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马共天下标志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形成

王马共天下标志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形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4/2/20 22:22:11

得到消息的司马睿龙颜大怒道,王敦侍宠生骄,无人臣之礼必生擒之。司马承见王敦造反,立即带领军队进攻王敦后路,王敦立即让部将进兵长沙与司马承对决。司马睿调回代渊,刘隗回军建康护卫京师。这时候,满朝文武都十分紧张,刘隗回京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斩杀在建康的王导。司马睿不同意。但王导也十分尴尬,虽说东晋衰弱,但也毕竟是国家正统,老王家再牛逼,也不能拿造反开玩笑,考验司马睿的帝王心胸到了。王导带着全族跪在宫门之外,叩首谢罪。王敦委托左仆射周凯给自己说情,周凯未置可否,直接入宫见驾了。入宫以后的周凯对司马睿耐心劝阻,说王导忠心为国,与王敦不一样,不要株连九族。出宫以后,王导问周凯,周凯还是未置可否,王导恨透了周凯。司马睿在周凯的劝说下,亲自命人送王导回家,说自己还是信任王导,一码归一码王导官职不动,在建康的王氏宗族一律无罪。司马睿很会当领导,让王导安心在家,代渊为车骑将军讨伐王敦。

王敦也不敢怠慢,大军沿江而下,王敦很会用兵。直扑建康门户石头城,代渊和刘隗跟本不是王敦对手,被打的大败而归,最后弃城而逃,得知建康门户石头城失手,满朝文武四散奔逃,但司马睿还算有些骨气,派人告诉王敦,你要想当皇帝你就当,反正我着皇帝也是你们家拥立的,失去帝王之位也算不了什么。但王敦不回话,却把文武大臣都抓获了,王敦看见周凯立于帐下,不由问道,伯仁(周凯字伯仁)你可对不起我。周凯说,没有带兵打败你,的确对不起你。司马睿见王敦啥意思也没有,的确不是造反,只是为了出口气。只好赦免王敦罪责,加封丞相,但王敦坚辞不受,司马睿不知道王敦啥意思,只好找来周凯问询,周凯说,皇家肯定无事,我等却未必。

王敦帐下有人说,周凯,代渊是司马睿重臣,把他俩宰了,震慑百官,王敦认为二人名声太大,杀了对王家不利。王敦秘密问在家闭门思过的王导。王导不言,王敦心领神会,立即派兵将周凯,代渊处死。周凯临死之际大骂,王敦残杀忠良,日后不得好死。随后慷慨赴死面不改色。不久以后,王导检查中宫档案,王敦刚刚起兵之际,满朝文武都上奏让皇帝杀自己,只有周凯上书,为自己求情,说自己是忠臣,要与王敦区分对待,而且直言王导的的忠臣。看罢此奏折,王导大哭,痛哭不止,大呼,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现在王氏兄弟调换位置,王敦总揽朝政,司马睿彻底傀儡了。王敦立即任命。自己家族的王舒守荆州。王彬守江州。其他王氏子弟立列朝堂,王导为尚书令,总揽政务。王敦的权力越来越大。意得志满,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公元322年初,王敦返回武昌,以向世人证明,自己无谋逆之心。年底,司马睿忧虑而死,时年47岁,在位6年,总体来说,司马睿还算不错,至少比西晋的皇帝强百倍。但东晋官方修史也隐喻,司马睿非司马家人,可能是司马睿的母亲夏妃与牛姓小吏通奸生下的司马睿。这的确有可能是真的。国家正史否定皇帝身世,匪夷所思。司马睿死后,遗诏由太子司马绍即位,也就是晋明帝,改元太宁,王导为辅政大臣。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了登基做皇帝杀了李唐皇室众多子弟,为何退位后无人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称帝,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是个严重的挑战,在此之前简直是不可思议。历来都是男子称帝,女子都是受统治、受压迫的存在。武则天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杀了众多李唐皇室子弟后,登基称帝在位几十年,国泰民安,得到很多人的拥护。虽然82岁时被迫退位,但无人敢于对她不敬。武则天的退位,不是皇家之间你死我活的

  • 魏征一生进谏无数,死后李世民竟要砸他的墓碑,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李世民要砸了魏征的墓碑,魏征进谏,魏征死后李世民怎么评价的

    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有很多为国家征战沙场的武将,也有不少以文治国的的贤良忠臣,当然也有直言进谏的良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名相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为他直言进谏,辅佐太宗共同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大业。太宗皇帝是历史上难得的开明君主,他知人善任,任贤受谏。魏征每次面对太宗之时,都言辞犀利,次次

  • 钟离之战,南北朝的百万战争,“韦虎”与“儒王”两大统帅的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韦虎与钟离之战,南北朝钟离战役,南北朝的钟离之战有多重要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两军统帅都是各自王朝的顶尖人物,军队规模超过百万级别的大会战!我们先来介绍下这两位统帅:南梁“韦虎”韦睿,字怀文。如有人排历代名将录,若南梁可有一位武将入选的话,他必定是韦睿

  • 李世民的四大猛将,在战场上遇到此人,2人被斩杀两人被剃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十大猛将排名,李世民十六位大将军列表,李世民的四大战将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看隋朝末年天下英雄的历史。在动乱的年代,更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他们都渴望建功立业,甚至是自己起义推翻一个政权。当然有正派的地方就有反派。在隋唐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气很小,甚至都没人知道他,但是他的实力却在那里摆着,就是这么一个人让好多人在他手下败过好多次,就算是大名鼎鼎的秦

  • 李建成手里有四名大将,玄武门之变他们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几岁了,玄武门李建成完整版

    李世民奉李渊之命去打败刘武周,进而向南推进,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收复了中原许多割据之地。等回到都城没有过了多久,河北刘黑闼又犯上作乱,这个时候太子请求出战,李世民在这个时候也就闲居在家,后来太子遇到兵败,又是李世民出战协助。最终李建成战胜了刘黑闼。在这场战争中,李建成收纳了许多将军,其中就有4位:罗

  • 唐朝士大夫的求职推荐信,“你不帮我等着瞧”,千古成语由此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人自荐信名篇,古人最有气势的自荐书,古代书生的自荐书

    唐朝玄宗年间,有个叫王泠然的人,虽然中了进士,但按当时的规矩,科举及第以后还得接受吏部考核才能派官。王泠然属于三等末的同进士及第,因此并没被吏部选上实缺(有职位的品级官员),只被授予了个文散官将仕郎。恰逢当年吏部停止选才用人,只好继续在家待业。注: 《新唐书·百官志一》将仕郎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文

  •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打击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征死后李世民说的话,大唐情史魏征怼李世民,李世民第一次见魏征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一向都是谦虚内敛的,在说话时也大多都是委婉的,但在我国古代唐朝时期有这样一个十分直言不讳的大臣,他就是魏征。在初高中生学的历史课本中,我们曾学过一句与魏征和李世民有关的一句话,而且这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句话就是“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皇帝:咱们王朝就没有比肩李白的大咖吗?丞相:有,此人超过了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白的简介资料李白被人称作什么,历史上谁能超越李白,李白vs李白

    如果你是陆游,你会怎么选择?作者要是陆游,就专门只给皇帝一个人写诗,小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啊。我不作恶,不趁势附和皇帝,不攻击异己,不就行了吗?人家是怎么选择的?他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很诚实——皇帝欣赏我的诗文,我不稀罕,他要采纳我的北伐主张,我才稀罕呢。苦难,给了陆游一颗强大的内心,然而,这么自甘

  • 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为何如此戏剧?尼姑和“保姆”,立或不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代皇后及嫔妃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期皇后当尼姑,皇后保姆

    而在我国古代,皇后制度成为了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朝历代对于皇后十分的重视,毕竟其是六宫之主,需要发挥着母仪天下的作用。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后制度却十分儿戏。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的皇后要么就是不立要么就是多立,另外这些皇后要么就是出家削发为尼,要么就是“保姆”,种种荒诞性

  • 作为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怎么会流落岭南,当了40年奴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不惜背负骂名也要娶自己父亲的女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缔造了武则天的神话故事,李治有很多儿子,但都被武则天控制,更严重的是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作为皇家后代,竟然沦落为奴仆,流浪岭南四十多年,这都要败武则天所赐。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回到皇宫一方面是她自己在其中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李治的喜爱。在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