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陵之战之后的魏国,国家实力为什么下降这么多?

马陵之战之后的魏国,国家实力为什么下降这么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2/11 11:43:12

于是,魏国有点飘飘然了,三晋的关系也搞坏了,魏国由盛转衰不是马陵之战,而是桂陵之战,当时魏国攻打邯郸,求救于齐国,齐国孙膑围魏救赵,生擒魏军主将庞涓,虽然,对魏国主力没有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也标志着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var1]

魏国衰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魏惠王。这位在位长达82年的王可真的是熬死了魏国。因为它不重视人才,造成许多人才的流失。因为在当时得到一个治国人才可比得到十个将军还要珍贵。而从魏惠王手中流失多少人才,孙膑,商鞅张仪,犀首,孟子,特别是孙膑,商鞅,张仪,这三个人都是和魏国国运紧密相连的人。所以魏惠王得负主要责任。

[var1]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这是战国时代魏国李俚变法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魏国能够在战国时代早期称霸中原的一个重要的四条原因,那么我们就根据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走向衰弱,这一个基本设定,来逐一分析为什么魏国会走向衰亡,是什么东西摧毁了这个强大国家的根基,让这个国家一蹶不振。

[var1]

魏国本身处于四战之地,当秦缓过劲来变法之后,魏国的处境其实非常凶险。西边秦国一方面是变法图强,另一方面对阴平之战念念不忘,等着机会要为老国君一雪前耻;东边齐国广邀人才厉兵秣马;南边楚国虎视眈眈;赵韩两家早已反目成仇。这时候魏惠王最应该做的,其实是与赵韩修好,与齐楚修盟,全力向西,灭秦为上。但恰恰相反,魏国强盛数十年的假象,让魏惠王反而更加自大,四面攻击四面树敌,却没有给魏国国力做出实质贡献。魏军的资本是在多次大战中逐渐消耗掉的,但魏国的国力却是在数十年的盲目作战中消耗掉的,魏国本来应该更早意识到问题:盲目征战、自大称王、四面树敌都是有损无益的坏事。

[var1]

另一方面跟魏国的地理条件有关。魏国初期强盛时,大梁地处中原,“为天下之中”,“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一旦魏国的霸业走向衰落,这种地缘优势就迅速转化为战略劣势。在桂陵、马陵之战两次大败于齐军后,魏国一蹶不振,更陷入四面受敌的窘境。“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幅凑,无名山大川之阻”,这种形势,古人称之为“四战之地”,就是四面都可能受敌国攻击。人称“魏之地势,固战场也”,此后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更多文章

  • 扁鹊见蔡桓公,见的究竟是谁?历史上压根没有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医,而在《韩非子》中的短篇《扁鹊见蔡桓公》,不仅让扁鹊的高超医术赫然纸上,也让扁鹊在后世妇孺皆知。可是据学者多方考证,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蔡桓公这个人,那么这则脍炙人口的短篇,是韩非子的胡编乱造,还是不小心写错了呢?[var1]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此生

  • 都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历史上真的有关于这个的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吗,为什么说秦始皇说吕不韦私生子,秦始皇母后与谁生了私生子

    [var1]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他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县境),结束了短暂的一生。[var1]吕不韦是河南的一个富人,是远近闻

  • 五百精兵灭蜀,帮魏国立下不世功勋,诸葛亮却预言了他的悲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国灭蜀,蜀吴有联合对抗魏国吗,老沈讲蜀吴和魏国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魏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名将邓艾率两千精兵突破蜀国重重防线,天降神兵般出现在成都城下,蜀主刘禅开城投降,地利最佳的蜀国,在一夜之间灭亡。邓艾立下不世之功,不久后却突然被处死。[var1]邓艾到底用何奇谋,两千士兵便突破蜀国防线?又是何为会被突然被处死呢?邓艾字士载(197年

  • 子贡做好事不收钱,孔子却劈头痛骂:此事做得太过自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给子贡的忠告,孔子与子贡为何谈论贫穷和富贵,孔子教导子贡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孔子的得意弟子端木赐,字子贡,是其中最优秀的十位学生之一。[var1]正因为弟子优秀,孔子对他们都特别严格,从中也能看出孔子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政治思想。比如子贡曾经为鲁国做了一件好事,也得到了众人的赞扬,成为了道德模范,但孔子却不以为然,还因为子贡的举动批评了他。在

  • 墨子大战公输班,拯救了宋国,事后宋国为何却不让他进城避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墨子的公输简介,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墨子和宋国的关系

    在这个故事中,墨子单刀赴会,一人前往楚国,与公输班也就是鲁班以及楚王展开了阴谋和阳谋的两次较量,阳谋上的胜利指的是墨子在沙盘上战胜了公输班,阴谋上的胜利则指的是,沙盘模拟失败后,公输班和楚王对墨子动了杀心,他们认为墨子既然可以守住宋国,那么就只要杀掉墨子,宋国就无力抵抗了,谁知墨子也预料到了他们会玩

  • 春秋和战国在历史上为什么被分两个部分,他们是有的不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和战国是不是一个时期,从春秋到战国,东周为什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

  • 中国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还有一个他文武全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最后的圣人曾国藩,为什么称曾国藩半个圣人,曾国藩为什么是圣人

    中国古往今来号称“两个半圣人”,其中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另一个便是明朝王阳明。近代以来有人评价曾国藩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名臣、名将、名师,乃千古完人,实际上这并不准确。曾国藩之所以称半个圣人,而非一个,便在于立言之道上他并未“开宗立派”,其立言方面本质上是其自身立德的延伸,没有创立出一个新的思

  • 秦攻赵时,为什么齐国对赵国的求援不管不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国齐国,齐国与赵国的征战,围魏救赵齐国与赵国利害关系概括

    尤其在赵国和秦国的战争中,赵国多次向齐国求援求粮草。齐国国内资源相对丰富,可一次也不帮赵国。为什么齐国对赵国的求援不管不顾?齐国为何对秦国灭其他国家无动于衷?最终齐国的命运又是如何?[var1]一、开头秦国灭六国时齐国为何偏安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国力一度登顶各国。到了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获得极大成功

  • 孔子杀少正卯,给后世留下多坏的影响?朱熹为何说孔子没杀少正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和朱熹资料,宋代朱熹对孔子的评价,孔子杀少正卯的原因

    [var1]孔子在成为鲁国宰相七天后,下令杀掉了少正卯,曝尸三天,他给少正卯的罪名有5条:第一,什么都明白却非常邪恶(心达而险),第二,行为不端却不打算改正(行僻而坚);第三,言辞虚伪但是很有说服力(言伪而辩);第四,专门记一些丑陋的事情,而且记得很多(记丑而博);第五,顺应非正统、非道德的观点,同

  • 孔子骂学生是“朽木”,那么他打过学生吗?3个原因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骂学生,孔子是怎样教育不听话孩子的,孔子对他的学生的影响

    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他是最早一批开创私学的人,这在当时有着特别大的突破。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孔子打没打过自己学生。[var1]说道这个问题,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老人家曾骂过的那句著名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所骂的学生名叫宰予,他白天不去用功,反而去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