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令人意外的是,李渊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李世民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大,所以他渴望开疆拓土。但尴尬的是,李渊非常保守。在打退了外族的威胁之后,李渊希望的并不是继续拓展版图,而是巩固好现有的地盘。
所以他在选择太子的时候,直接略过了李世民,而选择了稳重的李元吉。在李渊看来,未来天下已经没有什么仗需要打了。李元吉只需要让唐朝稳定发展,他的父亲李渊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其次,李渊的思想比较传统,他一直都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虽然各方面都比较出色,但他毕竟不是嫡长子。李世民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血脉。实际上,不只是李渊本人.
很多墨守成规的臣子也觉得废长立幼这件事不可取。换句话说,李世民输给李渊,不是输在能力,而是输在年龄。如果李世民是嫡长子,那么他的境遇和现在相比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别。
还有,李渊对李世民心有不满。在外人看来,李渊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和李世民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在李渊看来,李世民是在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李渊的确是因此而得利,但是他身为皇帝,不想成为其他人的提线木偶,更不想被其他人操控。正因如此,他对待李世民的态度不是很好。
此外,李渊担心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当时在朝廷当中,李世民的势力非常庞大。别说是朝中的权臣了,就连李渊都没有把握战胜他。
李渊清楚,如果李世民成为太子,他就相当于提前预定了皇帝的位子,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人转而支持他。虽然李渊知道未来自己肯定是要传位给自己的.
但是他非常不喜欢这种被架空的感觉。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李渊选择不断削弱李世民手中的力量。可尴尬的是,这没有让李世民放弃,反倒是让他变得更加警觉。
很多人都喜欢用聪明反被聪明误来形容李渊。李渊知道李世民和李元吉不是很和睦,所以害怕李世民登基之后对李元吉下手。要知道.
李元吉虽然是太子,但是真正支持他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李世民想杀了他,李元吉根本就没有办法反抗。李渊觉得只要把李元吉立为太子,两个人的实力平衡,这样就能和谐共处了。可尴尬的是,李渊的举动不但没有解决这件事,反而是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原来的时候李世民只是单纯看李元吉不爽,但是现在李元吉已经变成李世民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太子之位,李世民不惜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非常的无奈。他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经过他的各种运作,兄弟之间从偶有摩擦变成了血海深仇。
当然,李元吉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堪。李元吉的功绩肯定远远比不上李世民,但是他的能力其实不差。他一直在皇宫当中学习礼仪。
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机会,所以他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如果李元吉和李世民一样常年征战,他不说超越李世民,和李世民平分秋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大家觉得李渊是否应该把李世民选为太子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当中写出你的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