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领头羊,108个英雄对他马首是瞻。但最终,宋江却携同这108个梁山好汉归顺大宋王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下决心归顺朝廷呢?
一、招安
及时雨宋江,之前得罪了宋朝太尉高俅,而受到朝廷的迫害,最终被迫跑上梁山当了盗贼。他在梁山一直收留救济着跟他一样同病相怜的好汉,这些好汉也都是受到朝廷的迫害而上了梁山,都是宋江在他们危难之时,及时出手相救于他们出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宋江也得到了“及时雨”的美誉。
被宋江出手相助而聚集梁山的好汉,加上宋江自己,一共有108位,个个都是忠肝义胆、英雄豪杰。因为他们有勇有谋、进退有序,比起宋朝那些孱弱的军队,这108位好汉无疑是有很强的战斗力。
因此,大宋朝廷决定向宋江他们招安,能把他们招纳为朝廷所用,可以利用他们去对抗外敌,又能抑制他们对抗朝廷的危机,因此便派了朝廷大臣上梁山招安。梁山众多兄弟都是反对的,但首领宋江却很乐意。
其实,有很多历史研究学者有分析过宋江这号人物,从很多蛛丝马迹来看,他们都认为宋江其实是朝廷安插在外面的眼线,让他来接收这些反叛的好汉,将他们收纳入梁山之后,再由朝廷出面进行统一招安。为何会如此分析呢?
原因如下:其一、宋江、以及大多数的梁山好汉都是犯了死罪,但都并未被朝廷判死刑,而且都还能越狱成功,这不是朝廷故意放纵是什么?
其二、宋江作为一名逃犯,逃上梁山,他一没田地、二没财富、三没打家劫舍,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能够时不时在其他人有危难时刻如及时雨般拿出银子救济。其三、朝廷招安之事众多兄弟反对,唯独他特别赞同,且一意孤行。
综上所述,就会认为宋江很有可能是朝廷安插在梁山的眼线了。但也有人认为宋江之所以会如此赞同被朝廷招安,也是因为想要让梁山义军能够得到朝廷的承认,毕竟这些人都是犯罪逃亡的,属于朝廷要犯,如果被招安了就能够洗脱罪名,还大家一个清白的名声。
二、安抚使
但更多人认为宋江是为了一己之欲,想要成为朝廷命官,才会如此热衷于招安。朝廷开出的招安条件之一,就是任命宋江为楚州安抚使。楚州安抚使到底有多大,能对宋江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宋江在还没有逃亡梁山之时,本就是属于朝廷命官,是山东郓城县押司。
押司,是官府的文书,用现在的话说,宋江只是政府里面撰写文书的一名小小办事员,连九品官都没有。而楚州安抚使,类似于地方公安局局长的职务。
楚州,在大宋朝时期属于较为富庶的一带,今为江苏省淮安一带地域。按照当时的大宋王朝腐败程度而言,如若在楚州这地方当个安抚使的话,是个肥缺,是可以发财致富的好官职。
但或许宋江并不是因为想要贪赃枉法才同意招安,而是他太想堂堂正正地得到朝廷的认可,才决定要归顺朝廷。梁山的兄弟们,最终也跟随着宋江归顺了朝廷。归顺了朝廷之后的梁山军团,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朝廷打了很多场硬仗。
总结:只可惜,在最后的那场方腊战役中,梁山兄弟死伤无数,共牺牲了七十几位兄弟,最终仅存的二十几位也心灰意冷,各散西东了。鲁智深阵亡,武松、林冲这两位武艺高强者也都被打致残废,英雄已无用武之地。
朝廷这招实在高明,用梁山军团去对抗其他的起义军团,使得他们鹬蚌相争、两败俱伤,而朝廷坐收渔翁之利,两全其美。楚州安抚使得宋江,最终的结局也是令人惋惜,一杯毒酒辞世,一代英雄好汉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