早期的对抗陈友谅时,安排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守洪都,正是他明白朱文正的能力所在,才放心地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

除了能识人用人外,还有就是军事才能,无数次的大小战役,朱元璋或亲临战场指挥,或在大后方排兵布阵,事实证明,朱元璋往往是正确的,这种敏锐的军事才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战火中练就出来的。

最重要的就是杰出的政治才能,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在建立大明后,朱元璋对于一个帝国的治理,也深刻地体现了其卓越的政治能力。从官员的设置到制度的修改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在他的手中,逐渐稳步往前,这背后,绝不是朱元璋什么都没学就能做到的。

小结:朱元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开国帝,其无论是军事能力亦或是政治水平,都处在历代开国皇帝的前列,包括毛主席都曾评价朱元璋为:“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给予了朱元璋极高的评价。因此,朱元璋并非什么都没有学,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什么都学,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变为己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弘历是如何赢得康熙的圣心,得到了本该属于太子的如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见弘历,康熙看中弘历,康熙与弘历的精彩对话

    那么,弘历为何最终会得到这柄象征着权利的如意呢?首先,十全宝宝弘历马屁拍的好啊,对着康熙一顿猛夸,又给了康熙一个“第一巴图鲁”的称号,这些话从成人口中说出来还自罢了,但从一个孩童口中说出来,听起来就尤为悦耳动听了。其次,弘历背后有邬思道这个智近于妖的高人指点,在狩猎之前,邬思道给弘历单独进行了一番考

  • 雍正王朝:为何胤祥在军队里威望高,一呼百应?几个动作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对胤祥有多好,雍正王朝胤祥有多大权力,十三王爷胤祥与雍正

    从邬思道口中的十三爷从邬思道的口中得知,老十三曾在古北口训练,擅长笼络士兵,士兵遇到困难时,老十三更是疏财仗义,所以他一直受到士兵的敬重。老十三曾经率军作战,这些中层将领大多数都是老十三带出来的,属于老十三的血统,也曾被老十三提拔。邬思道说:“可别忘了,十三爷的外公可是克尔克蒙古大汗。”意思是十三爷

  • 腹黑的乾隆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和弟弟的?为了地位防范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和弟弟,乾隆的精明与狠毒,乾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但当他即位后,心理就发生了变化。在现代人看来,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可古人不这么认为。这项职业虽然有风险,但身处其中的人还是非常痛快的,这也是武则天为啥放弃太后位置不坐,却偏要去当女皇,等到她被张柬之撵走后,容颜瞬间衰老了。乾隆曾这样说过:盖权者,上之所操,不可太阿倒持。就是说他要揽下所有的权力,不给

  • 孝庄太皇太后为何要选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康熙当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孝庄进索尼府见赫舍里,康熙皇后赫舍里氏,康熙赫舍里吻戏视频

    康熙8岁登基,当时年幼尚不能亲政,所以朝中的一切军政事务皆由他的四大辅政大臣来做决定,四人分别为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顺治之所以把四人安排为辅助大臣,一方面是想用他们之才辅助年幼的康熙;另一方面又想让他们互相压制,不给各自独享大权的机会。事实上,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最为活跃,而且鳌拜逐渐成为

  • 晚清首富胡雪岩,被李鸿章在商业碾压围剿,从此后世子孙再不经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晚清富商胡雪岩,胡雪岩被抄家后子孙后代现状如何,胡雪岩是怎样成为晚清首富

    翻开中国的历史,做商人做到如胡雪岩一般,官场、江湖、商界、海上面面俱到,为国家筹备军饷,以一己之力搅动民族企业与洋商之争的可谓是寥若晨星。 但很可惜,他结局凄惨,不仅被李鸿章和各国洋商联合围剿,投资生丝失败,近3000万两白银的家业顷刻殆尽,更在破产后被慈禧下令革职抄家,负债累累下,不得以下遣散姬妾

  • 李卫在雍正时得到宠信,却在死后被乾隆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卫与雍正的真实关系,李卫查考场雍正大怒,雍正皇帝李卫简介

    而且李卫在浙江并没有什么根基,他那些被人称道的业绩,都是他扎实干出来的。李卫当官走的不是科举考试,而是以“捐官”的形式走入的仕途,当然这是需要有一点家底的,恰好李卫就具有“捐官”的能力和家底,所以他并不是通过科举走上的仕途,总体来说,这个官的来路不正统。可是他又赶上了运气好,跟随“四爷”胤禛,后来在

  •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海兰珠为什么未能与皇太极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海兰珠为何深得皇太极宠爱,海兰珠和皇太极什么时候死的,皇太极为什么偏爱海兰珠

    这里来聊聊多情皇帝之首皇太极的爱情。在他的后宫里,来自科尔沁贵族的哲哲,与她的两个侄女拥有共同的夫君,不过在满族也不是新鲜事。姑姑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两个侄女一为关雎宫宸妃,一为永福宫庄妃,姑侄三人中,皇太极最宠爱海兰珠。皇太极有多宠海兰珠呢?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二十六岁,但仍是冰肌雪肤,如

  • 在北洋军阀中,吴佩孚的军事能力真的可以傲视群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洋第一悍将吴佩孚,吴佩孚为什么叫军阀,吴佩孚从一个秀才做到北洋大军阀

    后来吴佩孚又指挥军队先后在直皖大战和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击败皖系和奉系,帮助曹锟控制了北洋政权,成为国内最强的一个军事集团。此后吴佩孚大力推行武力统一,将曹锟集团的势力拓展到了长江流域,一度有统一全国的趋势。加上吴佩孚为人清廉,名声不错,因此1924年美国《时代》周刊还把吴佩孚选为封面人物,认为他是中国

  • 民国叔侄内斗,派去暗杀的刺客却因饿晕而暴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先给把“二刘之战”的评价告诉大家:这是民国时期四川400多次军阀战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混战。这场战争的战火持续了三年,参战人数多达60万,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者是叔侄关系,叔叔名叫刘文辉,侄子名叫刘湘。好好地做一对血缘亲人不好吗,非要做敌人。刘文辉在小的时候就有从军之心,在上学期

  • 电视剧中为何只有清朝的妃子侍寝需要脱光裹起来,别的朝代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妃子裹被子被抬进寝宫电视剧,清朝妃子第一次上宫,清朝古装剧的妃子

    导语:电视剧中为何只有清朝的妃子侍寝需要脱光裹起来,别的朝代不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夏商开始进入封建王朝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起起伏伏,有过辉煌繁荣,也有过屈辱历史。期间也涌现出大量的能人志士,也有不少封建陋习。今天我们来看下为何电视剧中只有清朝的妃子侍寝需要脱光包裹起来,别的朝代缺不需要。喜欢看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