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课本,古装影视剧是很多人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渠道。比如,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甄嬛传》》等清宫剧来了解清朝宫廷人物关系的。我们也通过古装剧全面了解他。
从商朝到清朝,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很多历史剧,《封神榜》、《汉武大帝》、《隋唐演义》等等,都是我们爱看的热门剧,但在很多历史上却是少见。至于元朝的历史剧,这是为什么呢?
电视剧的审查机制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有专门的审查制度。比如美剧会分级,我国的电视剧会被广电局审核。审核后会发一个专号,然后可以在电视和网络上播出。那么我国的审查机制是什么?
我国的影视剧一般要经过两轮审核。第一轮审核主要是检查技术问题,比如画面清晰度、屏幕光泽度、整体配色等。这一轮审核一般通过,但第二轮审核主要是检查技术问题。
审查比较严格。
在第二轮审核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检验影视剧的真实性。如果你有一个完全虚假的历史,你需要对影视剧中的很多东西有一个明确的出处,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是另类历史,但整体故事的框架和细节的来源准备充分,不能为空。
如果是根据真实历史,肯定有足够的参考资料。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剧必须有专业的历史顾问。就算要修改,也必须有非官方的历史等资料可供参考,以免误导观众,比如《甄嬛传》中妃嫔之间的对话内容,基本都是有据可查的。
二是内容。我国的影视剧强调一定要有正能量,给年轻人做好引导。不应该出现色情、血腥、暴力和异常的思想。即使是战争剧也有非常严格的战争场面。抗日剧等对血腥场面的处理要求非常严格。很多影视剧必须经过大量的修改和重拍,才能上映。
那么为什么我国缺少元朝历史剧呢?这与我国的审查制度有很大关系。
元朝缺乏历史
我国对历史剧的审查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像《汉武大帝》这样的偏科剧。基本上没有虚构或虚构等内容。甚至每一个在银幕上有对话的角色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原型,他们的名字,谈话内容,着装等都是严格规定的。但是,元朝没有这样的条件。元朝的前身是蒙古。蒙古鼎盛时期,还是一个只有文字没有文字的国家。直到元朝建立后,才产生了法西巴文。
但是,推广新剧本非常困难。毕竟学习文字在当时是少数人的力量,新的文字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所以才导致蒙古的文字记录留给后人。很少见,但这还不是最难的部分。
八卦与汉语完全不同,因为它是一个注音字,意思是看到八卦就可以直接读出来,但是很难理解它的意思,和汉语拼音差不多,当你看到“shizi”时,它是指石头、狮子还是学者。
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字和记录支持,直到今天我们对元朝的了解非常稀少。根据现有资料,甚至难以完整描述元代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怎么拍历史剧?与其拍元朝的历史,不如四五集的小故事不要害怕。
无法显示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说,如果缺乏文献,可以尝试另辟蹊径。拍电视剧这点也是可以的,比如《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电视剧,有很多架空历史的情况,比如关羽的“五关六将”是不存在的现实历史中,隋唐时并没有罗成这样的人,但这些作品依然在上映,大家还在饶有兴致地注视着。
但元朝就算是穿越到另一个历史,拍出来的作品也很难展现,因为元朝的历史实在是太黑暗了。对于汉人来说,元朝的历史就是汉人的屈辱史。如果被拍成电影,难免会引起强烈的社会不满。
.
首先,元朝的人非常嗜血。早在蒙古时期,他们的历史基本上以战争为主,元朝的战争非常残酷。有许多关于屠杀和囚犯的记录。即便是元朝开国之后,类似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而这种血腥残忍的内容是绝对不可能在电视上播出的。
其次,元朝的种族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元朝将所有人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层次的是蒙古人,包括所有的蒙古部落。第二个层次叫做色木人,其实就是当时的欧洲地区。由于蒙古时期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许多欧洲人被迫生活在元朝,但他们的地位并不是最低的。
第三类是汉族。事实上,这些人都是早期投降元朝的官员和富商。因为早早的背叛,他们在元朝获得了一定的生存资格。尽管他们经常受到压迫,但至少他们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因为其中有一个四等的“南方人”。所谓南方人,其实是指宋朝所有的人。
蒙古打败南宋后,原本生活在南宋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成为社会上最下等的人,地位与奴隶一样。元朝的蒙古贵族可以随意绑架、殴打、杀害南方人,而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可想而知,如果把这些内容放到大屏幕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些情绪化的人甚至会选择上街游行,强烈谴责广电总局,所以我们的历史剧往往直接从宋朝跳到明朝。过去偶尔会出现一些关于成吉思汗和朱元璋的影视剧,元朝的内容也是一笔一笔的解释或叙述。
历史剧需要面向大众,其中有很多青少年。所以历史剧,特别是严肃剧,绝对没有负面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抹去这段历史。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还处于开放状态,当你成年后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自然就可以查询到这段历史了。只有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明白目前和平稳定的社会是多么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