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长得魁梧奇伟,彪悍威猛,好像老李家祖上的胡人血统在他身上又体现了出来。他常年目睹前朝后宫的尔虞我诈,所以即便本性刚毅爽直,却也能做到好恶不言于表,很有自己的想法,手腕也是上佳。在位初期,他采用欲擒先纵的方案,不露声色的就割除了这些毒瘤。李炎最出色的地方是乐意听取属下的意见,重用有德才之人,且用人不疑,对李德裕非常器重,君臣之间默契十足。如此,一场雷厉风行的整顿就此展开。
曾经武则天在位时,鼓励告密,告密告的好的,还承诺授予官职,正式的官位不够分,就临时增加了一些光拿钱不干活的闲差,导致朝廷里冗员为患,天上掉个砖头,恨不得都能砸到个当官的。如此,不光每月的俸禄是一笔天文数字,更要命的是让本来经三个人就可以办到的事情,要辗转几十个人的手才行,严重拉低效率。日子一天天过去,国库赤字频现。于是李德裕上书李炎,建议裁掉2000余名冗员,要知道这些官员之间盘根错节,互相维护,一口气裁掉这么多人,对帝王的江山稳定威胁很大,可李炎二话不说就执行了下去,可见其做事魄力。
李炎痛恨贪官污吏,从当王爷时,便目睹朝堂上一团乌烟瘴气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改革中最重点的内容就是整顿官员纪律。针对贪官,遵循从重处罚、雷厉风行的作风,绝不留情。时处乱世,贿赂成风,官员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不肃清这股风气,大唐将步履维艰,只有狠下心来反腐,王朝才能重获新生。
武宗继位,大赦天下之时,诏书中就写到:“除十恶、叛逆、杀人和官员贪赃外,一切皆可赦免”。重点放在十恶不赦之徒和贪赃枉法的官员在李炎眼里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他心中的坚决。从那时起,一道道反腐的诏书就像一把把尖刀插在贪官的脚边,让他们不敢妄动。李炎封李德裕为宰相,开始大面积肃清贪腐,并再次下召,如有官员贪绢30匹以上的,一律处死。隔月再下召,贪满千钱的,处死。李炎虽然在位仅短短6年,可是反腐的政令从来没有间断过。
一日,御史台上书李炎,说有官员利用婚丧大肆敛财。李炎对这些又怎么会不熟悉呢?他从前还是闲散王爷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种官场旧俗,变相收受贿赂。便即刻下旨禁止婚丧扰众、借机敛财。
前面说过,李炎是一个很有手腕和智慧的人,那他又岂会仅罚不奖呢?他发放“养廉银”。当时官员俸禄并不多,更有许多地方的薪资被“抽条”发放,大大影响了官员们报国的热忱,以此为借口进行贪腐。李炎洞察世事,便制定措施稳定官员。他要求各部门严格履行官员俸禄准时、足额发放;增加官员薪资,在原基础上每年多发两个月“工资”;提高地方官员的待遇,改变人人都想当京官,不想去地方的想法;官员如有债务,可以跟国库借钱还。
经过李炎和李德裕这对君臣的通力合作,王朝渐渐有了复苏。李炎执政期间,史称“会昌中兴”。总体来说,唐武宗可以称得上一位奋发有为的皇帝,虽然他在位时间太短,仅6年,可是他让大唐经过改革,经济复苏、官场肃清、国力再度富强起来。他短暂的生命让大唐再次焕发光芒,便值得我们后世称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