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纪晓岚信里装盐和茶叶竟被和珅告状,乾隆还将他赶到新疆呆了三年

纪晓岚信里装盐和茶叶竟被和珅告状,乾隆还将他赶到新疆呆了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94 更新时间:2024/1/1 16:21:06

和珅不用多讲,民间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足以证明和珅的为官特点了;但实话实说,和珅也是乾隆最宠信的官员,比之刘墉纪晓岚肯定是有过而无不及的。至于刘墉,民间盛传“刘公案”,堪比古之“包青天”的大忠臣。而“纪晓岚”可以说是这三人中最具特点的人物,尤其是他的标志性物件“大烟袋”。

纪晓岚本名为“纪昀”,字“晓岚”,在今天看来这个名字确实有点不像男人的名字;不过真实的纪晓岚还是很男人的,抽烟、喝酒,尤其是“食色”的本事更是高强。但总体来说,历史中纪晓岚还是一位正直清官的,尤其是为人儒雅,博览群书,可谓乾隆身边的第一才子。尽管纪晓岚是一位清官,但也难免被骨肉牵绊,他就曾为了自己的女儿安危,给亲家写了一封“无字”书信,信封内却换成了“盐”和“茶叶”;结果纪晓岚还被乾隆皇帝贬职新疆了三年之久。

其实这件事的主角并不是“纪晓岚”,而是他的亲家公,此人名叫卢建曾。卢建曾本是朝廷大员,官封“两淮盐运使”。“盐”一直是国家命脉,在当时也是国家抽重税的经济支柱之一;直至今天“盐”也只有官办,“贩卖私盐”历朝历代都是打击重点。而“盐使”可是官场肥差中的肥差,更何况卢建曾是“两淮盐使”。

乾隆年间,国泰民安日久,官场奢侈迷乱之风大起;而卢建曾身居肥差,在这样的官场风气中也难洁身自好。当时官办盐商都会有一块“盐引”作为凭证,相当于今天的“特许经营许可证”,而这块“盐引”是要收取一定手续费的“每盐两百斤,引银三两。”这个凭证和“手续费”逐渐的就统称为“盐引”。

据统计,在二十二年中仅仅“盐引”这一小块,“引钱”就高达两千多万两白银;但这么多钱却并没有一两上交国库,去哪了?可想而知。卢建曾身为“两淮盐运使”自然从中渔利不少,好在半生平平安安,直到告老还乡在山东老家颐养天年。卢建曾本以为没事了,谁想到新任盐使因为“分赃不均”竟然一怒之下将“盐引”的内幕报告给了乾隆帝;乾隆大怒,一句“彻查”掀起了官场惊涛骇浪。

就在此时身为“亲家”的纪晓岚吓坏了。乾隆大怒,一旦查到卢建曾的话,纪晓岚的女儿也难免受牵连。为了女儿的安危,纪晓岚忙给“亲家”卢建曾通风报信;但事情特殊,一旦落入别人之手,再被乾隆帝知道,自己的性命也堪忧。谨慎起见,纪晓岚不敢信中写字,而是在信封里装上了一小撮“盐”和“茶叶”,这就命人送给了“亲家”卢建曾。

纪晓岚的“亲家公”卢建曾也非泛泛之辈,当年也是“进士”出身,又在官场混迹多年;因此卢建曾一见纪晓岚送来的“盐”和“茶叶”马上明白了“盐引亏空,立案侦查(茶)”的意思。只可惜仍旧慢了一步,纪晓岚送信的事早就被“和珅”探知,并报与乾隆帝;乾隆帝不仅马上查抄了卢建曾一家,就连纪晓岚也被株连其中。

就在纪晓岚通风报信的第三天,乾隆就把纪晓岚叫进“密室”,单独告诉他说“你虽未写一字,未传一言,但通风报信,证据确凿。”此时“盐引”一案虽未查清,但纪晓岚深知乾隆帝甚是英明,自己的事怎么也瞒不住的;于是纪晓岚主动跪地请罪。但乾隆帝酷爱诗,附庸风雅,面对纪晓岚这样的大才子实在舍不得治重罪;最后乾隆帝只将纪晓岚连降三级“纪昀从轻,谪戍乌鲁木齐。”

就这样纪晓岚在新疆呆了三年。但乾隆帝是“忍”了三年,最后实在忍受不住没有纪晓岚这位大才子在身边的日子,最终还是借口将纪晓岚调回了京城。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为各省改名,改得令人啼笑皆非,看你的家乡那时叫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平天国改的省名,魂断太平为什么要改名,太平天国各地简介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为了满足自己的统治,避讳自己和部下王爷们的姓名,对各省的省名进行了更改。洪秀全,本是广东花县的一名书生,道光朝时,洪秀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可能是心情郁闷,洪秀全放弃了科举之路。他联合好友创建“拜上帝教”,开始在广西传教,影响越来越大。在《清史稿》中就记载了洪秀全传教的过

  • 此人花钱买来民国“大总统”,晚年落魄也从未卖国,被追封一级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民国二级上将万耀煌,民国十九位大总统,民国一级上将多少人

    出身贫寒,溜须拍马曹锟家境贫寒,很小就开始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干过很多辛苦的活儿。但是在他进入北洋新军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刚加入北洋新军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他投效于袁世凯麾下。为了尽快的出人头地,他先是想尽办法打听,得知袁世凯的叔祖父有一个拜把子兄弟,竟然还跟他沾点亲戚关系。于是

  • 僧格林沁的功与过:曾国藩为何说他应自裁谢罪?他犯了什么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僧格林沁瞧不上曾国藩,铁帽子僧格林沁和曾国藩,曾国藩与僧格林沁什么关系

    僧格林沁参加过镇压太平军的战斗,并且在这一战中屡立奇功,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一样,他都是通过镇压太平军而闻名海内的。到了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僧格林沁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他要求咸丰将集结全国兵力、财力物力和英法联军展开殊死较量。在面对英法联军时,僧格林沁曾领导了大沽口保卫战这样精彩的战役,但是在随

  • 康熙晚年过大余功?雍正为何回复大臣:我不可能像他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和雍正谁功绩更大,康熙到雍正家见孙子,康熙喜欢雍正吗

    是什么导致他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当然和他童年的经历分不开,他的父亲不管是出家还是病逝,总之早早就离开了他,而他的母亲在他即位后不久也去世了。可是说康熙打小就是一个“失孤少年”。而他和他的祖母孝庄的感情则很好,这种隔代的亲情是很容易诞生出一个宽仁的皇帝的。历史上和康熙有着同样童年经历的皇帝还有明朝的

  • 曾国藩后代有多优秀?两百年出了240位人才,这里有何诀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后代 一览表,曾国藩后代现在谁最厉害,曾国藩有哪些后代

    如今后代学者们研究曾国藩的治世思想,多半来自于他的书信集合录即《曾国藩家书》,这本集合录里有写给父母的信,也有写给自己兄弟姐妹的信,而留给孩子们的信也不少。从这写给孩子们的百余封书信中就可以看出一个父亲对几个孩子们所寄予的厚望,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化成最常见的文字,希望几个孩子们透过这些文字能够习得人

  • 为什么乾隆刚去世,嘉庆立马在大丧期间处死和珅?原因只有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刚死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是怎么样处死和珅的,乾隆死后嘉庆为什么不能处死和珅

    和珅对于财富的追求是现在人人尽皆知的事,他为官多年为自己家族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产。和珅从小就是个聪明人,三岁的时候母亲就难产死了,九岁的时候父亲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他和弟弟和琳。所以从小寄人篱下的两兄弟日子过得挺苦的,作为哥哥的和珅也自小就学会了看人眼色,和不同的大人打交道,为了更好地生存,他只能变

  •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和九门提督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哪个官职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提督官职一览表,提督和侍卫谁权力大,清朝左提督是多大官职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这里就明确了领侍卫内大臣的品级和定员。侍卫处是由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子弟组成,负责保卫皇宫、皇室成员安全、守卫宫门、引导官员觐见、保卫皇帝出巡等。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都是侍卫处长官,上三旗各二人

  • 他是现代人却穿着清朝服饰留辫子,他叫老婆福晋儿子阿哥,他还想住进故宫做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本人欺负清朝福晋,清朝皇子福晋,清朝福晋服饰等级

    州棠是香港一家照相馆的老板,他的照相馆布置的极具清宫格调,以黄色为主,显得庄重典雅,所用的器具都画有代表皇族的图案,他举手投足以清朝皇室礼仪为准,如与人见面必作揖问好;他称老婆为福晋,称儿子为阿哥。州棠先生说,他小时候就听老辈人说自己姓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的后人。因为大清灭亡了,清皇室成员四处逃难,

  • 清朝对皇子教育有多严格?其辛苦程度不亚于高考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皇子教育,清朝宰相能管皇子吗,清朝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从整个王朝的长远角度看,皇帝的贤明程度也存在木桶效应。决定一个王朝气运的,不是看最贤能的君主有多好,而是看最昏庸的君主有多差,历史上不难见到,再富饶的江山,也经受不住败家皇帝的挥霍。因此,一个王朝皇帝是否具有足够的基本素养,决定了其国祚是否绵长。即便是最贤能的君主,也并非生来就有才能,他们的能力来自

  • 汉官抱怨清朝待遇太差皇太极反问:你们以前不是更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太极简介,清太宗皇太极电视剧,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

    随着投奔清朝的汉人不断增加,清政府在满洲八旗之外,另设汉军八旗,作为容纳来降汉人的一个组织编制。由于清朝为满人所创立,到后来入主中原,建立起大一统王朝,汉人在清朝的地位一直都相对较低。比如朝廷六部各设满汉两尚书,待遇地位是满尚书较高,实际工作则基本由汉尚书负责。另外像重要省份的督抚疆臣,领兵征战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