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对皇子教育有多严格?其辛苦程度不亚于高考学生

清朝对皇子教育有多严格?其辛苦程度不亚于高考学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4/2/28 18:07:56

从整个朝的长远角度看,皇帝的贤明程度也存在木桶效应。决定一个王朝气运的,不是看最贤能的君主有多好,而是看最昏庸的君主有多差,历史上不难见到,再富饶的江山,也经受不住败家皇帝的挥霍。因此,一个王朝皇帝是否具有足够的基本素养,决定了其国祚是否绵长。

即便是最贤能的君主,也并非生来就有才能,他们的能力来自于教育。不过,虽然皇室子弟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有些皇室并不注重皇子教育,或者就只重视太子一个人的教育,导致皇子之间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一旦出现政治能力严重不足的继承人,就容易导致王朝的倾覆。

我们知道,在大方上,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因为后来的人们可以通过吸取前朝的教训进行改革,规避掉一些错误。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就汲取了前代的教训,非常重视皇子教育,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

从清初开始,只要是皇帝所生下的皇子,不论嫡庶,都要到紫禁城内乾清宫旁的上书房接受教育。《清实录康熙朝实录》记载,康熙小的时候“六龄读书”,另外清朝后来的其他皇帝都是“六龄就傅”。

说到六龄,并不是指的中美合拍、下半年开机、体两开花,而是六岁的意思。皇子们才刚满六岁,就要正式入学了。大家可能觉得,作为一个刚满六岁的小孩,又是皇帝的儿子,皇子们的学业即便不轻松,也不会太难,但实际上,清朝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严厉,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艰苦得多。

皇子们上课的时间,是在寅时,也就是早上4、5点钟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到上书房打卡上课了,然后一直学习到大概申时才下课,这对一个刚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是对脑力和体能的双重考验。

而且皇子们不仅每天上课的时间长,还难得有休息的时候,每年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三大节,加上皇帝万寿以及皇子自己生日那天可以放假,其时间日日读书,从不间断。这样的学习强度,比之如今的高考学生也不遑多让。

除了来自学习本身的压力以外,皇子们还需要面对来自兄弟竞争以及皇帝考察的压力。因为清朝在雍正以后不立太子,皇子们人人都有继承皇位的机会,自然免不了竞争。而兄弟竞争最主要的舞台,就是在这上书房中。

由于皇帝重视教育,会经常到上书房巡视皇子们读书情况,还是不是抽查他们的学习成果。面对巨大的压力,皇子们只能拼了命地下苦功夫读书,来赢得皇帝的青睐。若学业不精,则会受到责罚。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皇子们经过十余年的锤炼,成年后的基本文化素养普遍较高,同时也形成了勤奋的习惯。在清朝的皇帝中,没有出现过像过去那样看不懂奏折,或者偷懒不上朝的情况,亦即没有出现太过荒唐的昏君。

而清朝教育制度的失败,出现在同治皇帝身上。清朝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只是外在压力,而内在的驱动力,来源于皇子相互之间的竞争。而清朝的咸丰皇帝只剩下同治这一个儿子,无需竞争便已宣告大位有归,所以同治也没有花太多心思在学习上,成年后还沾染恶习,年纪轻轻就患上传染病而亡,算是清朝国史上最失败的一位君主了。

更多文章

  • 汉官抱怨清朝待遇太差皇太极反问:你们以前不是更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太极简介,清太宗皇太极电视剧,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

    随着投奔清朝的汉人不断增加,清政府在满洲八旗之外,另设汉军八旗,作为容纳来降汉人的一个组织编制。由于清朝为满人所创立,到后来入主中原,建立起大一统王朝,汉人在清朝的地位一直都相对较低。比如朝廷六部各设满汉两尚书,待遇地位是满尚书较高,实际工作则基本由汉尚书负责。另外像重要省份的督抚疆臣,领兵征战的大

  • 太平天国灭亡后,为什么生下的残兵都跑到别的国家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硝石战争,又称南美太平洋战争或鸟粪战争,哪一年开打的呢?1879年!哪一年结束的呢?1883年。换句话说,60年代从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流亡到太平洋东岸的南美,这些太平军余部,必须再活19——23年,才有机会参加这场战争。问题是,出发之际已经是起码30岁的太平军,难道50、60岁还能老当益壮再来一波革命

  • 少年康熙的一个举动为何让吴三桂感慨低估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和康熙打了多久,吴三桂对康熙的态度,康熙王朝吴三桂起兵康熙气哭

    康熙登基时只有8岁,且此前一直生活在宫外,由保姆抚养长大。主少国疑,大臣未附,许多人对这位少年天子都带有轻视的想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鳌拜。康熙亲政之前,鳌拜倚仗自己的军功和地位,在朝中大肆结党,诛锄异己,甚至敢当面违抗康熙的谕旨,径行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满门抄斩。鳌拜对少年康熙的

  • 民国年间,污蔑太平天国为何要被判刑?如何正确评价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太平跟太平金服是一个吗,太平天国最鼎盛的事件,评价太平天国历史影响

    正是由于太平天国的重要地位,正确地评价它才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由于太平天国的特殊性质,人们在评价它的时候,态度和观点常常趋于两极化,捧的力捧,踩的往死里踩,这些都不是科学看待历史的态度。目前的舆论大都对太平天国呈一种偏于负面的评价,学者胡适和郭廷以的观点可以代表很多人的态度,胡适认为,太平天国给中国带

  • 盗墓贼挖开康熙墓,被喷出的火焰吓走考古学家进入,又紧急退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陵墓,康熙墓被盗尸骨被扔一地视频,苏麻死后康熙反应

    这里火葬的原因我们暂时不详细表述,只要知道这是女贞族的风俗就好了。当然土葬之前朝代也一直适用,相对于火葬来说,土葬就需要用大量的珍宝来填补棺材之间的空空隙,这就极大的吸引了盗墓贼。在他们认知中这么样的一位皇帝,到底得陪葬多少宝藏。康熙皇帝下葬的时候在雍正年间,前期时间还好,清朝国力还没有衰弱,还有雍

  • 她是民国欲女,18岁嫁入富商,熬不过空窗期,28岁在海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四大才女的婚姻史,民国最悲惨的恋人,民国4大才女的爱情

    余美颜是广东台山人,她虽出生于商贾世家,但因为母亲饱读诗书,所以她在母亲的教育下,不仅能够习字,还精通国文和英语,若是她能够到学堂上继续学习的话,不愁不能变成林徽因那般有名的才女。但可惜的是,他的父亲是非常传统的封建大家长,在余美颜18岁的时候,被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开平一户姓谭的富商,老实说包办婚姻对

  • 顺治皇帝23岁就过世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治皇帝几岁死,顺治皇帝只活了23年吗,顺治皇帝究竟是咋死的

    顺治皇帝生前比较信奉佛教禅宗,亦在皇宫之中召见僧人,所以,民间不太相信顺治皇帝年纪轻轻就死掉的事实,而有很多传闻,一种说法认为顺治皇帝过度思念已经去世的董鄂妃,以致于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剃发为僧,当了和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鳌拜、索尼等四位辅政大臣,发动了政变,顺治皇帝被迫放弃了军政大权,出家为僧,

  • 她是清朝最有福的太后 12岁出嫁儿子做皇帝 享尽富贵活86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最有名的太后,清朝皇宫最长寿的太后,清朝最睿智的皇太后是谁

    钮祜禄氏,出生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其家世真算不上高贵。但是她的曾祖父却是大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并且她跟康熙初年的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是同一个曾祖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年仅十二岁的钮祜禄氏被康熙皇帝指给了还是贝勒爵位的皇四子胤禛。那一年,已

  • 孙殿英盗掘东陵,为何要把乾隆的牙齿全部敲掉?为了这个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殿英挖东陵为啥被谴责,孙殿英盗东陵纪录片,孙殿英挖东陵电视剧

    孙殿英绝对是一个负面人物,这一点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他已经被官方顶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或许孙殿英盗掘东陵有出于民族主义的考虑,但是这不足以为他恶劣的行为辩护。我们也应该知道,他盗墓或许有家国情怀之类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搜刮财富,他所谓的情怀更像是个幌子。出于家国情怀,就去拿死人出气?这是一种说不

  • 孙殿英盗皇陵,挖开一看,发现清朝皇后“面目如生,有如古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殿英真的只挖过清朝的皇陵吗,孙殿英电视剧全集,孙殿英老婆和阎锡山

    令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是在乾隆20年到乾隆40年影响乾隆最大的女人,还在于她也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后妃之一,她为乾隆生了6个儿子。又有乾隆的宠爱,又生了6个儿子,令妃为何一直到死后才被奉为皇后呢?这就又要说道她独特的血统了——她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有汉人血统的皇后。令妃出身并不高,而且又有汉人血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