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国家竭尽忠诚的李世民,唯独留下这个错误遗嘱,差点亡了大唐

为国家竭尽忠诚的李世民,唯独留下这个错误遗嘱,差点亡了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3:39

如果现在对历代华夏的皇帝排名,唐太宗毫无争议位居首位。不过这个排名是综合多方面的,如果论军事的话,即便李世民排不了第一那也绝对是前三的位置。政治开明毫无争议,一些问题上面李世民的处理看起来十分另类,很多人无法去理解,但也决定了他的高度。

如此受到肯定的一个皇帝,每次在家务事上面都一改清明的态度,显得十分昏庸。尽管有时是情非得已,但实在非圣贤天子之所为。这些都不算什么,特别是在生前还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历史的发展也证明差点因为他的这个遗嘱,亡了整个大唐。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很少听说,但如果没有他李唐王朝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更不会有“武氏”的小插曲。

李绩在最早时期,跟随隋末魏国政权建立者李密征战天下,为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归唐之后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平定叛乱、征讨地方节度使,可以说是唐朝疆域必不可少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家需要稳定的时候,攻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军事战役上,做出巨大贡献。

他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每次指挥战斗时候都策划有度,临敌应变的行为非常合乎机宜。而且在获得奖赏的时候,一般都会分享给手下的人。所以在当时李绩离去之后,民间的百姓没有一个不为他感到悲痛的,纷纷出来为其送行。也正是因为这些特质,成了李世民欣赏的对象,并也获得了一路提携。

在晚年时期李世民逐渐病重,天下也需要传到自己的儿子手里。随后他决定把儿子李治叫到身边交代后事,这个过程中就提到了李绩。太宗认为“李绩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总体上来说是一位忠臣之士,但我们两个感情特别深,他也比较听命于那些给予自己恩惠的人。所以自己做一个牺牲者,把李绩贬到边疆,等你继位了再把他提携上来。”

在太宗离世之后,李治也坐上了尚书左仆的位置,李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李绩的恩人。提携的这个位置可不一般,在当时可以和宰相相提并论了,而且手里握着兵权,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单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李氏家族对李绩这个人的信任程度,不过李绩这个人可是十分的“忠”,“忠”到没有二话那种。

当时唐太宗驾崩,武则天作为嫔妃是需要出家为尼的。在这个过程中,李治和武则天一直保持着联系,终于有一天武则天也被李治召回宫中。这一点并没有什么,毕竟这是皇帝私人的事情。但李治在这时却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朝廷大臣的极力反对。这时李治想到了李绩,便咨询了一下他的意见。

在李绩眼里这可是皇帝,自己怎么又敢说“不”字呢?随后李绩回答:“既然是您自己的想法,那为什么要考虑别人的意见呢?”李治一听恍然大悟,自己的事情问别人做什么?随后他也是直接宣布武则天为新皇后。本只是单纯立个名号,谁知成为了她干政的理由。晚年时期的李治卧床不起,把朝廷全部交给武则天打理。

李治所有的算盘都没有错误,但他没把武则天这个人算进去。武则天也抓住这个机会,拉拢朝廷大臣。野心勃勃的她,把朝廷上反对自己的人收拾的可以说服服帖帖,大权独揽。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在朝廷上也已经只手遮天,也就只差一个名号了。时间发展到公元690年,李氏王朝被改写为武氏王朝。

武则天登基距太宗的离去也不过半个世纪,很大程度上归于李绩。他的回答也只是出于让李治高兴,丝毫没有考虑到天下之事。不过好在最后天下又重新回到了李氏的人手里,否则这可是李世民一生的遗憾。

参考文献:

《史记故事》

更多文章

  • 为何唐代诗人都会有一种都州情结?从“双都八州”中窥探其中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代诗人简介资料大全,唐代诗人的雅号,中国诗人的山水情结

    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文化十分繁荣,社会十分开放的朝代。而唐诗,实际上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名的一种文学作品的代表。对唐诗中的主要情感和主要意象探究之后发现,唐代诗人普遍存在着一种都州情结,而都州情结与心理结构相对应之后,也会逐渐演变成为他们的精神地图。本文就以唐朝城市的“双都八州”为例,来探寻当时唐代

  • 隋文帝出宫避暑,瞎子大臣极力阻止却被下狱,几个月后皇帝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文帝驾崩,隋文帝的死因之谜,隋文帝残暴统治的表现

    在隋文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大臣章仇太翼,最初章仇太翼还算不上是大臣,最多只能算是太子杨勇的谋士。不过章仇太翼当时和杨勇的关系却不怎么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章仇太翼认为杨勇当不上皇帝。这样一来到时候自己就会去给杨勇陪葬,所以章仇太翼便开始或有或无的远离杨勇。最终在章仇太翼和杨勇断绝来往不久,杨勇便被废去了

  • 唐朝公主二婚多,都是豪放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二婚公主,唐朝豪放才女夏文汐动图,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公主再嫁现象呢?难道都是“豪放”惹的祸,公主都喜欢喝“二道汤”?事实当然没这么简单。分析唐朝那些公主二婚三婚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类这么几类:第一类:因驸马战死、病死或在皇室权力斗争中死亡的李渊的女儿长广公主,因驸马赵慈景出征战死,改嫁给杨师道。安定公主下嫁给温挺,挺死,又嫁给郑

  • 武则天为啥要杀亲姐姐?不是她冷血,只是她无意中发现姐姐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怎么把姐姐杀了的,武则天秘史皇后的姐姐怀孕啦,李治和武则天姐姐吻戏

    武则天身为一代女皇帝,她的谋略与野心丝毫不亚于那些男子,她雷厉风行,以狠辣果断地手段,在宫中为自己争得了一亩三分地。而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仅凭借武则天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她还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去帮助自己、 武则天在经过精挑细选之后,便决定让自己的姐姐进宫,帮助自己。可谁知,后来她在发现姐姐的

  • 武则天专门为女性发明一刑罚,名为“玉女登梯”,令宫女闻之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一生堪称励志,也堪称传奇。作为一个女性,可以成功登基并执掌天下多年,与她的心狠手辣是分不开的。在刚登基时,因为不想把自己亲手得来的天下再拱手让出去,便大肆迫害李氏家族的人,就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放过。 而这样的行为也引来了朝廷大臣和民间群众的不满,武则天却不以为然。对这样的事情采取了残酷的镇

  • 武则天82岁被逼下台,无权无势,为什么没人敢对她秋后算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有着5000年左右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王朝君主和民族英雄。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结局,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遗臭万年。如果哪天有一个人问你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皇帝,你可能不知道,但如果问你历史上的女皇帝,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武则天。 当然对于她的历史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

  • 她是唐朝公主,嫁给文武双全的大帅哥,为何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守边疆,唐朝公主和和尚的爱情故事,唐朝文武双全的名人

    日月如梭,转眼到了长广公主出嫁的年龄。李渊览遍朝臣,亲自为她选定陇西人士赵慈景为东床。那赵慈景长得真是一表人才:高高的个头,结实的胸脯,略显清瘦的脸庞上配一双浓眉,眉下是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显得格外英俊。慈景不仅长得英武,还有一身好武艺,膂力过人,可以双臂各挟一人充当武器作战,常常令同僚咋舌。李渊对

  • 谁该对玄武门兵变负主要责任?不是继位的唐太宗,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的污点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谁,唐太宗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

    可是在历史上对这场兵变,都对太宗有很多的看法,时候他属于杀兄软禁父亲,总之这也就成了李世民一生的污点了,不管他之后做了多大的功绩,这一点,都无法从中抹掉。可是有人提出了质疑,说这场兵变的背后,李世民不应该负主要的责任,而是他!没错,就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说到底,作为一个皇子,李渊在建立了唐朝之后

  • 唐玄宗知不知道杨贵妃和安禄山偷情?鲁迅一语道破天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一些民间野史对这个说法添油加醋,描写得有鼻子有眼。另一方面,也有人坚持认为此事纯属无中生有,只不过是史家为了抹黑杨玉环编出来的。到底哪一方的观点更站得住脚呢?其实鲁迅先生也探讨过这个话题。杨玉环与安禄山的艳闻在各类野史、小说、杂剧中都是一个热门题材,诸如

  • 西域僧人说能让人起死回生,李世民的太常卿不信:我要跟他斗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吐蕃王朝对唐朝是十分羡慕和嫉妒的,经常给大唐进宫奇珍异宝,表示对大唐的尊敬,贞观年间唐太宗时期,吐蕃就像唐朝进贡了一个他们眼里的大宝贝,这个礼物不是东西还是一个人,在唐朝人们都给他们叫做胡僧,意思就是西域的僧人,吐蕃人对唐朝的皇宫中的皇帝还有百官说,这个胡僧有高超的神通,会念咒语让人们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