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是如何防范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唐太宗是如何防范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2/4 18:50:33

李世民玄武门篡位登基到唐玄宗玄武门政变,短短九十年间,唐朝就发生了四次玄武门政变,所以陈寅恪先生通读唐史后,曾有感慨:“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然此皆诉诸武力,公然决战者”。可见唐朝皇位争夺之残酷。但这都是李世民开的,怨不得别人。而李世民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

说是贞观十五年的某日,工部少监窦德素找宰相房玄龄高士廉报销经费,房玄龄就问:“北门(玄武门)为何修缮的这么频繁,李世民知道以后,把两个宰相臭骂一顿:“宰相管南衙政事就行,北门的事情少管,随后又把少监窦德素申斥一顿,修北门缺银子和我要,找宰相干什么。

从李世民的话可以看出,玄武门的情况已经讳莫如深,你只要敢过问,他就敢跟你急。房玄龄是当朝宰相,李世民核心嫡系,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这样的心腹大臣被大骂一顿,可见玄武门的问题有多重要,玄武门对于唐太宗来说太特殊了,事关他的皇位和人身安全。对于李世民来说,绝对不能重蹈覆辙,因此他对玄武门的情况异常重视。一个皇帝,如果通过非正常手段上位,那么得手后,他往往会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防止第二个自己出现,后世宋太祖赵匡胤也一样,他上台后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杯酒释兵权。

李世民能政变成功,很关键一点就是,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是他的人,而当李世民上台后,就认为是意识到是常何没有履行好保护皇帝的职责,以后如果也出了和常何这样的人物呢,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所以首先就必须确保守将的绝对忠诚。但矛盾的是李世民登基的行为,就是告诉他的后代的皇子们,太子之位是可以争来的,只要有实力有运气,谁就是皇帝,没必要向太子屈服,至于骨肉相残,跟权力比,亲情算得了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

李世民又是如何选择北军主将的,谁最合适呢,能力的第二位的,忠心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李世民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厚赏常何。但依然将其调离岗位,让秦府的旧将张士贵出任此职,李世民给他的政治评语是:“虽古名将,何以加也”。贞观元年李世民下诏:“张士贵于北门长上统率屯兵,俄转右屯卫将军,还委北军之任”。不仅如此,李世民还规定,皇宫的安全由南衙十六卫负责,十六卫中,除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剩下十二卫都遥领天下军府,统率部队;在保护皇宫的时候,各卫防区犬牙交错,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李世民虽然防范得如此严密,他在位的时候,没有发生第二次玄武门之变,但他死后,却发生了三次政变,这都是他自己种下的恶果,关于这一点,李世民是不会承认的。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由于这个节度使的归顺,为大唐续命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末48节度使一览表,唐节度使,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

    电影的主人公聂隐娘的任务就是为了刺杀魏博节度使,我们都知道这个历史小说是以具体的历史为原型而编写出来的。可见编写此书的人对于当时魏博节度使的痛恨,那么在历史上这个人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导致当时的人民群众对他如此痛恨。这就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乱了,当时唐朝为了尽快平息安史之乱,将一些投降的叛军将领封了官职,

  •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晋的统一,七年级上册历史西晋的短暂统一,三国到西晋初期统一原因

    本来是司马昭想篡位登基,但没有想到碰见一个真汉子,不愿为汉献帝第二的高贵乡公曹髦,亲自带兵要踏平司马昭,但曹髦死于司马昭之手,司马昭虽然权倾朝野,但公然弑君,也就别想篡位了,从251年-265年,司马家族在短短14年间便更换了4位3辈皇帝,司马昭只能留给儿子司马炎了。那司马家为何能篡位,又为何国祚如

  • 李建成作为太子,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为何却输给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决战

    要确定的一点是,玄武门之变不是偶发世界,背后涉及到唐朝两大政治集团和关陇集团与世族寒族之间博弈,而李渊始终在两头之间搞平衡,只不过后来玩脱了。所谓权谋,武力都是为此服务的,背后都站立着庞大的政治集团。在这场博弈中,只能是你死我活。无论谁最后赢了。另一方肯定也是户灭九族,换言之,李建成上位,李世民的结

  • 朱元璋叫明太祖,李渊只能叫唐高祖,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中他们都非常出名,只不过他们的经历不一样,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位,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朱元璋,他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当时属于白手起家,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建立了明朝。他是一个从底层上位的人。起初朱元璋非常穷,后来推翻了元朝,所以才让朱元璋有机会建立明朝。他没有任何人的助力,只是依靠自

  • 狄仁杰一语惊醒武皇帝,使她下定决心,立儿为太子,李唐得以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个月后,为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

  • 王马共天下标志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的门阀政治,田余庆讲东晋门阀政治,东晋门阀全文免费阅读

    得到消息的司马睿龙颜大怒道,王敦侍宠生骄,无人臣之礼必生擒之。司马承见王敦造反,立即带领军队进攻王敦后路,王敦立即让部将进兵长沙与司马承对决。司马睿调回代渊,刘隗回军建康护卫京师。这时候,满朝文武都十分紧张,刘隗回京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斩杀在建康的王导。司马睿不同意。但王导也十分尴尬,虽说东晋衰弱,但

  • 武则天为了登基做皇帝杀了李唐皇室众多子弟,为何退位后无人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称帝,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是个严重的挑战,在此之前简直是不可思议。历来都是男子称帝,女子都是受统治、受压迫的存在。武则天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杀了众多李唐皇室子弟后,登基称帝在位几十年,国泰民安,得到很多人的拥护。虽然82岁时被迫退位,但无人敢于对她不敬。武则天的退位,不是皇家之间你死我活的

  • 魏征一生进谏无数,死后李世民竟要砸他的墓碑,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李世民要砸了魏征的墓碑,魏征进谏,魏征死后李世民怎么评价的

    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有很多为国家征战沙场的武将,也有不少以文治国的的贤良忠臣,当然也有直言进谏的良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名相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为他直言进谏,辅佐太宗共同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大业。太宗皇帝是历史上难得的开明君主,他知人善任,任贤受谏。魏征每次面对太宗之时,都言辞犀利,次次

  • 钟离之战,南北朝的百万战争,“韦虎”与“儒王”两大统帅的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韦虎与钟离之战,南北朝钟离战役,南北朝的钟离之战有多重要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两军统帅都是各自王朝的顶尖人物,军队规模超过百万级别的大会战!我们先来介绍下这两位统帅:南梁“韦虎”韦睿,字怀文。如有人排历代名将录,若南梁可有一位武将入选的话,他必定是韦睿

  • 李世民的四大猛将,在战场上遇到此人,2人被斩杀两人被剃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十大猛将排名,李世民十六位大将军列表,李世民的四大战将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看隋朝末年天下英雄的历史。在动乱的年代,更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他们都渴望建功立业,甚至是自己起义推翻一个政权。当然有正派的地方就有反派。在隋唐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气很小,甚至都没人知道他,但是他的实力却在那里摆着,就是这么一个人让好多人在他手下败过好多次,就算是大名鼎鼎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