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公主远嫁吐蕃,为两国邦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还广为流传!

唐朝公主远嫁吐蕃,为两国邦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还广为流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72 更新时间:2024/1/17 12:57:47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汉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尼泊尔)。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贞观23年(649),唐太宗李世民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藏过去无完整的历法,以麦收的季节(约为夏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著录。文成公主带去的宫廷乐队,丰富和繁荣了藏族的民间音乐、提高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带去的许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从此藏民掌握了汉族的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了汉族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大发展了藏族的农业生产力。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实,改变了藏民的食品结构,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文成公主信佛,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这对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的确难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不断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此后唐朝又不断送去蚕种,帮助发展养蚕事业。送去酒曲,派人帮助发展酿酒事业。还有碾磨、造纸、造墨等等,也派专人传授。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松赞干布本人对文成公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在她入藏之前,藏人喜欢用一种矿物赭石的色彩涂面,公主讨厌这种化妆品,使人面目可憎,松赞干布马上下令全国禁止使用赭石涂面。公主喜穿汉族轻质的纨绮服装,松赞干布也就脱掉传统的藏民皮褥毡裘,身着丝绸服饰,真是做到了妇唱夫随啊!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二人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一切不仅被载入史册,也深深铭刻在汉藏人民心中。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哪个案件令你印象最深?我觉得这个故事荒唐又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诡事录9个故事,唐朝诡事录最诡异的案子,唐朝诡事录讲的是哪一年的历史

    继续《唐朝诡事录》的剧评。上文谈完了甘棠驿怪谈,此文会聊聊石桥图案。下笔之前,叶秋臣在网上看了一些评论。好多人都表示对石桥图这个故事印象最深,看完大结局后还忍不住回想。一来是部分镜头的确拍得比较恐怖,属于手指缝观看的类型;二来是震惊于凶手的真实身份,竟以如此的乌龙杀害了这么多无辜的人,只为了满足一己

  • 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秘史杨贵妃怀孕挺着大肚子,关于杨贵妃的历史资料,杨贵妃秘史杨贵妃怀孕生子

    诸如武则天,虽为一介女流之辈,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到了皇帝身边,极尽恩宠之下逐渐掌握了大权,甚至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名垂千古。当然,也有一些女性也并不被世人所理解例如引得吴三桂临阵倒戈的“陈圆圆”,虽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举动充满男子气概,但是陈圆圆也因此被称为是“红

  • 李世民的斩草除根,李渊的一语成谶,谁都逃不过家门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对待晚年的李渊,李世民和李渊谁功劳大,李世民和李渊

    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成家后又讲给了我们的子女。而当“为什么”被摆到我们面前时,一场腥风血雨便悄悄袭来。平定乱世一统天下的隋朝随着荒淫无度的隋炀帝一同被拽下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便是至今仍被全世界传颂的“东土大唐”。唐高祖李渊,一位晋阳起兵入

  • 二刷唐朝诡事录:最不起眼的他背景才是最强大的,扫地僧般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斐济济上台时,一脸的粗鲁,衣衫褴褛,看到苏无名的时候,似乎有应激反应,说苏无名没有活着。就因为他闻到了苏无名身上的返魂香。他就像苏无名一样,精致,却会照顾臭臭的钟朗。他拿了中浪江的钱,给他买了一把威力强大的兵器,送给了他。后一种武器多次救了陆凌风。费济世破烂不堪的样子,给他增添了不少存在感,不容忽视

  • 隋文帝杨坚长得有多丑?亲生母亲被他吓到,陈后主连画像都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文帝杨坚详细资料,杨坚画像,历史上杨坚的画像

    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古今以来,不乏相貌平平甚至十分丑陋,但最终功成名就之人。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千古一帝杨坚就是这样之人。杨坚,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坚,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其母为独孤皇后,其父为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在位之时,开创“开皇之治”伟绩,是我国历

  • 唐朝长安为何如此“难安”?国破山河背后,宦官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长安的现状,唐朝宦官,为何唐朝之后长安彻底沦为废都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说起唐朝,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诚然,唐帝国在其极盛时期确实开创过我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繁华盛世。时至今日,唐依然是中国人的一个身份象征与文化符号,以至于海外的华人聚居区都以“唐人街”为名。然而即使是唐朝那么繁华辉煌的王朝,最终

  • 她的能力不输武则天,连宋朝都向她臣服,她就差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都要臣服,可能很多读者都猜到这个女子是谁,没错,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辽国萧太后!其实萧太后的知名度不低,很多关于杨家将的艺术作品中都有萧太后,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萧太后原名萧绰,出身契丹贵族家庭,因父亲萧思温拥立辽景宗耶律贤继承皇位有功,辽景宗把萧思温的第三个女儿,也是他最聪慧美丽的,年仅16岁

  • 武则天唯一一次差点杀死狄仁杰,只因狄仁杰承认自己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狄仁杰第五部狄仁杰救武则天,狄仁杰断案传奇之狄仁杰与武则天

    武则天也非常信任和器重狄仁杰,所有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喜欢在朝堂上诤谏,武则天经常违背心意的妥协,采纳他的建议。其实,武则天和狄仁杰如此亲密的君臣关系,是在狄仁杰第二次拜相后才建立的,因为第一次拜相时,武则天差点杀死狄仁杰。自从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谋反后,武则天

  • 《唐朝诡事录》:费鸡师为何隐藏在鬼市,他的后台老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诡事录人物关系图,唐朝诡事录费鸡师是坏的吗,唐朝诡事录费鸡师扮演者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有一个费解的问题,那就是费鸡师作为药王孙思邈的弟子,为何穷居鬼市?同时,他具有如此高妙的医术,依靠治病救人的收入,足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何却又要到处偷鸡为生?可以说在费鸡师身上,依然有太多的疑点,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从他接触卢凌风的那一刻,

  • 他为唐朝续命150年,荣耀一生;而他为明朝续命200年,却冤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上十大名人之死,唐朝被冤杀的十大名将,明朝被杀的名将

    大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等几大盛世,终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到顶峰,这时社会经济及各方面空前繁荣,正如大诗人杜甫所写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国家承平日久,又无大事发生,唐玄宗开始变得日益骄奢,对政事也不再关心,完全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