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人群之中身着窄衣秃帽的一老二少突然从袖子里掏出斧子锤子,不由分说的就向周围的人挥去。
百姓四散而逃,也没有官差过来阻止这三人的暴行。
施暴者中为首的老头见百姓全部跑光了,才无趣地带着两个小的回家。
这一幕时不时就会在大同城内上演,却没有一个人敢挺身出来制止。
因为为首的老头身份不一般,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而跟随他行凶的则是他的两个儿子。
在朱元璋编写的《御制纪非录》中,朱桂是比较老实的一个,因为他只专注于鱼肉封地中的军民。
朱桂出生于洪武七年,洪武十一年获封豫王,洪武二十四年改封代王,封地在大同。
朱桂在军事上接受晋王朱棡的节制负责,镇守边塞。
洪武年间,因为老爹朱元璋还在世,朱桂作恶估计还是收敛着来的。
在朱元璋专门记载子孙恶行的《御制纪非录》中,只详细描写了朱桂夺马不成,令左右打死尽职尽责管马的千户的这一件事。
不过后面还有一句“又不数月打伤人甚多”,估计后面的日子里打伤的数量应该是非常多,因为朱元璋记载齐王的恶行是有详细数据的。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上位削藩,朱桂被废为庶人并被幽禁,大同军民安生了几年。
从此开始,大同军民的噩梦真正的降临了。
回到大同的朱桂,没有了父亲朱元璋的威慑,愈发的肆无忌惮。
朱桂带着人肆意的在封地上大加杀戮,掠夺百姓们的家产,百姓们苦不堪言,朱棣有所听闻后,下诏让朱桂收敛一点。
不过朱桂没怎么听,他为了寻求刺激,就每天穿着下人的衣服,带着两个儿子,袖子里藏着锤子,斧子上街。
到了人多的地方,就挥舞着武器向周围的人身上砸下去,现场也没有人敢阻止。
没多久,就有人列出朱桂的三十二条罪行向朱棣上谏。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把朱桂召人京城问责。
没成想,朱桂居然不应召。
朱棣对于这个弟弟还是有包容心的,又一次下诏召朱桂入京。
朱桂出发到了半道,朱棣又让他回去,不过把朱桂的兵权给削了,朱桂这才有所收敛。
都说祸害遗千年,这话用在朱桂身上也算合适,朱桂活得了正统十一年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