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81 更新时间:2024/2/4 18:53:36

其实战国时期秦国的统一,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征服,更是全新的政治模式在天下范围内建立、推广的过程,因而过程十分漫长,与之相对,楚汉战争无需进行这样推广帝制的过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过程其实到了武帝才真正实现,同样十分漫长。

[var1]

首先,由于各国实力相差不大,统一天下的观念尚未形成。秦的最终统一,是随着历史发展趋势逐渐明朗的。

在秦以前,商代夏,周代商,都是以诸侯来取代天下共主的地位,号令诸侯,而非把诸侯尽数消灭,一统天下。在先秦时,以武力统一天下的观念是不存于时人的脑海中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个实力,每个国家做到极致就是称王称霸,离消灭所有诸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时人的天下观与今日截然不同,甚至根本不存在“统一”这个概念,统一这个词,意味着各个部分从应然层面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整体,统一是让这些分部重合结合起来,从分裂的变态回归到统一的常态,但是“大一统”的观念是在汉代,尤其是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才广泛应用的,而对秦朝而言,更常使用的说法是“并天下”,揣度语意,会发现“并天下”没有设定一个统一的应然层面,天下并不是本来就是一体的,也正是因此才凸显出秦并六国的伟大。

[var1]

秦孝公剧照

秦孝公变法,源于秦人被山东六国视为蛮夷,秦孝公想扭转这样的局面。变法的结果是,周天子给秦送去了胙肉,认可了秦的霸主地位。就这一点来说,与春秋的齐、晋、楚诸国是没有区别的。所谓霸主,国力为诸侯之冠,但离消灭其余大国尚有十万八千里。

以晋楚争霸为例,晋楚数次争霸,战火从未涉及两国的核心区域,一般都发生在附属国之间,更遑论晋楚能够灭掉另一国了。秦孝公时期的秦国也是这个道理,当时秦国打败了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天下看到了秦国的实力是超群的,但也仅此而已。当时的齐国同样在马陵、桂陵两战中击败魏国,国力也是同样趋于鼎盛,此时的楚国也在朝东方扩张。

秦国的实力在诸侯中难有压倒性优势,直到秦昭襄王时期,齐秦都是天下两强。

其二,变法使秦国崛起有了制度性保障,制度确保了秦国的国力能够持续性提升,但并不是使秦国的国力一下压倒六国,相反,六国的变法短期内也能够大幅提升国力。

秦以外,战国时强大的国家有很多,魏(魏文侯)、齐(齐威王齐宣王)、赵(赵武灵王)等等,都曾经通过改良富国强兵,正如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齐景公晏子,楚庄王用孙叔敖,也是通过改良富国强兵。

[var1]

上述的例子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贤明的君主运用有才能的大臣,通过数项具体措施层面的改良,实现富国强兵,但秦的改革模式与上述几位是完全不同的,秦是制度性的根本变革并将其法典化,并且变法措施全面。

制度变革并进行法典化,就表示新政的实施并不依靠的是贤明君主和有才能的大臣,而是国家的一套高效运转体系,因此商君死而政不息。

由于秦国变法模式的根本不同,秦国的国力是春秋战国所有国家中能够唯一一个持续增长的,君主的个人能力,不是第一要素。

相反,齐魏赵几国,君主是明君的时候,一度能成为与秦国平起平坐的国家,君主是昏君的时候,便会一蹶不振。

而秦国的政治体制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军功爵制和什伍制度,前者通过军功促进了阶层流动,防止贵族垄断高位,后者通过加强对户籍的控制,获取充足的税收与兵源,从而使得秦国创造出一套严整的集权体制。

[var1]

战国之际这样集权化的改革在关东六国同样进行着,但是由于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的妨碍,这样的改革并不彻底,比如吴起在楚国的改革就因为【封君太众】最终失败。

所以,秦的变法优势并不在短期,而在长期的,六国的变法可以在短期获益,但长期而言却是难以持久的,秦国也有多次被六国打败的记录,但实力仍在增长,并未因一两次战役一蹶不振,因此,秦灭六国也是长期实力不断积累的结果。

其三,六国的土地、人口都是数倍于秦,秦消化占领的土地需要数代人的时间。

事实上除了秦孝文王,秦国六代君王都是秦统一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秦孝公变法后打败魏国,拿回故土,惠文王用公孙错消灭巴蜀,这是秦崛起的重要一步,使得秦避免从中原的绞肉机里夺取土地,而自动获得了战略后方和大量战略资源,惠文王还任用张仪破坏合纵,顺便把楚国坑得一蹶不振。

悼武王在位时间极短,任用甘茂攻下韩国宜阳,打通了进取中原的道路,昭襄王在位近半世纪,是秦国统一之像慢慢出现的时期,与秦能够抗衡的楚、齐、赵三国全部失去还手之力,白起攻入郢都,楚国移都寿春,秦参与了五国伐齐,昔日的“东帝”险些亡国,复国后也国力大减,长平之战几乎抹掉了赵国绝大多数的主力军,伊阙之战也打掉了韩魏两国大量生力军,可以说昭襄王时期,秦对六国已成倾轧之势。

[var1]

昭襄王剧照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灭亡了东周国,周不复存在,他与之后主政的吕不韦继续进攻六国,吕不韦时期设立东郡,秦与齐接壤,将合纵截为两段,每一代君主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到秦始皇的统一才变得顺理成章。

因此秦国的征服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需要将关中的体制深入这一地区,因而这样的过程无疑是漫长的。

《语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南郡【今法律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南郡所在的江汉平原是春秋至战国前期楚国的核心区,此时入秦已五十余年,仍然楚俗不变,可见制度与文化推广的阻力。

其四,与后代王朝统一战争的不同点

秦灭六国与后世的统一是完全不同的。秦以前,六国之间文字不同,货币不同,风俗习惯大相径庭,小农经济发展不完全,大帝国也缺乏经济基础,秦之后完全不同,统一才真正成为必然趋势。

战国时代类似于近代的欧洲,七兄弟挨在一起,随便一个都是具有几百年底蕴的大国,各国人民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家已经破灭,复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乐毅破齐,占领齐地达五年之久;但在其他国家干预和田单的反攻下,燕国在齐国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var1]

在这种历史前提下统一的难度,绝非后世的改朝换代可以比拟;这种统一类似德国把法国、英国、奥地利全部干掉,统一欧洲,163年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一点都不久。

秦国的征服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因而他在观念与制度上也没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阻力重重,秦国统一的过程,不仅仅是军事胜利的过程,更是将秦国的秦法推广到关东六国、让关东百姓认可秦国统治的过程。

不幸的是秦国最终甚至没能完成这个过程,项羽的一把火让秦国数百年基业付诸东流,而刘邦即位之后选择稳扎稳打,确立郡国并行的体制,逐步将汉法推广到关东,而这一“再征服”的过程,到武帝时代才真正实现。

[var1]

秦国的统一虽然只维持了15年,但是留给我们的政治遗产却是影响深远的:

至此天下百姓知道,原来天下是可以统一的,是可以书同文、车同轨的;以后无论陷入何种困境,是四分五裂还是国破家亡,仁人志士们都有一个目标:统一。

更多文章

  • 昭王中了楚国的计,周天子的南征失败导致整个周朝的神话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昭王南征后周朝的走向,昭王南征,昭王南征视频完整版

    [var1][var1]继齐桓公称霸之后,晋文公和楚庄王陆续崛起。齐桓、晋文称公,因为齐国和晋国都是侯爵国,这个公不是它的封爵,而是尊称。楚庄称王是因为楚国乃子爵国,是南蛮少数民族政权,西周中期才被天子册封的。楚国国君嫌地位低,所以干脆自称为王,跟天子平起平坐。当时的天子周昭王不高兴了,亲自去楚国讨

  • 战国之后,除强秦外,唯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只有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时期楚国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楚国攻秦,秦灭楚国纪录片

    [var1][var1]战国之后,除强秦外,唯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只有楚国,出发点是国家基础实力(土地,人口,财富)秦国没有吞并四川最多只能称霸不可能搞定天下,某种程度上,楚和秦谁先占四川谁就有了绝对优势可以灭掉其他单独得一国。战争说到底打的就是钱。什么时候没钱了什么时候就是停战的时候。从没夺四川时期

  • 跨越百年的对决:当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遇上战国名将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牧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资料,马踏飞燕和霍去病

    (梦归秋辰:第482期)元狩二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孩子霍去病踏上了北征匈奴的历程,在此之前谁也不敢相信汉武帝会任用这么一个乳臭小儿。霍去病将皇上御赐的酒倒进水里与部下共饮,然后慷慨激昂地对部下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在此之后,这个事业男的人生起飞了……霍去病俗话说得好:“先当别人的学生,再当

  • 吴起入魏励士而拒强秦,三晋图谋私利而怒诸侯,阴晋之谜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起在楚国的战绩,今天吴起最新新闻,吴起刘天才视频完整版

    公元前409年,原本效力于鲁国的吴起在遭到同僚的诽谤之后决心奔赴魏国。一直以来招贤纳士祈求使魏国走向强大的魏文侯认为吴起实为可用之才,于是任命吴起担任将军镇守魏国的西部边境,吴起上任以后不但保护了魏国的西部边境,更是采取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攻击秦国从而扩充了魏国的土地。三晋之首的代价吴起成为魏国西部边境

  • 春秋五霸:易牙烹子,竖刁自宫,齐桓公:好吃,甚好,时势易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桓公竖刁典故,齐桓公易牙,春秋五霸齐桓公

    [var1]而齐桓公回国后,也依约践诺,将侵占土地还给鲁国。诸侯国听闻,也便都想着归顺齐国。第二年,齐桓公便在甄地会盟,正式成为春秋第一霸。其实在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岁月中,他是一位出色的领袖。出兵帮助燕国抵御山戎,还带头向衰微的周王室上贡。而且对于自己的妹妹哀姜私通,弑君,也绝不手软,果断处决了她。[

  • 韩民族哺育了华夏文明?韩国历史逆天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国历史起源,韩国为什么叫韩,韩国历代历史文化

    [var1] 第一,万年历史。 我们知道,韩国最早起源于武王伐纣后的箕子朝鲜,也就是3000年不到的文明。中华民族也才5000年的文明史,可是韩国历史专家认为,韩国有万年文明史,在公元前8000年的时候,韩国的远古祖先从帕米尔高原上面,逐步迁移,辗转来到了朝鲜半岛,开始建立国家,据说建立者是檀君,光

  •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走上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晚年提到吕不韦,吕不韦和秦始皇谁功劳大,吕不韦为何与秦始皇的血能相溶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字千金”“奇货可居”等等都是出自吕不韦,大名鼎鼎的《吕氏春秋》,更是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精华于一体。在政治上,吕不韦更是两代秦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大功臣。那么,如此优秀的吕不韦,又为何因为秦始皇一封只有短短30字的信而饮鸩自杀呢?故事说来话长,对吕不韦来说,说多了更是泪。[var1]

  • 为保住官位,他心甘情愿把老婆送出去,这样的渣男春秋也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情场浪子最后被什么样的女人收服,女人心甘情愿被渣男骗,春秋第一渣男

    今天咱们聊的这件事记载在《左传》里。鲁国的上卿公孙婴齐打算把他同母异父的妹妹嫁给了远房亲戚施孝叔。施孝叔也算是鲁国的贵族,但是混得非常差,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现在上卿竟然愿意将妹妹嫁给他,而且这个妹妹还是百里挑一的美人,这可真是天大的喜讯!施孝叔娶了小娇娘后,又因为公孙婴齐帮他说话,他时来运转,很快当

  • 战国四公子中位高权重的他,因好色中小人圈套,在最激动时被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四公子能力排名,战国歧途,战国四公子谁死得最惨排名

    [var1][var1][var1][var1][var1]春申君有多好色呢?在楚国当了25年的宰相,春申君可以说阅女无数。据某史书记载,春申君府上大部分年轻漂亮的丫鬟就被他宠幸过。不过春申君倒还懂得分寸,并没有遗留太多子嗣。可他干过一件色胆包天的大事,那就是给楚王戴绿帽子。春申君府上有一个下人叫做

  • 山海经再被证实真实存在?四川出土青铜神树,考古学家表示不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山海经如何记载青铜神树,山海经记载通天神树高度,山海经中有青铜神树吗

    [var1] 地球已经存在四十几亿年,而人类进化历史不过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否曾有过其他文明,地球是何种景象,不得而知。山海经作为中国先秦时代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1986年,在世界考古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吸引着世界目光的三星堆遗址,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断探求,出土了一棵青铜神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