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书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以及土木堡之变,哪个性质更加恶劣

史书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以及土木堡之变,哪个性质更加恶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4/2/10 16:34:38

说起这个惨剧,仍不被后人们所忘却,而在明朝时期,也发生了一次国耻时间,这便是明英宗时代所发生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直接成为瓦剌人的俘虏,跟徽、钦宗两人差不多,那么将这两次国耻放在一起,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才是最为耻辱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头开始分析,首先个人认为的话,靖康的性质要比土木堡恶劣的多,同样是皇帝被敌人俘虏,王公大臣被杀,为什么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也很简单,北宋因为靖康之耻亡国,但是土木堡之变并没有,靖康之耻发生以后,整个皇族、大臣全部覆灭,当时还是人质的赵构一路逃到了海上,已经彻底失去了北方控个南北制权,后面宋朝便学起了前面的晋朝,弄出了南北朝。

而到了土木堡之变,主要还是明英宗一个人作死,不顾大臣阻拦非要御驾亲征,结果导致自己被俘虏,几十位大臣被杀害,明朝面临亡国的危险,当时多亏于谦在危机时刻站出来,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明王室,直接将身在敌方大营的明英宗尊为太上皇,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珏为皇帝。靖康是一场国难,而土木堡只是一次严重的军事事故,国土丢失一点儿没多大问题,而且当时战场还是在边境,那时明军也不算束手待毙,他们奋勇抵抗杀死瓦剌人无数,可以扯得上可歌可泣,所以明朝没有亡国。但靖康就不同了,由赵匡胤一手打下的江山,毁在徽宗、钦宗两个人手上,整个宋王室难逃,淮河以北的地方生灵涂炭,金人大肆残杀中原百姓,很多人流离失所,丧失自己的亲人,所以相较之下,还是靖康之耻的要来得更惨烈。

虽然我们在上面说,宋、明两朝皇帝都被俘虏,可却又不一样,这种不同体现在待遇上,宋朝两位皇帝可以说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首先去敌方军营没有人理会,其次被威胁写降书,最后被贬为庶人,徽宗、钦宗两人在历史上的下场也很惨,活着的时候被囚禁在五国城,死了以后还被人挫骨扬灰。而明英宗就不同了,虽然明英宗不幸被俘虏,但瓦剌人并没有苛刻他,他本身也比较镇定,面对一众要脱他黄袍的瓦剌人,明英宗没有选择卑颜屈膝地服从,而是选择了反抗,在气势上起码是赢的。这时不止皇帝没有乱了阵脚,朝廷也有序的进行挽救之举,先是马上确定了新皇帝及太子,后处理了太监王振的亲信马顺,遏制了准备逃往南方的徐珵

完成以后的操作之后,又下令让各地的军队过来勤王,重用逃回来的大将石亨,加紧对边境的城池巡逻,日以继夜的操练部队。明朝廷一眼就看出,瓦剌人想利用明英宗来让大明屈服,所以一开始带他一直在边关游荡,企图拿下的宣府大同,但这是明朝已经立了新皇帝,守将不认明英宗这个皇帝,因此瓦剌人只能无功而返。瓦剌人随后又带着明英宗与明朝谈判,企图从大明的手中捞到一些好处,可是明朝庭无意和谈,直接放弃了明英宗,于是瓦剌人决定攻打北京,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明军没有躲在城内,而是主动出击在城外迎敌。于谦亲自登楼指挥,同时下了死命令,临阵时士兵没有退却,而将领自行先退的,杀将领,等于说这是一场死战,因为他们背后守着的是大明的首都。

瓦剌人在此溃败,明军一路追到了居庸关才放弃追杀,瓦剌人见明英宗已经失去了价值,便放弃了攻明,新上位的景泰皇帝,自然也不想有人来分享他的权力,于是每次瓦剌人提出送明英宗回来时,都在一旁爱答不理,知道于谦保证说,即使明英宗回来了,他也是正统的皇帝,景泰皇帝才同意接明英宗回国。所以相对比之下,宋朝人面对兵临城下的金人,内部没有能拍板做决定的人,自己内部矛盾重重,每一方都有各自的说法,可以打也可以不打,主张打的人,认为割地卖国可耻,为了搜刮救国银两,而去伤害无辜的百姓,是为不仁。而皇帝在金人大营中当人质,开封的百姓遭受屠戮,北方落入金人的手中,这是不忠不义。

而主和的人,大多是那些自私的世家贵族,认为换个皇帝也没什么,皇位是金人坐,或者是姓赵的坐,其实都没什么区别,于是双方大难临头还在扯皮,最后两位皇帝和宗室子弟被掳走,半壁江山皆落入敌手,可谓是人间惨剧。其实我们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靖康之耻与土木堡之变的差别,一个是耻,另一个是变,怎么说北宋的情况也要严重很多,当时北宋可是亚洲强国,吊打周边小国无压力,面对金人的进攻,居然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先是皇帝主动让位,把烫手山芋丢给了新皇帝,导致新皇帝在还没了解情况之下,主动向敌人乞降,估计这个操作金人也挺震惊的。之后开封的百姓被杀,宋朝的大臣们在这个时候,甚至还帮助金人搜刮百姓,最重要的是,北宋在靖康之耻中亡国了。

土木堡之变会发生,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明英宗听从了身边太监的谗言,他本身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结果被王振一通蛊惑,于是盲目出兵,结果因为王振胡乱指挥,导致了惨剧的发生,虽然也堪称耻辱时间,但好歹比靖康要好一些。因为作为首都的北京,并没有被瓦剌人攻破,百姓们也没有得到非人的对待,其次明英宗保住了作为皇帝的尊严,没有因为自己是俘虏,就直接下跪投降,面对满屋子的敌人,他一概不搭理,静候自己的命运。最后土木堡发生以后,朝廷立即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稳住局势后进行强有力的反抗,没让瓦剌人占到一点儿便宜,最主要的是,明朝没有因为这个事件而亡国,北宋则亡了。

后世有很多人评价起宋朝时,总会说弱宋,此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宋明两朝在抵抗外族这点上,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即使明朝最狼狈的时候,还是比北宋的靖康之耻要好一些。史书上记载,那些被金人掳走的贵族女子,甚至是公主、嫔妃等人,在金营都没什么好下场,因此又有人说,大宋连自己的妻子、女儿都保护不了,被打的亡国也不可惜,虽然话有点重,但宋朝的军事能力比起其他朝代确实不怎么样,主要还是开国之初带起了重文轻武,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参考资料

脱脱、阿鲁图——《宋史》

张廷玉——《明史》

更多文章

  •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的经典台词:“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明王朝1566皇帝经典语录,大明王朝1566 经典名言,大明王朝1566最精彩的一段话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现代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这句台词,当然是颠覆道德观的封建帝王术,吃丑陋的,是朱家王朝的自私。站在上帝视角说话都是不腰疼的,这句台词确实很扎眼,让万千观众为嘉靖皇帝手下的贤臣所痛惜,但是作为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国家命运的帝王,这句话沉重直白又带着人性的丑恶,但却不无道理。如果这句话反过来

  • 魏忠贤用什么手段扳倒了大明最大的政治党派东林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忠贤和东林六君子,大明魏忠贤简介,魏忠贤东林大作战

    加上有情人,朱由校身边的大红人客氏监视朱由校的一举一动,魏忠贤对朱由校的行踪了如指掌,权势日益显赫。 权宦的极致不就是如此嘛!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梦想成真!魏忠贤蛰伏多年,终于得偿所愿!牛X的人不是有多少后台,而是能做多少人的后台!很好,魏忠贤,你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魏公公,你真壕啊,求抱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对李善长死死记住的一件事,李善长死后朱元璋后悔吗,为什么李善长死之前还要夸朱元璋

    那么,胡惟庸这个人又是谁呢?他是李善长的学生,之所以能够当上右丞相,全部都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所以朱元璋若是想要对付胡惟庸的话,那么自然也需要考虑到李善长。不过李善长在洪武四年(1371年)因病辞官归居,每天耕田种地了,那么胡惟庸案后,又为何会下令将他满门抄斩呢?胡惟庸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所以被朱元

  • 故宫地砖裂开,朱棣建造紫禁城的秘密暴露了,可真是“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是世界上五大宫之首,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建筑宏伟、里边的风景秀美,而是因为它承载了明成祖朱棣的独特智慧。在故宫的建造过程中,朱棣为了防止有人攻打皇宫,全程保密,不让故宫的修建技巧被有心之人知晓。近些年来故宫也经历了无数风霜,也出现了许多破损的地方,其中太和殿一块地面就出现了裂缝,这让专家不得不撬开地

  • 朱元璋乡下避雨,问老农:你姓啥?老农如实回答,被封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娶了多少女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身在所有皇帝中是最低的,因此他非常能够体会底层百姓的艰苦。自小受到剥削压迫的他对贪官污吏也十分痛恨,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颁布了许多严苛的律法,主要就是针对明朝的贪官污吏。朱元璋在位期间做出了很多贡献,包括对中央集权制的完善,这是一位勤勉的帝王,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明朝的发展和强

  • 河南武术大会,岳飞后人捐出《武穆遗书》,金庸惊问:真有此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32代后人现状,武穆遗文,岳飞后人 三朝武臣巨擘

    除此之外在金庸所著的《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为了保护这一秘籍险些丢失性命,最终郭靖正是因为学习到《武穆遗书》中的秘籍,最终才成为一个侠肝义胆的武林高手。最终这本秘籍落到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手中,但是在金庸的书籍中却对徐达提及不多。徐达是一个纯正的农民,究竟是从哪里获得这么多的军事才干?金庸老先生为

  • 1492年朱标去世朱元璋犹豫皇位,漂亮妃子一语定调,朱允炆就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孙儿啊,朝廷里面的刺头,我都跟你削光了,就连蓝玉的威胁,我也跟你除了,放眼朝堂大臣,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你了。你自己说说,还有谁能威胁你吗?朱允炆一听,老老实实地说:皇爷爷,没有了,我没有感受到来自大臣的威胁。一看孙儿如此乖巧,朱元璋也兴致颇高,意犹未尽的说:至于边境,南方早已相安无事,北方蒙古人虽

  • 宋高宗赵构活到81岁,成为寿命最长皇帝之一,但却提早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高宗赵构个人简介,宋高宗赵构死前把皇位传给了谁,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得有多惨

    而出现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离不开宋朝统治者对于军事实力和士兵战斗力训练的忽视,因为怕军权掌握在非赵姓的皇室手中,所以宋朝时期对于军事实力的削弱几乎是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以至于最后因为战斗力不足而被外族侵略灭亡。一、宋高宗登基的背景宋朝时期可以分为赵匡胤开国建立的北宋和之后经过靖康之耻被迫迁都的南宋两个

  • 岳飞父子被害时,负责行刑的监斩官,还是杨家将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家将和岳飞隔了几代,岳飞死后他的5个儿子去哪了,杨家将岳飞哪个在前

    论文,他能写下《满江红》这样的旷世之作;论武,他带着岳家军大败金兵,差一步就能收复当年被金兵侵占的青云十六州;论忠,他当年入伍时岳母就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一生眼中只有收复失地,不蓄田产、不收财帛。其子岳云更是其帐下悍将,这样两位忠勇善战的良将,却被秦桧父子陷害,命丧风波亭,实在是千古憾事,

  • 朱元璋长孙朱济熺:名正言顺的晋王继承人,却被亲弟弟囚禁数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更是如此。我们今天的这位主人公朱济熺,他是朱元璋的长孙,本应是名正言顺的晋王继承人,却并未能在争夺之战中脱颖而出,反而被自己的亲弟弟囚禁数年,整日捉襟见肘,食不果腹。而他的这一生也正是曹植的这首小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另一个真实写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