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之后我们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听着有点霸气

汉朝之后我们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听着有点霸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4/1/20 22:59:39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是大头,人口占中国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其他的民族由于人口比较少,所以被称之为少数民族。

但是在久远的历史上,汉族基本上只在中原地区活动,而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不是如今的民族名称,甚至很早以前,汉族都不叫汉族。因为“汉族”这个界定是从汉朝开始的。那么,汉朝以前是叫什么名字呢?其实真实名字充满霸气和武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汉族之始立

中国境内有五十六个民族,很多人会调侃,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剩下的一个汉族啥也不会。当然,这只是调侃,毕竟汉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群体,不至于身无长处,因为发展上千年来,早已有了悠远的历史,历史,音乐、化、绘画精通的人才比比皆是。

据考证,从汉朝起,中国历史上就有了“汉族”这个称呼。在汉朝以前,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影响,人们都根据自己的国家或者出生地,称呼自己为楚人、秦人,而汉族的旧称则为汉人。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就有了汉族这个称呼。

而汉朝之所以要称呼汉族,是建立在中央大一统的基础上的。当然,最早说大一统的应当是秦朝。秦国经过几世秦王的努力,终于在始皇嬴政的时代,将其六国都剿灭,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

但是秦朝之所以没有汉族这个称呼,是因为秦王朝保持的时间短,影响力不如汉朝久远且广。汉朝初立的时候,境内的人仍旧称之为“六国之人”,而隶属于汉朝的人,认同刘氏之人统治的人则被称之为汉人。

随着汉朝的强大,到了汉武帝时期,平定匈奴,沟通西域,东边的朝鲜和西南边的蛮夷也被平定,甚至周边的一些小国蛮夷之族归顺了汉朝。因此,汉朝的国力影响日渐深远,汉族这个称呼也慢慢被广泛使用起来。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朝虽然早已分崩离析,但余威犹存,加之东汉末年的三国,都是维护儒家礼制正统文化的政权,所以即便在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政权出现,但是他们为了扩大和稳固自己的统治,都会进行汉化改革。至此,汉族这个民族不仅限于汉人,更多是指在文化上产生认同感的人。

也正是因为强调是文化上的认同,所以对于宗亲、血缘则不那么看重。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就有了“清君侧”说法。因为文化上的认同,让人们认为帝位可以相互易位。而汉族这个民族称呼也至此之后,一直保留下来,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在用,甚至成为了中国民族的主体民族。

往后的历史清晰可寻,那么汉族在汉朝之前,除了汉人这个称呼,还有哪些称呼呢?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汉族在汉朝以前,被称之为汉人,但即便如此,也是少数称呼,毕竟在战国时代,甚至到了后来的秦王朝时代,诸侯列国中,都是秦人、赵人等国家的人,因此还是很少被称呼。其实,不能说汉族之人不存在,只是因为那个时期的汉人,跟秦人和楚人等群体,被统一称呼为“华夏之族”。

华夏在我们今天看来,范围非广,一般说某个人厉害的时候,就会说“威震华夏”。所以足可见华夏之族名字的霸气。

而在华夏之外的民族,也就是中原地区的民族,在文化上不共通的民族,比如犬戎,统一被称之为“蛮夷”。《尚书》中就专门说了,“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即不归顺周天子的民族,为外族,中原地区的族人是华夏族。也就是说,至少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华夏之说。

至于华夏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迹可循。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就说了,古之“中国”是因为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而被称为“华夏”。”所以,早期的“华夏”一词就明确表明,这种称呼不是限定在地理范围上的中原之地,而是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但这个时候的文化价值认同,还是主要体现在中原诸国民族上,毕竟蛮夷之族跟中原之地的文化相差太大了。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等改革,但因为国祚很短,所以在文化上的影响不够久远,这个时候“华夏族”还是指整个汉族的称呼。到了汉朝,由于版图的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所以汉族这个称呼开始衍生出来,并且逐渐影响至后世。而所谓的“华夏族”则不局限于汉族,而是将其作为中国人的别称。

所以,现在的中国人无论在世界的哪里,都会用中华民族之人来称呼自己,以此来强调自己的身份。当然,无论华夏子孙,还是中华民族,都是中国人笼统名字称呼,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基于身份认同上的文化认同。

结语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句话我们经常说,但是中华民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甚至在遥远的历史上,它都是特定的,指的是汉族人,只不过随着汉朝瓦解,加之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更多强调是人文上的认同,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中华民族。在此之前,“中华”跟“华夏”相关,所以指的都是汉族人。毕竟,在中原地区的历史上,汉族人依旧占主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中国人不讲究国外的所谓的家族出身与血统,因为相比较血统而言,留在今天的中国人,多少都经过了民族的融合,所以我们讲究的是民族的认同感。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现在我们有很多个民族,但无论怎样划分,我们都是华夏民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因此,我们要认同中华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促进民族的和谐与团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司马懿遗嘱:子孙不得为我扫墓!1700多年后,发现真是老奸巨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死前告诫子孙,司马懿临终前的遗嘱,司马懿熬死祖孙三代

    历史上风云人物荟萃的时期,那一定少不了三国时期,就是因为这段历史,人们知道了“卧龙凤雏”,为此,还流传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有一个人,陈寿的《三国志》甚至没有关于他的传记,历史上似乎也没有过多资料,但是他却笑傲到了最后。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他聪亮明允,洞察世事。三国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里,诸多豪

  • 刘邦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字——狂;现实很多人都坏在一个字——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成功的5句话,刘邦成功有三个原因,史记评价刘邦成功原文

    你想一想,大秦帝国的虎狼之师,秦始皇横扫六国,气吞山河,威武雄壮的秦军似乎成为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有,被称为“万人敌”也毫不为过的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是贵族之后,无论出身还是一切的硬件条件,似乎都远远把刘邦甩在万里之外,若是一般人,怕是连和项羽过招的想法都不敢有,更别说与项羽争天下

  • 萧何弥留之际,汉惠帝问:谁能替你接任丞相?萧何:陛下英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夸萧何萧何说这不是他的功劳,汉惠帝 萧何,西汉萧何与三国萧何

    于是在萧何病危弥留之际,汉惠帝刘盈亲自前去探望,在萧何快咽气时,汉惠帝问道:“有谁可以接替萧丞相的位置?”待到萧何未回答,又问:“你觉得曹参如何?”萧何便答曰:“陛下英明,老臣可以放心地去了。” 萧何、刘邦及曹参三人为沛县结义之交 萧何逝世后,在齐国当丞相辅佐齐王的曹参,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入朝为官。

  • 他是三国第一牛人,一学生是开国皇帝,后世子孙中还出了俩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卢植除了在学问、政治上的成就外,还有一项成就很厉害,那就是教育。卢植有两个学生在三国名气很大,一个在前期叱咤风云,一个在后期开国称帝。前者正是一方诸侯公孙瓒,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曾经让匈奴闻风丧胆。后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刘备,刘备少年拜在卢植门生,学习多年。后来刘备在川蜀建立蜀汉,做了开国皇帝。不过卢植的后

  • 辕门射戟如果吕布没射准,后果如何,刘备是否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布辕门射戟真实历史,正史吕布辕门射戟是真的吗,戏说三国刘备吕布射戟

    而袁术呢,从孙策手中得到了传国玉玺,而看到刘氏天下已经不行了,就有了称帝的心思,称帝之前肯定要建立一番基业。袁术看来看去,就属小沛的刘备最弱了,而且打下刘备,再打吕布,整个徐州就都是袁术的了。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袁术为了拉拢吕布,就想跟吕布结成儿女亲家,吕布欣然同意。解决了吕布,袁术就派了大将纪灵带

  • 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立遗嘱不让后代扫墓,过了1769年才发现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都出现了许多出色的帝王将相,他们为了维护朝廷稳定、保护百姓平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生前功劳战功累累,享有极大的荣誉,受到万人景仰。可是,是人都难逃一死,不过,这些有身份权势的王侯将相在临死之前会留下很重要的遗言。比如: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交代,康熙皇帝驾崩后留下的继位遗言

  • 项羽如果得了天下,中国历史能比刘邦的汉朝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晚年谈项羽不过乌江,老梁说项羽刘邦,王立群讲项羽刘邦全集

    首先项羽打完了巨鹿之战,进入了关中之后,就等于是夺得了天下。那时候,所有人都要看项羽的脸色,所有人都臣服项羽。那么项羽那个时候做了什么事情呢?一: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这是项羽得天下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秦朝建立以来是实行郡县制的,项羽灭秦之后,又恢复了周朝的分封制。这是国家的根本制度!郡县制的特点是一个天下

  • 疑似穿越者的新朝王莽皇帝,他的头颅为何被人保存了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莽穿越历史真实事件,王莽 真实历史,一分钟了解历史上的王莽

    武库火……故累代之宝及汉高祖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晋书》这句话的意思是晋朝的武库着火了,累积保存的一些宝物被烧毁,包括刘邦当年斩蛇的剑,王莽的头颅,孔子穿过的鞋子。这些东西被毁于大火!刘邦的宝剑和孔子的穿过的鞋子,这些东西保存很好理解,那么为什么要保存王莽的头颅呢?我们来看看主流的几

  • 易中天先生曾言蜀汉灭亡有四点原因,其实我觉得有六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蜀汉灭亡十大原因,易中天讲解蜀汉灭亡,蜀汉灭亡电视剧

    一:关羽失荆州可以说,蜀汉的立国基础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且隆中对还是蜀汉能够图霸天下的基础。关羽作为荆州的最高长官,没有处理好外交关系,准确的说没有处理好和东吴的关系,导致曹魏明攻,东吴偷袭。关羽再神勇,也顶不住两边的压力,蜀汉政权也没有及时派兵支援关羽,关羽身死,还丢失了荆州。关羽失荆州不仅让蜀

  • 张飞说自己是燕人张翼德,为何关羽不说自己是河东关云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张飞说的是燕人张翼德,燕人张翼德读音,燕人张翼德吓破敌人胆

    一:关羽身上有人命官司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给刘备自报家门的时候,说过自己看不爽豪强欺负人,手起刀落杀了豪强,然后逃难于此地的。刘备见关羽有义气,看不惯豪强,决心收留他。这样的人命官司也就在刘备面前说几句了。毕竟刘备是自己人,不会到处乱说。如果在和其他人面前,关羽还是不会说这种话的。毕竟没有人喜欢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