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字孟德,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小名叫阿瞒。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争不断,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起兵征讨四方,于建安十八年建立魏公国,都城定在河北的邺城。曹操深谋远虑,先后指挥参与了逐鹿中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但这样的一位英雄豪杰,人们却把他的身份弄错了近2000年,直到近些年一颗牙齿的出土,大家才搞清楚了曹操身世的真相。
曹操的身世扑朔迷离,史料上的记载各不相同。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记载:“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孟德指的就是曹操,这句话大致意思是说:曹操是汉朝开国丞相曹参的后代。但是裴松之注释的《曹瞒传》中却记载:“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弟。”这句话大致是说: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夏侯氏的儿子,也就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也可以算得上是兄弟。曹嵩本是姓夏侯,因为养父姓曹才改名姓曹的说法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曹操是夏侯氏的后代,这一传就是近两千年,曹操的身份也就错了近两千年。曹操其实和夏侯氏一点关系都没有。
1974年考古学家对位于安徽亳州南郊的曹操家族墓进行了考古挖掘,这个家族墓中不仅不仅有曹操的养父曹腾,还有曹操的生父曹嵩。后来考古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经过研究确定这个墓主人是曹鼎,专家还在墓中发现了两颗他本人的牙齿。
但是由于当时研究技术有限,直到2010年复旦大学才利用DNA技术和曹操后人的基因进行对比,发现曹鼎牙齿中提炼出来的Y染色体的特色基因与曹操后人体内检测到的基本一致,大家这才惊觉,曹操和夏侯氏并没有关系,历史上这样说,可能只是为了让曹操有个厉害的祖先,不会被人议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