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悲凉人生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悲凉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4/2/17 21:27:20

题/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悲凉人生

文/海森堡,一个热爱历史的学生,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充满了好奇

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

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嫌疑,请将线索发送至后台,我们会严肃处理!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李鸿章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封疆大吏,也是主宰晚清历史的重要人物,但是在他身上,背负了太多原本不属于他的罪责。他只是一个生活在封建体制下的可怜人而已,他在崎岖坎坷,满是荆棘的道路上艰难的开辟出了一条自强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并不能避免历史上所注定发生的悲剧。

晚清时代,由于清政府的无能与腐朽,西方列强步步紧逼,逐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在积极筹措自己的战略主张。

在一帮汉族大臣和满洲亲贵的倡议下,打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的在清朝广袤的土地上迅速的展开,学习洋人的技术,购买洋人的枪炮,甚至开始逐步按照西方的军事要求去训练军队,是为洋务运动。

后来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却使中国第一次接触了近代化的世界潮流。而这里最不能忽视的一个人就是晚清名臣李鸿章。

上图为李鸿章年轻时的画像

李鸿章是安徽人,和平凡的读书人一样,小时候十分努力的读书,怀着“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心情和决心,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翰林院编修。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成就了他个人,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豪情壮志。

上图为攻打太平天国,剿灭捻军时期的李鸿章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由于当时清政府腐败不堪,军备废弛,社会矛盾激化,局势十分紧张,各地赶来围剿的八旗绿营官兵迅速溃败,太平军乘胜追击,于咸丰三年攻下了清朝南方地区首府南京,朝野震动,局势愈发的紧张,随后太平军乘胜袭取南京周围的道州府县。江南各地的士绅财主纷纷跑到当时的上海避难,因为这里有外国的雇佣军,但是人数不成正比。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曾国藩派来军队帮助其抵御太平军,而这支军队就是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前身。当淮军队列整齐地经过上海时,上海士绅看着淮军士兵破烂不堪的衣衫和低矮赤脚的农民形象,瞬间失去了信心。但是,李鸿章就靠这些人在上海与太平军发生了三次恶战,一举打出了威名,实地证明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语。李鸿章虽为文官,但却有武将机敏的头脑的坚毅的气魄,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

升任直隶总督时期的李鸿章

随后淮军开始发展壮大,并与曾国藩一起率领军队攻克南京。至此李鸿章官运亨通,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官吏开始逐步成为晚清时代中国的实权派人物。在随后的时间里,又协助朝廷剿灭捻军,至此成为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

上图为李鸿章赠送外国人的照片

在此期间,洋务运动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并扩大了三局的规模。升任直隶总督后,又创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一系列官督商办的合作企业。这一系列洋务政策,不但促进了清朝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清王朝已经相当困难的财政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械,但本质上还是具有维护腐朽清王朝的基本事实。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发展开拓性,这一点应当是值得肯定的。

上图为李鸿章视察洋务运动结果时的照片

到后来,李鸿章由于支持以及熟悉洋务,遂开始频繁与外国人接触,并长期主持签订各项列强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也正是李鸿章后世饱受诟病的直接原因。但是,社会发展落后,谁又能在短短数年中解决中国当时落后挨打的局面呢?李鸿章只是去充当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而已,这个条约换谁去签,谁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只不过这个角色被他当上了而已,真正的历史责任应该由落后腐朽的清政府统治者去负,倒是他,忍受着耻辱,忍辱负重,在满是顽固派的朝廷中艰难的存活着,守护者自己得以保全的发展成果。在日本的春帆楼,他亲手埋葬了自己数年以来的发展成果--北洋海军;在东交民巷的西班牙使馆中,他以老迈之躯艰难的处理由顽固派惹下的祸乱。可能这就是一个封疆大吏的气度与胸襟吧。

上图为签订马关条约时情形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的所用自洋务运动以来的努力成果全部毁于一旦,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但他同时也成了这个腐朽王朝的替罪羊,被革职留任。

之后,他奉命出使西洋各国,他参加了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见到了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外国人的层层围观中,这位头戴花翎,身穿黄马褂的老人见识到了西方工业的发达和清王朝的腐朽与没落。

看着西方高耸林立的烟囱,精密的机械制造厂,这位老人心中满是悲怆与凄凉。国家的强大,并不是靠他一个人,而是靠四万万中国人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果。但是,当时的清政府,顽固派把持朝政,后宫母子相争,官员腐化堕落,民众麻木不仁……

上图为李鸿章会见俾斯麦时场景

上图为晚年李鸿章

他的一生悲剧就在于,他要维护并延续这个并不受到拥护和支持的腐朽王朝,一切关于洋务运动发展的片面和皮毛的论据均来自于他要维护清王朝的必然使命,从小学习的四书五经就教育他忠君爱国这个在中国千年不变的道德准则,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所在。这个可怜的老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背负了一个本不该属于他的骂名和责任,正所谓“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明珠接过李光地的窝窝头,为何转身就告诉他有内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王朝李光地为什么要内奸,明珠 李光地,李光地给明珠送馒头

    先说一下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当然要多嘴一句,这是电视剧当中的情节,而不是实际历史当中的故事。自从鳌拜被康熙帝除掉之后,朝堂当中只剩下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两个人争得死去活来。其实要论起亲戚来,纳兰明珠是康熙的姑父。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他结党营私的理由,尤其是在后来就卷入了太子之争。在康熙二十六年的时候,当时的

  • 纣王写诗亵渎女娲,女娲却为啥没有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中,当时的纣王被群臣族拥着来到女娲娘娘庙后,本来他下面的人是想让纣王凭借参拜女娲来替他的老师闻太师祈福的,因为当时的商朝北海地域出现了72路诸侯叛乱,闻太师自告奋勇地请求率军平叛,因此,朝中大臣们都想纣王在女娲娘娘的圣像前为闻太师祈福,希望闻太师能够马到成功。殊不知纣王在看见女娲娘娘的

  • 这位公主天生丽质知书达理,但一生命运多桀,几次嫁人只为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命运最惨的十位公主,北宋最美公主命运,历史上最幸福的公主红颜薄命

    萧氏是兰陵萧氏的后人,父亲是后梁孝文帝,可是政治文化世家。而萧氏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多才多艺、知书达理,除了这些之外,她的医术也非常的了得,甚至还会星象占卜。不过由地她出生月份被那里的风俗认为是不吉利的,所以后来是被其舅舅抚养长大,而舅舅生活中社会底层,所以萧氏也是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后来因晋王杨广

  • 专灭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横扫欧亚非,为何葬送在商朝的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雅利安人在商朝的惨状,雅利安人何时灭掉古印度,商朝殉葬

    历史上的雅利安人,曾经毁灭掉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有着辉煌的文明历史。所以如今世上许多国家都说自己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当气势汹汹的雅利安人跨过喜马拉雅山,来到两河流域的古中国时却被击败,由此葬送在了中国大地之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雅利安人来中国前做了什么?公元前3000多年前左右,地球发生了一个很重

  • 被历史污蔑的纣王,实则是一代雄主,郭沫若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题/还原最真实的纣王,雄主or暴君?郭沫若:纣王很冤,应当恢复名声文/陈一刀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

  • 绝世美女妲己应该为祸国殃民背锅吗?实际她是个苦命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这里足以证明苏妲己不是狐狸变的。商纣王得到妲己后,对她非常宠爱,可是任谁在家好端端的呆着,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被人当礼物送给一个老男人都会不乐

  • 军长为国牺牲,18年后夫人被接入京,启程前挖出菜园里的瓷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问世间情问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战争岁月,有眷侣为了心中的同一个目标,携手走在革命的光辉道路上。他们即使分隔一方,生离死别,也始终没有忘记心中的信仰,坚定地向前走。1915年,17岁的湘乡青年黄公略投笔从戎,参与到讨袁的护法战争中来。因为黄公略识文断字,他成了护法军的文书,是当时湘乡有名的青年

  • 夏朝第三任国王,被后羿夺王权,弟弟为其作《五子之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大禹的本意是想将位置让给大臣皋陶的,奈何皋陶没有这个福分,早早的就失去了生命,后来大禹想把位子传给伯益,但是大禹的儿子夏启将伯益挤掉,自己做了皇帝,从此开启了皇位只传给儿子的时代,这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一个封建王朝——夏朝。夏启得到皇位以后,他的统治到了后期相当的腐败,使得百姓颇有意见。这之后,

  • 古代生意人为何被称为“商人”?他们与商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朝做生意的商人,商朝时期的著名商人有哪些,商朝和商人有关吗

    商人最开始指的是夏朝时“商”这个部落的成员,他们的祖先是“契”。契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分封在商邑这个地方。等到夏中期时,商部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王亥。王亥是契的六世孙,他不仅学会了饲养家畜而且还驯服了牛马。他发明了双辕牛车,用牛代替了人力长期的搬运。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王亥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

  • 湖南省的禹王碑号称天下第一碑?为何至今无人能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岣嵝碑原碑,禹王碑照片,阳山问碑为什么叫问碑

    据记载,早在唐代德宗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刘禹锡等就听说过衡山有禹王碑的事了。据说,韩愈曾游览衡山,但没有亲眼看到禹王碑,于是遗憾的写诗道:“千搜万索竟何有?森森绿树猿犹悲。”直到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有一个名叫何致的人游览衡山,在樵夫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这块禹王碑。他照原样拓描下来,回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