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官抱怨清朝待遇太差皇太极反问:你们以前不是更惨吗?

汉官抱怨清朝待遇太差皇太极反问:你们以前不是更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48 更新时间:2024/2/10 16:16:57

随着投奔清朝的汉人不断增加,清政府在满洲八旗之外,另设汉军八旗,作为容纳来降汉人的一个组织编制。

由于清朝为满人所创立,到后来入主中原,建立起大一统朝,汉人在清朝的地位一直都相对较低。比如朝廷六部各设满汉两尚书,待遇地位是满尚书较高,实际工作则基本由汉尚书负责。

另外像重要省份的督抚疆臣,领兵征战的大将军,一般都由满人担任。汉臣被打压和排挤的现象,直到清末曾国藩的湘军兴起后才有所改善。

清初时期,尤其是清军入关之前,这些投奔清朝的汉人境况是很差的,既要背负汉奸的骂名,又要为清朝努力工作,还要受到旗人的欺负。在天聪八年(1634年),有一次这些清朝的汉官联合起来,清太宗皇太极投诉汉人待遇太差、负担过重的问题。

皇太极听完这帮汉臣的鸣冤后,既没有生气处罚他们,也没有立刻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讲起了道理。

皇太极说,你们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你们忘了,和几年前的境况相比,现在不是已经好了很多吗?

为什么说汉官的待遇比以前好呢?因为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后金时代和皇太极统治前期,汉族官员的待遇是真的惨。《东华录》记载:

“先是,尔等归并满洲大臣,所有马匹,尔等不得乘,而满洲官乘之;所有牲畜,尔等不得用,满洲官强与价而买之;凡官员病故,其妻子皆给贝勒家为奴,虽有腴田,不得耕种,终岁勤劬,米谷仍不足食,每至鬻仆典衣以自给。”

也就是说,最早的一批汉人投奔满洲时,并不存在汉军八旗这个组织。来降的汉人都被编入满洲八旗,寄人篱下,被当成奴隶一样来管理,有马不能自骑,有牛不能自用,有田不能自耕,都是给满人白打工。

而那些从明朝投降过来的官员,虽然在满洲也有官做,但在他们死后,妻子儿女都要分配给本旗的旗主当下人,这谁能顶得住?因此有些从明朝投降过来的汉官,又开始与大明通信,想要重投故主。

皇太极当时得知汉官通明的情况后,却没有以叛国罪处决他们,而是觉得汉人在满洲的日子确实是太苦,于是另设汉军八旗,给予汉人们一定的自治权。从此,汉官们无需担心自己死后妻子儿女被收作奴隶,也对满洲更加忠心了。

皇太极在此时旧事重提,目的是敲打和提醒这些汉官们,不要得寸进尺。当年给你们提高待遇时,嘴上说要肝脑涂地,报答皇上圣恩,怎么没过几年,又来我面前卖可怜了呢?一番大道理下来,讲得汉官们没法反驳,最后唯唯而退了。

从这起事件中,也能看出清初时皇太极笼络汉人的一些策略,主要还是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罚不赶尽杀绝,赏亦宽严有度,在最大化利用来降汉人的同时,不至于让他们起异心。后来满洲能够顺利南下,入主中原并建立起稳固的统治,便是依靠了这批汉臣们的帮助。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灭亡后,为什么生下的残兵都跑到别的国家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硝石战争,又称南美太平洋战争或鸟粪战争,哪一年开打的呢?1879年!哪一年结束的呢?1883年。换句话说,60年代从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流亡到太平洋东岸的南美,这些太平军余部,必须再活19——23年,才有机会参加这场战争。问题是,出发之际已经是起码30岁的太平军,难道50、60岁还能老当益壮再来一波革命

  • 少年康熙的一个举动为何让吴三桂感慨低估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和康熙打了多久,吴三桂对康熙的态度,康熙王朝吴三桂起兵康熙气哭

    康熙登基时只有8岁,且此前一直生活在宫外,由保姆抚养长大。主少国疑,大臣未附,许多人对这位少年天子都带有轻视的想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鳌拜。康熙亲政之前,鳌拜倚仗自己的军功和地位,在朝中大肆结党,诛锄异己,甚至敢当面违抗康熙的谕旨,径行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满门抄斩。鳌拜对少年康熙的

  • 民国年间,污蔑太平天国为何要被判刑?如何正确评价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太平跟太平金服是一个吗,太平天国最鼎盛的事件,评价太平天国历史影响

    正是由于太平天国的重要地位,正确地评价它才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由于太平天国的特殊性质,人们在评价它的时候,态度和观点常常趋于两极化,捧的力捧,踩的往死里踩,这些都不是科学看待历史的态度。目前的舆论大都对太平天国呈一种偏于负面的评价,学者胡适和郭廷以的观点可以代表很多人的态度,胡适认为,太平天国给中国带

  • 盗墓贼挖开康熙墓,被喷出的火焰吓走考古学家进入,又紧急退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陵墓,康熙墓被盗尸骨被扔一地视频,苏麻死后康熙反应

    这里火葬的原因我们暂时不详细表述,只要知道这是女贞族的风俗就好了。当然土葬之前朝代也一直适用,相对于火葬来说,土葬就需要用大量的珍宝来填补棺材之间的空空隙,这就极大的吸引了盗墓贼。在他们认知中这么样的一位皇帝,到底得陪葬多少宝藏。康熙皇帝下葬的时候在雍正年间,前期时间还好,清朝国力还没有衰弱,还有雍

  • 她是民国欲女,18岁嫁入富商,熬不过空窗期,28岁在海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四大才女的婚姻史,民国最悲惨的恋人,民国4大才女的爱情

    余美颜是广东台山人,她虽出生于商贾世家,但因为母亲饱读诗书,所以她在母亲的教育下,不仅能够习字,还精通国文和英语,若是她能够到学堂上继续学习的话,不愁不能变成林徽因那般有名的才女。但可惜的是,他的父亲是非常传统的封建大家长,在余美颜18岁的时候,被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开平一户姓谭的富商,老实说包办婚姻对

  • 顺治皇帝23岁就过世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治皇帝几岁死,顺治皇帝只活了23年吗,顺治皇帝究竟是咋死的

    顺治皇帝生前比较信奉佛教禅宗,亦在皇宫之中召见僧人,所以,民间不太相信顺治皇帝年纪轻轻就死掉的事实,而有很多传闻,一种说法认为顺治皇帝过度思念已经去世的董鄂妃,以致于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剃发为僧,当了和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鳌拜、索尼等四位辅政大臣,发动了政变,顺治皇帝被迫放弃了军政大权,出家为僧,

  • 她是清朝最有福的太后 12岁出嫁儿子做皇帝 享尽富贵活86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最有名的太后,清朝皇宫最长寿的太后,清朝最睿智的皇太后是谁

    钮祜禄氏,出生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其家世真算不上高贵。但是她的曾祖父却是大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并且她跟康熙初年的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是同一个曾祖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年仅十二岁的钮祜禄氏被康熙皇帝指给了还是贝勒爵位的皇四子胤禛。那一年,已

  • 孙殿英盗掘东陵,为何要把乾隆的牙齿全部敲掉?为了这个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殿英挖东陵为啥被谴责,孙殿英盗东陵纪录片,孙殿英挖东陵电视剧

    孙殿英绝对是一个负面人物,这一点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他已经被官方顶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或许孙殿英盗掘东陵有出于民族主义的考虑,但是这不足以为他恶劣的行为辩护。我们也应该知道,他盗墓或许有家国情怀之类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搜刮财富,他所谓的情怀更像是个幌子。出于家国情怀,就去拿死人出气?这是一种说不

  • 孙殿英盗皇陵,挖开一看,发现清朝皇后“面目如生,有如古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殿英真的只挖过清朝的皇陵吗,孙殿英电视剧全集,孙殿英老婆和阎锡山

    令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是在乾隆20年到乾隆40年影响乾隆最大的女人,还在于她也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后妃之一,她为乾隆生了6个儿子。又有乾隆的宠爱,又生了6个儿子,令妃为何一直到死后才被奉为皇后呢?这就又要说道她独特的血统了——她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有汉人血统的皇后。令妃出身并不高,而且又有汉人血统,当

  • 他是乾隆弟弟最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最宠爱的弟弟,武宣婆哭丧,哭丧一边哭一边说什么

    雍正在这方面如此自信的结果,就是跟他父皇康熙相比,子嗣显得单薄。雍正育子10人,其中夭折6人,只有4个儿子长到了成年。所以雍正晚年的储位之争,远没有康熙朝的九子夺嫡那么激烈。而雍正驾崩时,幼子弘瞻才刚3岁,三子弘时又因忤逆雍正,早早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剩下来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只有四子弘历和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