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不选实力最强的曹操,偏要跟实力最弱的刘备?

诸葛亮为何不选实力最强的曹操,偏要跟实力最弱的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57 更新时间:2024/1/22 2:05:53

上面两个人诸葛亮都没选,偏偏选了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刘备为主。而刘备在当时是弱得不能再弱了,一会儿投靠陶谦、一会儿归顺曹操,一会儿又跑去依附袁绍,走投无路的时候又跑去找刘表。那么诸葛亮为何偏要跟实力最弱的刘备打天下呢?好多人会说:“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其实,原因复杂得多,如果缺少以下几个条件之一,相信刘备“十顾茅庐”诸葛亮都不一定会跟着刘备走。我们下面从多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珍惜名誉,重操守

诸葛亮自幼读儒家经书,对于忠孝仁义的理解自然比一般人要深。曹操当时名为汉室效力,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世人看来,他相当于汉贼,其心可诛。这样的曹操,诸葛亮如何能看得上?孙权是偏居一隅的强阀,既没有刘备的汉室名分,又没有曹操的强大实力,自然也不是诸葛亮所考虑的明主。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是汉献帝亲口所认的刘皇叔,又有世所公认的“仁义”之名。身为东汉人,又以儒家士子自居的诸葛亮,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他选正统汉室出身的刘备为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士为知己者死

刘备特别会做人,会笼络人心,在现代来讲,这是个情商高手,让诸葛亮对他一见如故,视为知己,自然不在话下。诸葛亮既然选择出山,与其选一个陌生的主,不如为知己鞠躬尽瘁。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在诸葛亮有心出来奋斗时,曹操已有荀彧戏志才荀攸郭嘉程昱等众多谋士,他们中很多人在曹操早年就跟着混了,彼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诸葛亮纵有不世之才,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何时才能轮到他出头?孙权的智囊团也很多,文有周瑜,外交有鲁肃,武有陆逊。诸葛亮在孙权阵营能排几把手?再以诸葛亮的心气来看,他也不屑如此屈就。看看刘备身边,仅有关羽和张飞这些粗人,急缺智囊,诸葛亮在刘备这,可谓是如鱼得水,当个首席谋士,出头是分分钟的事。

三顾茅庐感动人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一介布衣,只有薄薄虚名,纵有经天伟业之才,又志向远大,也得感叹“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刘备这个伯乐慧眼识才,为了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其心诚都能感天动地,怎不可能感动当事人诸葛亮?

分散投资,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诸葛亮可不是一介寒门子弟,他是出身于琅琊的名门望族——诸葛家族。作为一个大家族出身的子弟,又是诸葛亮这等高瞻远瞩之人,岂会不懂得分散投资,更有利于家族的利益?诸葛亮对天下大势这么清楚,当他的亲大哥诸葛谨成了东吴大臣,堂弟诸葛诞是曹魏的高级将领,那他诸葛亮自然青睐刘备,与其共谋天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复辟殉葬制,是因为迷信,还是遇上秦始皇同样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到明朝的时候,这样的陋习又开始盛行,而且不仅是皇帝拥有陪葬习俗,就连他们的子孙也享有这样的权力。这场野蛮凶残的制度延续整个明朝,甚至在清王朝建立初期,还有殉葬制度,直到康熙皇帝登基,他本就出于这样的制度深恶痛绝,所以历经数年最终将其废除。既然是历史上已经消失的陋习,为何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明朝时候统治

  • 东汉风云:马援受冤草草槁葬,刘昆叩火火竟自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耿弇得书,恐耿舒困顿蛮中,连忙将原书入奏。于是光武帝授梁松为虎贲中郎将,派他带诏书斥责马援,且代监军。这个差事,想是由梁松运动得来。当梁松行抵壶头时,马援已病殁,梁松正好借端报怨,飞书上闻,不但劾马援贻误军机,并诬马援在交阯时,曾取得无数珍宝,满载而归,甚至与马援同行的马武以及于陵侯侯昱等亦交章构毁

  • 曹魏最特殊的武将:与刘备是生死之交,儿子却是灭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名将刘备,刘备与曹魏的关系,曹魏有多少人跟过刘备

    一、河北英豪此人名叫牵招,字子经,是安平观津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邑。牵招在十几岁的时候,拜同县的乐隐为师,后来还跟随乐隐前往洛阳。189年,乐隐死于十常侍之乱,牵招不顾危险,“殡敛隐尸,送丧还归”。半路上遇到了盗贼,其他人都逃之夭夭,牵招“垂泪请赦”,连盗贼都被感动了,“乃释而去”。经过这件事后,

  • 三国:刘备到底是不是刘皇叔,以宗室宗亲大的辈分,他更本算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刘备真的是皇叔吗,正史里刘备是皇叔吗,刘协认刘备为皇叔

    大家都知道皇亲的意思就是你要跟皇帝是有点血缘关系的,光姓刘就是刘邦的后代子孙,但还看汉室宗亲如何定义,如果把刘邦的后人,都认为是汉室宗亲,那刘备是属于汉景帝的儿子中山王刘胜这一支的血脉,这些都是史书记载得很明确的。刘胜被封在中山王,封地在今天的河北太行山一带。这块地方虽然离着国都西安有段距离,每次宗

  • 从15岁到56岁,单身则罚款!刘邦的“催婚令”已然走出国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何38岁才结婚,刘邦的情感史,刘邦婚姻观

    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就必定要发动战争,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用战争打下来的江山更容易让人信服。打仗必须要有军队,军队就必须要有人,国家的财力与粮食也要供给上。刘邦与项羽之争现在每一个国家拼的都是科技的进步,很多武器也都采用了现代化的装备,可是在古时候大家拼的是人口还有冷兵器。哪一方人多并且拥有一个

  • 韩信只是纸上谈兵,并无实战经验,却为何能成为“兵仙”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日本人评价兵仙韩信,韩信最可怕的一条计策,兵仙韩信全文免费阅读

    先说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小熟读兵法,有丰富的分析和谋划军事的经验,甚至连他的父亲赵奢也不是他的对手,算得上是一个有潜力的帅才。而且赵括曾跟他父亲等参战多年,但却没有独立战斗的经历,而这就是致命的缺陷,也是至败的直接原因。赵括可以说是一个在父亲严密保护的雏鹰,明明早已是展翅高飞的年龄,却一直

  • 刘邦何以能够以弱胜强战胜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能战胜项羽的原因,刘邦为什么战胜项羽夺取天下,刘邦战胜项羽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唐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项羽、刘邦不但自己不读书,还都不喜欢儒生。刘邦见到儒生不是破口骂人就是态度冷淡。但是刘邦对有才能的儒生立即豁达大度,予以重用。例如一次刘邦派人召儒生郦食其来见。刘邦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如此来侮辱

  • 秦始皇一统全国名不符实?有一国家居然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有一统七国吗,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气背景图,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音乐

    秦始皇一统全国名不符实?有一国家居然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灭掉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是由秦始皇建立的,在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他于三十九岁这一年,完成了这前无古人的霸业,同时,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

  • 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朝之后才叫“汉族”,那之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我们想要弄明白它,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这就像黄埔江的水汇入大海一样,我们只有从源头一直梳理下来,才能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 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在黄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这些人就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这批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人类,经过时间的打磨,他们逐渐学会

  • 西晋古人书信暗示曹操墓已被盗,现实惊出我一身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的墓被盗过几回,曹操简介,曹操墓发现时间

    是什么原因让晋朝的人可以见到曹操生前贴身的东西呢?答案只有墓被盗了。(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物品没有一同入葬,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古人的丧葬习惯,逝者生前贴身之物都会作为陪葬,因为古人视死如视生)如果还觉得这个结论不严谨,那现代的考古可以给出证据:2009年,河南安阳的一座墓穴被确定为曹操的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