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苏秦说秦失败张仪却能成功——论抓住客户痛点和痒点的重要性

为何苏秦说秦失败张仪却能成功——论抓住客户痛点和痒点的重要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2/3 2:25:24

[var1]

说到苏秦张仪,平日里看野史较多的朋友可能会想到一个词——鬼谷传人。但本人在正史和先秦诸子散文中并未见到关于此的记述,所以对此不多加议论(如果有朋友看到相关记载,还请指教)。《战国策》和《史记》都认为苏秦早于张仪,并且两个人职业生涯的开端都是说秦。《战国策》中有关于二人说秦的详细记载,本文以此为分析材料。

所谓连横,就是强大的秦国联合一个弱国,攻打其他弱国;所谓合纵,就是其他弱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苏秦最早的时候并不是采取“连横”策略的,而是跟张仪一样采取的“合纵”。见到秦惠王后,苏秦吧啦吧啦了一大堆: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但听了苏秦这番话之后,秦惠王并不是很感冒,婉拒道:我听说羽翼未丰的鸟儿不可以高飞……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秦国登门指教,寡人心中很是感激,不过关于军国大事,还是改天再说吧。

[var1]

也不知道是不是死鸭子嘴硬,听到秦惠王拒绝,苏秦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顺势继续往下说了一句: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你不会听取我的意见,不过,我还有话要说!接下来苏秦举了神农氏攻打补遂国、黄帝讨伐蚩尤、唐放逐驩兜、虞舜攻打三苗、夏禹攻打共工商汤灭夏、文王攻打崇侯、武王灭商纣和齐桓公用战争称霸天下的事例,想让秦惠王废除文治而使用武力,不要再沉溺于游说之士的激情辩论之中了。估计听了他这番话后,秦惠王心想你特么的读书多别骗我啊,每个像你一样的来游说我的人都这样说不要再受别人的妖言蛊惑了……苏秦第一次失败了,又连着上书十多次,但都没能打动秦惠王。最后鞋儿破、帽儿破、没钱住小旅馆的他只好回到了洛阳。

[var1]

反观张仪说秦王,他开头是这样说的: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余韩成从,将西南以秦为难,臣窃笑之。张仪一上来就是表忠心,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没有表现自己有多牛逼,但绝对忠心耿耿。另外张仪接着说了一句话,绝对是让秦王又痒又痛:我听有些人说四海之内,北方的燕国和南方的魏国又在连接荆楚,巩固和齐国的联盟,收罗残余的韩国势力,形成合纵之势,准备与秦国对抗,听到这种说法后我笑了。注意其他六国即将联盟或是已经达成小联盟是秦王心中的大患,这是秦王的痛点;而张仪却说我听到这种说法后,不由笑了,这又抓到了秦王心中的痒点。抓住了秦王心中的痛点和痒点,张仪接下来关于各国局势的长篇大论才有机会被秦王听进去。

[var1]

这就像创业青年去找一位老板开拓自己的业务,开头就文辞优美滔滔不绝的讲这个项目多有前景老板有多优秀资金有多充足经验有多丰富,但这样的话老板听了不知道多少遍,根本让人家提不起多少兴趣。而另一个呢,则是先表露一下自己的个人品质,证明自己不是那种纸上谈兵泛泛而谈的人,是的,不论什么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再提到老板的竞争对手以及自身发展的困境,这样对方怎么可能会没有兴趣?夸奖对方以及自己项目的话当然要说,但应该在对方有了兴趣之后,而不是一开始就吧啦吧啦一大堆华而不实的东西。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失败是因为他武功太差,但还有一个原因你是啥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在燕国避难。荆轲亲自上门游说,请求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成就刺秦大业。[var1]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的樊将军为了复仇,也慷慨激昂地拔剑自刎,献出

  • 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背锅?赵国输得并不冤,换10个战将也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正史里对赵括正面评价,赵括最后兵败而死葬送了赵国军队,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没有实力吗

    题/长平之败纸上谈兵的赵括背锅?赵国输得并不冤,换10个战将也没用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纸上谈兵”成为了赵括毕生之耻,同样成为了赵国无法磨灭的伤痕。尽管赵括本人并不知道后世以这样的方式揶揄自己,但并不妨碍历朝

  • 终章:那些像屈原一样纯粹的诗人,在历史长河中追问着我们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屈原跳江视频,纪念屈原的诗十首,湘君屈原

    [var1]其实最初我是想写为什么屈原能被中国人纪念几千年。就像之前几篇文章中梳理过的那样,其实屈原代表的人格和儒家正统的人格是截然不同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代少有屈原的继承者,但却留下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屈原作为一种对现实形成反问的人物却能被纪念几千年?这里面可能涉及到民俗文化与主流文化、文人精神

  • 为什么说战国四公子中只有信陵君名副其实?原因有这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如何培养战国公子信陵君,为什么说四公子只有信陵君

    一、识才的眼光和所养之士的作用侯嬴为“大梁夷门监者”,朱亥为“市井鼓刀屠者”,毛公为“藏于博徒”,薛公为“藏于卖浆家”,他们都将自己隐藏在最底层,但信陵君并不因他们身份低贱而轻视他们,这无疑充分展现了信陵君的识才眼光和爱才之心。而侯嬴、朱亥、毛公、薛公四人亦在信陵君遇到难题之时为其指明方向,其中侯嬴

  • 三猛士鱼肉乡里祸害百姓,齐国宰相用两个桃子为民除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除三害故事,齐国三大猛士之死,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历史

    三人平日欺负百姓感觉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乐趣了,于是花钱买通了关系,想进入朝廷施展一番。他们与朝廷中的奸臣们勾结在一起,成为了当时的大奸臣梁据的爪牙,专门为其陷害忠良,一时间朝廷上下对此三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慢慢的齐国国内都称三人为“三害”,人人欲除之为后快,但又因三人本领高强而无从下手。[var1]而

  • 秦军是虎狼之师,兵马俑为何都没戴头盔,这才是秦国强大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人殉,就是以活人随葬,是盛行于奴隶社会的一种残酷而粗暴的殡葬制度。最强盛时期,当属殷商时期。经考古发现,商朝皇室古墓中都有殉人。少则几十,多则上千人。直到东汉,许是感觉这件事情太惨无人道,再加上缺兵少丁,各诸侯王陆续废止人殉。公元384年,秦献公赵连也积极响应,发号施令废除生殉、杀殉。[var1]人

  • 吴王两个爱妃让孙子当面杀了,吴王反而封孙子为大将军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武训练女兵斩吴王爱妃,孙子斩杀吴王爱妃,兵圣孙武杀了吴王的两个爱妃

    于是就问孙武:“先生所言极是,但不知真正打起仗来怎么样,能否找个地方练习一番?”孙武当即答应。“那就让你带上一支军队,去教训教训楚国,或者越国也行,你敢不敢?”[var1]“不行!兵者,国之大事也,没有正当理由,没有充分准备,不能随意挑起战争。”孙武一口拒绝了。吴王阖闾又问:“不错。既然不能轻易攻打

  • 关于“人鱼”,《山海经》和《史记》中都有记载,为何至今没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人鱼山海经记载,山海经中的人鱼是什么,史记里为什么有山海经里的妖怪

    秦始皇陵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近些年来,尽管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全面勘探,但其地宫内部的情况,仍像一串谜,难以破解。所谓“人鱼膏”即是其中之一。[var1]在中国古时候,“美人鱼”的影子不断出现于墓葬中,根据近些年的

  • 力大无穷,军功不逊于白起,没有他秦始皇统一六国恐怕是难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康白起的真人照,白起杀20万赵军,白起和秦始皇差多少年

    这时的帝王就会开始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铲除心中可能会危及自己身份地位的开国功臣。斩首示众或者流放荒蛮之地,能够安享晚年的开国功臣却是少之又少,秦国的王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var1]那么他究竟是怎样做到消除帝王的疑心的呢?这与他谦虚的性格和深谋远虑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说起他,很多人都清楚他曾经打过

  • 魏国八虎骑鏖战蜀国五虎将,非要分出胜负,你看好哪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蜀国五虎上将vs魏国五虎上将,魏国五虎,吴国vs蜀国vs魏国

    整部演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蜀汉五虎”莫属,那是因为罗贯中在创造这几个历史人物时,倾注了太多的个人感情,就像小时候我们写情书,经常把女同学比作“女神”,“神仙姐姐”一样,其实那女生没那么好,只是男生们一厢情愿的迷梦罢了。而罗贯中吹捧“五虎”,也是不遗余力。为了突出关羽,甚至张冠李戴,比如温酒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