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希望吗?崇祯让其死守潼关,其实救不了大明朝

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希望吗?崇祯让其死守潼关,其实救不了大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3/12/20 10:13:51

孙传庭战死潼关,四个月后,李自成攻入皇城。

孙传庭是非常有才能的一个人,他带领大军严守潼关,这里是关中要害,是皇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所以崇祯几乎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孙传庭身上,而孙传庭本人也不辱使命,最终以身报国。不是他守不住潼关,是崇祯皇帝压根就不信任孙传庭。从万历年间开始,李成梁就养寇自重,使得辽东女真发展壮大。

现如今南方各路人马全都拥兵自重,没有几个是听崇祯话的,所以崇祯担心孙传庭会成为下一个养寇自重的人。这个时候崇祯不断让孙传庭出潼关主动出击李自成,孙传庭只能以身报国,战死沙场来表明自己的忠心,结果潼关被李自成攻破,孙传庭战死,只过了四个月时间,李自成就打进了皇城。

我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绝不仅仅是因为打仗打不过满清或者李自成、张献忠。而是因为明朝本身经济制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崇祯空有一副为国为民的心思,却无法挽救大明王朝的经济,国家没钱,士兵就没有粮饷,那仗自然是打不下去了,仗打败了大明子安会迎来灭亡。有这么几个原因导致了大明朝到了崇祯年间经济会崩溃。

朱元璋规定了,老朱家的是可以不用为大明经济做贡献。

崇祯年间之所以经济如此紧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曾经下令,皇族是不用交税的。朱元璋时期皇族就他们一大家子人,那是比较好说的,可是等到了崇祯年间,两百多年过去了,老朱家的皇族子弟早就遍布全国了。这些手里据说持有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却都不用交税,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依稀记得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有一条改革就是让老赵家的这些皇族子弟们也要交税,他们有那么多土地为什么不交税?可惜明朝没有王安石这种变法手段强硬的人对皇族下手,否则大明财政也不会如此艰难。明朝一直到灭亡都没有对老朱家这些皇族下手,最后这些人全都被满清给撸了。

魏忠贤实施改革,对士族收高税,却被崇祯给宰了。

魏忠贤确实是奸臣,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断地走上高位。可是鬼知道,他还是有一点宏观把控的能力的,他知道当时大明朝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对皇族又没办法下手,对穷苦老百姓,又下不了手。所以他学习张居正改革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士族增加收税。

这件事遭到了东林党人的严重反对,他们组成了一个团体来反对魏忠贤,好在魏忠贤还是有手段压制东林党,暂时缓解了天年间的财政网问题。可是崇祯上台以后,二话不说就把魏忠贤给杀了,这下子这些东林党就全都上台了,他们赶紧废除了不利于自己集团内部的的这些政策,殊不知这些政策可以救大明朝的未来。

皇族士族都不能动,崇祯居然对穷苦老百姓下手。

朱元璋和东林党这两座大山在,崇祯自然是不敢对皇族和士族下手了,其实这些人是全国最有钱的人。但是没办法,所以崇祯只能挑软柿子来捏,对穷苦的老百姓下手。崇祯加重了有土地的农民税收,这让不少农民基本活不下去。他们有些交不起税的,索性把自己的田地卖给了士族和皇族,然后自己再作为这个田地的佃户来种地,以此免除交税的问题。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不仅没有收到多少税,反而逼得不少老百姓走上了造反这条路。其实李自成集团里不少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加入闯王大军的,因为有句口号说得好: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对崇祯年间税收严重的一种表达。

总结:孙传庭守住潼关,依旧阻挡不了大明灭亡的命运。

孙传庭原本坚守潼关,为大明朝争取了一点改革的时间,可是崇祯担心孙传庭养寇自重,所以偏偏让他出关迎敌,结果兵败被杀,通关失守,四个月后大明灭亡。大明灭亡是因为经济原因而不是军力原因。朱元璋让皇族不交税,到了崇祯年间,这些皇族掌握了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却不用交税,对明朝来说是致命的。魏忠贤被崇祯杀死,唯一可以挽救明朝经济的改革制度也被废除,东林党上台后,对士族也收不到税,导致崇祯财政严重吃紧。崇祯和东林党只能选择对百姓下手,结果百姓卖田给皇族和士族,以此免租,甚至闹出了起义的情况。所以说孙传庭就算挡住了李自成,也挡不住大明灭亡的厄运。

孙传庭是有作为的,如果他挡住了李自成,难道真的就可以挽救大明朝吗?那是不可能的。崇祯年间对全国的税收能力已经大打折扣,皇族和士族占据了大明大部分土地资源,而他们不用交税,剩下那么一点普通穷人不断被压榨,他们没办法了,只能选择起义。不是李自成把大明朝给搞灭亡的,是大明朝的这种特权制度将大明朝推入了火坑。

崇祯始终都没有抓到问题的关键,一直想要从最容易剥削的穷苦老百姓身上找钱,他们能有几个钱呢?拥有大明百分之八十土地的皇族和士族都不用交税,却让只有百分之二十土地的穷人来供养,这不是在开玩笑嘛!大明朝亡的灭亡是挡不住的,孙传庭守住了潼关,也守不住崇祯在财政上的崩盘。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后代现状,偏居小山村守着一把龙椅活到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你可别说还真有,2014年,在田后蓬村有个人查了查自己的族谱,发现自己是朱元璋的孙子,再加上自己家里有个特殊的东西,自己更是坚信不疑。 据说,清军入关的时候,紫禁城里的明朝皇帝坐的一把龙椅不知所终,原来这一把龙椅被一位朱家王爷也就是田后蓬人的太公带到朝天门,藏进了山洞中。朱太公也在附近居住下来,长

  • 成吉思汗的军队为何打遍天下无敌手,这5个原因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成吉思汗巅峰有多少军队,成吉思汗的军队有哪些

    蒙古帝国能够打下2800万平方公里的江山,到底凭借哪些原因才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一、蒙古军队善于向敌人学习丰富的战争经验使蒙古军队在战争技术上占优势,铁木真作为一代雄主,虽然很多人说他不如成吉思汗亦或者忽必烈,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铁木真蒙古部落依然还是分裂状态,并且铁木真特别会学习,他从金国、西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那么从缸里面救出的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光砸缸背后的真正故事,司马光名言,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总结

    时间过了几百年,来到了北宋,这时候也出现了一位神童,在自己七岁的时候,自己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突然有个小伙伴出现了危险,掉进了缸里,别的孩子一看出事,吓得边哭边看,立马去找大人,但是这位神童急中生智,用一块石头,立马把缸砸开,而从救出了小伙伴。这位神童就是司马光,而自己砸缸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在

  • 朱元璋为一百姓写下一副对联,此人没贴出来,却得到朱元璋的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写对联,朱元璋最恨一副对联,朱元璋哥哥刺杀朱元璋

    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哪位哪位皇帝赏赐给谁谁赐了一副对联,或者匾额,然后接着那家人就会将其的悬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并每天进行跪拜,而笔者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一百姓写下对联的故事。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元璋赏给一百姓一副对联,但是那百姓没有张贴出来,当朱元璋得知

  • 实力雄厚的陈友谅,最终被弱小的朱元璋所灭,他输在了哪几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是在哪里,朱元璋陈友谅老婆视频,陈友谅归降朱元璋

    这是一次值得深究的考验,大明手下的军队每天所需要的粮草十分惊人,按照这样的速度持续下去,那么老朱的集团,没几天好日子过就要解散回家种田了。所以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痛定思痛,决定采用屯田制。这是一个自古以来解决士兵赋闲时期粮草问题最佳的办法。也就是说士兵在不打仗的时候,可以在当地种田,以此来养活自己和整个

  • 北宋王朝“积弱”的主要原因,是由募兵制度引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军队衰落原因,北宋面临的危机与威胁,分析北宋荒年募兵制度

    太祖开宝年间(公元968年–公元976年),禁军与厢军总数为三十七万八千。禁军马步军合计共为十九万三千。(从总数中减去禁军之数,知厢军应为十八万五千。)太宗至道年间(公元995年-公元997年),二者总数为六十六万六千。禁军马步军合计为三十五万八千。(从总数中减去禁军之数,知厢军应为三十万八千。)真

  • 张无忌的原型是翰林儿么?小明王和明朝有关?朱元璋策划了翻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无忌原型是不是韩林儿,韩林儿,韩林儿之死真相

    小明王有点像楚汉之争前的楚怀王义帝熊心,只是个花架子而已,没有真正的实权。朱元璋也是起义军之一,在名义上也要依附于小明王,后来大明朝的明,也是出自于此。可是等到朱元璋彻底击败对手陈友谅以后,这个小明王的作用就逐渐变小了。不光作用消失了,反倒是成为了朱元璋走上皇位的障碍。为此朱元璋命令廖永忠去接小明王

  • 他本是一个平凡无奇的锦衣卫下等兵,后来荣升统领只靠这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袁彬站了十年的岗,转眼间到了正统十四年,这一年明朝出了一点事儿。七月时,瓦剌犯明,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下决定御驾亲征,袁彬被纳入皇帝的亲军之中随队出征。八月,明军中了瓦剌的圈套,阵脚大乱,王振死在乱军之中,皇帝身边的人都各自逃命去了,一个叫喜宁的太监直接临阵投降,充当汉奸,在他的帮助下,朱祁镇被活捉。

  • 历史上有哪些栽在美女手里的枭雄?曹操、李治和李自成都未能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著名的三国枭雄曹操,为了美女,那可是差点把江山都给丢了。当初在打吕布的时候,关羽请求曹操:曹老板,进了城,可得把杜夫人留给我啊!曹老板立马点头:云长是万里挑一的猛将,我岂会吝啬一小女子?即将破城的时候,关羽不放心,又来叮嘱曹操:曹老板,记得啊,杜夫人留给我!曹操的好奇心立马被调动出来了:这位

  • 孙承宗两度挽救大明危局,却被赋闲在家七年,崇祯帝为何弃而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也算是有些才能,所以他的官位一路亨通,做到了兵部尚书。此刻他来到了辽东,执意要在八里铺设兵驻防,可是这里是一座孤城,如果遭到围攻,那这里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办法突围。这件事遭到了袁崇焕等人的严重反对,为了保险起见,孙承宗只能自己亲自去实地考察,结果也是一样,他跟王在晋发生了激烈的讨论。熊廷弼被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