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终得到刘邦的赏识,叔孙通五次“跳槽”跳槽都经历了些什么

最终得到刘邦的赏识,叔孙通五次“跳槽”跳槽都经历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14 更新时间:2024/1/24 10:13:58

但这个老大当的有点寡味。

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见了他都没有什么规矩,一次喝酒的时候,为了争攻,都拿拔出刀剑互搏。

刘邦没有一点尊贵的感觉。

叔孙通站出来给了刘邦一些建议,他想为刘邦制定一套规矩,来规范和约束群臣。

叔孙通答应了,最后,果然为汉王朝制定了一套规矩,并不繁琐,但很威仪,让刘邦有了当皇帝很尊贵的感觉。

《汉书》中对刘邦登基进行记载,尽管提议刘邦当皇帝的是诸侯王,但是《汉书》仅提及了叔孙通的名字,反而七个诸侯王没有一个被提到。

刘邦是叔孙通的第六个老板,第六次跳槽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台,展示了叔孙通的跳槽智慧。

叔孙通最初是秦朝的副博士(待诏博士),这个时候的博士是官职,不是学位,与现在博士相通的是,博士也要很博学。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胡亥就召见这些博士们,询问他们,天下的形势。

博士们都老老实实的讲,陈胜吴广胆大妄为,胆敢造反,应该派兵予以剿灭。

胡亥脸色非常难看。

此时身为副博士的叔孙通看出了些门道,他发觉胡亥不愿意接受“天下大乱,农民造反”的现实。

于是轮到叔孙通发言的时候,叔孙通就表态说,

“天下的形势很好,皇帝英明,臣子尽责,法律完备,山东也不过是出了几个毛贼而已,地方政府就可以处理了。”

胡亥听后非常高兴,大赞叔孙通聪明,马上给叔孙通提拔成博士,奖励黄金和布匹,把那些说天下大乱的博士狠狠的批评,关起来反思。

一起工作的博士开完会后都骂说叔孙通是个马屁精,叔孙通对他们说,“你们懂什么啊。”

叔孙通没有理会同僚的批评,也没有眷恋高官厚禄,连夜逃跑,逃出关中,这是他的第一次跳槽。

已经从根本上腐朽的的秦帝国,高官厚禄无法留住叔孙通。

离开秦庭的叔孙通开始寻找下家。

叔孙通并不看好陈胜、吴广起义军,他先投靠了韩王的军队,后又投靠了项梁的军队。

管叔孙通发觉项梁的很多优点,但是不久,项梁在与秦军的战斗中牺牲了,叔孙通不得不再次跳槽。

叔孙通又转而投靠了项梁扶植的起义军的最高统帅楚怀王。

很快,叔孙通发觉,这个楚怀王,不过是个傀儡,也缺乏雄才大略,等项羽将楚怀王封为义帝后,他于是转而投靠当时实力最强的西楚霸王,项羽。

尽管项羽看起来也很器重叔孙通,但是,项羽却不会使用叔孙通,叔孙通在项羽的军队里也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

汉二年,项羽正陷在平定齐地的叛乱战争中,刘邦带领各路诸侯五十六万人马攻入彭城。

叔孙通再次投奔当时看起来更强大的刘邦队伍。

加入刘邦的团队后,叔孙通开始也并不得刘邦的器重。

一身儒生的装束就很令刘邦反感。

叔孙通发觉后,马上改变了儒生长袖的装束,改成了楚人短衣的打扮。

刘邦觉得叔孙通很识相,对叔孙通产生了一些好感。

叔孙通终于在新的平台立住了脚跟。

叔孙通工作很努力,经常为刘邦推荐一些可用之人。

这些人大多是叔孙通认识的一些绿林人士,推荐给刘邦后都分别得到了重用。

一直跟着叔孙通的弟子们不高兴了,私下都在埋怨叔孙通。

弟子们跟随了叔孙通那么多年,什么好处也没有,一个也没有被推荐。

叔孙通知道后,对这些弟子解释道:

“现在是战争时期,你看看你们的小身板,哪个是能上得了战场的,不要着急,等着瞧。”

叔孙通一直默默的等待着机会,开国后的这次失态的酒会,终于让他等来了好时机。

刘邦感觉酒会上将军的行为太不成体统,叔孙通给刘邦建议道,

“打天下儒生用处不大,守天下,可就得靠儒生。我来为您制定一套礼仪,让大臣们依照执行。”

刘邦答道“那很好,但是可别太复杂,要我能做到。”

于是叔孙通跑到山东去找了一些儒生,可是有的儒生还是不愿意帮助他,说他是六易其主的马屁精,制定礼仪应当是周朝这样的有德之朝,不能被叔孙通坏了名声。

叔孙通没有理会这些儒生的谩骂,带着愿意帮助他的人和自己的弟子,在长安城外练习。

演练了一个月,叔孙通感觉差不多了,就报告了刘邦,刘邦看了一下,说这个能做到。

于是到了十月正式朝会的日子。

从大殿的外面起,依次是步兵和骑兵,各种旗帜。

殿内文武百官按规定肃然站立。

传令的傧相按照礼仪要求传令,执法言明,至始至终没有人违反礼仪制度。

刘邦非常高兴,说道“现在我才感觉到当皇帝的尊贵。”

立刻赏了叔孙通五百金,并封为太常。

在后来的日子里,叔孙通一直非常受到刘邦的器重,叔孙通的第五次跳槽令让他得到了满意的平台。

更多文章

  • 刘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备:祖宗我有方法,可惜你不会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安得猛士守四方,刘邦刘秀刘备谁最厉害,刘备跟刘邦关系

    公元前202年,饱经秦末战乱的华夏大地终于迎来了安宁。此时天下初定,百业待兴,推选一个合适的人当皇帝,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同年二月,在以韩信、樊哙、彭越、张傲、藏荼为首的一众有功之臣共同上书刘邦,恳请刘邦即位称帝。刘邦面对自己称帝已经成为既定实施的情况下,还故意推脱,刘邦说:“我出身贫寒,怕担当

  • 诸葛亮遗命斩魏延?正史中完全属于无稽之谈,别再被演义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杀魏延真实原因,诸葛亮历史上有杀魏延吗,诸葛亮赵云魏延蜀枪

    诸葛亮遗命斩魏延,属于演义中的小故事,为的是平添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再一个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不过,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这么神,就如鲁迅先生评价的一样“诸葛亮多智近似妖。”诸葛亮所表现的逆天本领,怕是只有妖怪才能如此吧?向天借东风,向天借命,算无遗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试问

  • 关羽的墓千年来,为何无人盗掘?盗贼见了都是跪拜,哪还会去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关羽最怕的3个人,张辽得知关羽死讯

    虽然关羽的墓就放在那里,没有隐藏,可是一千多年来却没有盗墓者光临。关羽的墓一个叫关林,一个叫关陵,历代王朝均有修缮,他下葬时,毕竟是王侯之礼,里面的珍宝应该也不少,可是为何没有盗墓者去盗掘?首先关羽自古以来就是忠义的代表,所以关羽也成为了黑白两道心中的神灵,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关羽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

  • 东吴后期规模庞大的叛乱,陆逊之子力挽狂澜,但却功高震主被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逊东吴大将,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陆逊为什么杀东吴

    但是他的投降和别人有很大区别,他带着西陵城和数万人割地投降,就和当年的淮南叛军(曾经在司马昭和司马师时期多次叛乱投靠东吴)一样,风水轮流转,现在终于轮到东吴平叛了。西陵在今天的湖北宜昌附近,属于吴国西线的要冲,如果西陵有失那么武昌危急,武昌危急则全局震动,要是丢了武昌的话估计东吴就算是气数已尽了。孙

  • 刘备三顾茅庐,虽请到了诸葛亮,但在路上却和另一位高人擦肩而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最顶尖的谋士,人们可以对他的谋略和才华有所怀疑,但他为蜀国鞠躬尽瘁的忠心,却不容置疑。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后,事无大小,全都放在心上。而刘备能从败军之将,一跃成为三国霸主之一,也绝对离不开诸葛亮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未能一统天下?其实还有后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有卧龙凤雏怎么也没得天下,刘备得到卧龙凤雏后半句,为何刘备得了卧龙凤雏还没安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方势力都想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可是僵持多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直到后来刘备夷陵之战大败,蜀汉实力大打折扣,走向了下坡路,这才让三国时期的局面发生了大的变化。当然,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蜀汉也不得不最先退出,不过回想当初可是有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言,而刘备正好

  • 曹操为什么要“行车骑将军事”而不是直接出任车骑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十大车骑将军,曹魏车骑将军,曹操如何当上丞相

    首先要说明的是,曹操不当车骑将军的原因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本鬼接下来所写的内容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而已,大家姑妄听之。本鬼认为曹操“行车骑将军事”而不是直接当车骑将军的主要原因是:汉光武帝制定的祖制和当时天下的局势导致曹操不能直接当车骑将军。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曹操迁都许昌后需要一个能在名义上总

  •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策死后为什么传位给孙权,孙权孙尚香孙策怎么配,大乔嫁给孙权还是孙策

    而在孙策临终前,自知命不久矣的他,曾对自己的身后事以及江东的未来做了一系列安排。其中,最为主要的安排,就是将象征江东统治权的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并嘱托重臣张昭等人用心辅佐孙权。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在古代的继承体系中,大多都是“父死子继”,况且孙策也有儿子,但为何他却反而选了“兄终弟

  • 周瑜死后,鲁肃为什么会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瑜鲁肃三大都督,周瑜和鲁肃谁先做都督,周瑜孙尚香鲁肃

    世人对鲁肃的第一印象就是宽厚的长者,老好人的角色,然而真实的鲁肃,其表现更加出色,更加令人惊异。他出身于士族家庭,非常富裕,说他视金钱为粪土也不为过。东汉末年,特别是黄巾起义之后,各地烽烟四起,诸侯纷纷割据,民不聊生,流民遍地。作为富甲一方的鲁肃,并没有认真的治理自家产业,反而拿出大量的粮食和财物救

  • 三国正史中的武将排名,典韦第三,吕布未上榜,第一才是万人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典韦和吕布谁厉害三国演义,典韦 Vs吕布,三国正史中赵云和典韦谁厉害

    五、文鸳文鸳又称“小赵云”,是《晋纪》中的万人之雄,也被认为是三国末期的第一猛将。想到三国赵云必然想到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英勇事迹,但其实在正史中真正的七进七出是文鸯单人单骑在邓艾率领的魏国众多将领追击中搏杀,最后让追兵不敢靠近的事迹。四、孙坚孙坚,是孙权之父开国皇帝东吴开国建立的奠基人,自身武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