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李广:20岁参军,参战70余次,至死未封侯,只因战绩太差

名将李广:20岁参军,参战70余次,至死未封侯,只因战绩太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11 更新时间:2024/1/23 19:03:11

赤胆忠心的李广,为何总被汉武帝“嫌弃”?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汉武帝,他的战绩实在拿不出手。

李广20岁参军,当时的皇帝还是汉文帝。

李广的射术很好,作战勇猛,身材也好,汉文帝很赏识他,很快就把他调到身边工作。

在汉文帝时期,汉朝国力还不行,或者说,汉文帝认为,还不到和匈奴正面交战的时候。因此,他对匈奴采取的策略,以“守”为主。

当时,也不是没和匈奴起过冲突,但每一次,汉朝都是见好就收,绝对不起大的冲突。

和平时期,对有才能的人而言,其实是一种限制。因为他们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因此,汉文帝多次对李广叹息:“你要是生在高祖时代,肯定是个万户侯。”

在汉文帝时期,李广虽然受赏识,但因为没机会建功立业,因此也很少被提拔。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并颁布“推恩令”,最终导致诸侯王联合起来,反抗朝廷,史称“七王之乱”。

李广参加了这次战役,但他干了一件蠢事。

当时,梁王刘武封李广为将军,李广接受了。

汉景帝很不高兴,因为这个弟弟,是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人,而接受了梁王印绶的李广,自然默认为梁王的人。

所以,这次战役,李广虽然立了功,却没有得到封赏。

此后,汉景帝直接把李广调去边关,眼不见为净。

李广就在边关,和匈奴打了20多年,但因为坐上了“冷板凳”,他始终没有得到提拔。

此后,汉武帝即位。

汉武帝是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他认为,汉朝的国力,已经能支撑得起和匈奴打仗了。

因此,他对匈奴的战略,就从“守”变成了“攻”。

按理说,遇见汉武帝这样的君主,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可李广却没有抓住机会。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李广从雁门出塞,领军10000,配合卫青公孙敖等人和匈奴交战。

然而,李广进军很不顺利,全军覆没不说,自己也被匈奴活捉了。

好在,他很聪明,靠着装死,从敌军手里溜了出来。

这一战,卫青大获全胜,受封关内侯。

而李广因损失惨重,战败被俘,按军法要处以极刑。但是,汉武帝允许他出钱赎罪,最终,李广被免除了死罪,贬为平民。

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汉武帝再次给了李广机会。

他被派遣领兵4000人,向西迂回,接应19岁的霍去病主攻河西。

但李广的命确实不好,他带着4000人,遇见了4万匈奴骑兵,要不是张骞领兵赶到,他可能又被匈奴活捉了。

而这一仗,19岁的霍去病表现得格外英勇。

在没有接应的情况下,他领兵孤军深入匈奴腹地2000里,杀了匈奴40000多人,还俘虏了匈奴贵族3000多人。

这一战,李广功过相抵,没有被处罚,但也没有被封赏。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这是李广一生中最后一次和匈奴的对决。

本来,漠北之战,汉武帝不想派李广出去,他只派出了卫青、霍去病,试图这一次活捉匈奴单于。

之所以不派李广,是因为李广年纪大了,而且,他对匈奴的执念会影响全军发挥。

可是,李广苦苦哀求汉武帝,一定要给自己一次机会,最终,汉武帝给了他一个前将军的位置。

在出征前,汉武帝专门找到卫青,告诉他,李广命不好,一定要避免他和匈奴主力对决。

而这一次,李广率领军队,直接迷了路。

等他赶到时,卫青已经遭遇匈奴单于,展开大战。霍去病也领军深入敌后,将匈奴左贤王部全歼。

接二连三的失误,让李广也心力憔悴。

等卫青派人来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时,60多岁的李广,直接拔剑自刎。

不得不说,李广的一生,确实有点生不逢时。

他个人很勇猛,每次行军打仗都身先士卒,可领兵打仗和个人打仗,是两回事,在大兵团作战时,李广并没有突出的业绩。

他的一生,参战70多次,但大多数战役,是他在汉景帝时期,和匈奴士兵的小规模战斗。

因此,在汉武帝这里,他此前的功绩,并不能加分很多。而他此后的失误,却让汉武帝逐渐对他失去信任。

反观青年将领卫青、霍去病,他们出身微末,崛起非常迅速,后来更是成为打击匈奴的核心力量。

汉武帝不是嫉贤妒能的君主,他也给了李广很多次参战的机会,只是,李广的表现,着实没有到可以封侯的地步。

唐朝诗人王昌龄写了一首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说,这里的“飞将”,指的也许不是飞将军李广,而是卫青。

因为李广一生都没有打到龙城,而打到龙城的人,是卫青。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更多文章

  • 同样的远交近攻,为什么大秦横扫六合,而宋朝却有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许多人都会觉得惊讶:宋居然与秦国一样采取了远交近攻?是的。他们不仅仅一样采取了远交近攻,而且跟秦国还有同一个祖宗。古代的秦国和赵国,都是源自于伯益;伯益的后代一支发展为秦国,另外一支发展为赵国。而赵国之后就发展出了赵姓,所以,赵宋和秦国,算得上同根同源。大约是因为同根同源的原因,他们两个国家都选

  • 盘点三国精通水战和陆战的八大名将,这一次东吴终于占尽了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水战十大名将,东吴名将一览表,东吴水战将领

    甘宁所谓精通水战和陆战的名将有几个标准:第一,水战和陆战综合平均,稍稍偏向水战能力,兼顾其他比如领兵能力;第二,以演义为准,水战和陆战都要有实际的战例说明,比如周瑜和鲁肃作为水军都督水战肯定厉害,但是一方面他们二位主要是居中协调起到统帅作用,实际领兵作战和马上厮杀以及阵前交锋就不擅长了,所以他们二人

  • 陈胜身边的那些武将们:庄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庄贾怎么杀陈胜的,陈胜手下的文官武将,陈胜有杀死自己的武将吗

    《汉书》:腊月,胜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胜以降秦。葬砀,谥曰隐王。严格意义上说,庄贾不算陈胜身边的武将。如果说要上阵杀敌的才算是武将,那么庄贾当然不是武将,因为庄贾甚至可能连战场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过。可就是这位御夫庄贾,成为了陈胜命运的终结者。庄贾杀陈胜的理由不多。其一,陈胜对部下不好,庄贾

  • 华佗为何会遭到曹操的斩杀命令?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斩杀华佗的真实原因,曹操与华佗全集,曹操错杀华佗完整版

    为何这样一个人,却遭到了曹操的斩杀命令?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华佗被杀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描写这样一个场景:曹操多年来受到了头痛的困扰,在华佗为他医治的过程中,对方提议要给他做一个开颅手术。而曹操认为华佗是想借着这个缘由杀害自己,因此,下令将华佗处死。这件事在当

  •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让蒋琬当继承人,而不是姜维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琬与诸葛亮,诸葛亮死前说的蒋琬,三国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启用蒋琬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临终前,为何不选择姜维做接班人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就第一点来说,姜维作为魏国的降将,在蜀汉的资历相对较浅。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

  • 同样是四征将军,为何曹魏不设征北将军,蜀汉不设征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的四征将军执掌各个重镇的兵马,拥有征伐的大权,在地位上要高于四镇、四安、四平将军。不过,蜀汉的四征将军,地位反而不如四镇将军,比如赵云先担任征南将军,后晋升为镇东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曹魏不设征北将军,蜀汉不设征东将军?一首先,曹魏不设立征北将军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北方的游牧民

  • 苏轼这诗,看标题以为写刘备,看内容才知那人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轼对刘备的诗,苏轼评价项羽曹操刘备,苏轼哪句诗写出了他胸怀大志

    我想到的是刘备。因为这首诗之前,苏轼写了《八阵碛》、《诸葛盐井》,说到都是蜀汉之事,惯性之下,由不得不想到刘玄德白帝城托孤的典故啊。再读内容,原来小苏写的这人啊,比刘备还惨。先说说刘备为何惨。他为何跑白帝城去了?因为打东吴。为何打东吴?因为关羽被东吴给杀了。结果,不但仇没报成,反而损失了更多将军、士

  • 这种说法不公平:廖化从麦城跑到上庸,关羽却没能突出重围,他是被赵累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廖化vs麦城,关羽廖化,三国时上庸和麦城的位置

    马良留在荆州辅佐关羽,也是有据可查的,这证据就是他在荆州写给诸葛亮的一封信:“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三国志》过于简练枯燥,陈寿先降魏后归晋,蔑称刘备建立的基业为“蜀”,他的有些话当不得真,

  • 三国猛将斩将数量排行前十,吕布仅排在倒数,张飞屈居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布评价张飞勇猛,张飞vs吕布100回合,三国战纪张飞变吕布

    你知道这三国中哪位武将的斩将数最多吗?我看肯定很多人会说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还有以一敌百的关羽,但我想说以上都不是,甚至吕布的斩将数仅有两人都排在倒数,为此我查阅大量资料,计算出了十位斩将数最多的武将,现在就为大家一一奉上。 第十,吕布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一人大战刘关张三人打成五五开,大战许

  • 蜀汉五虎上将的后人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五虎后人是谁,蜀汉五虎后人哪个最好,蜀汉集团的五虎将都有谁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五虎上将的后人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提起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除了军师诸葛外,最令世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被称作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个个都是万人敌的猛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长坂坡一吼吓退数万曹军,银马白枪杀的七进七出等等耳熟能详的战绩,让几人名震华夏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