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原因有三个

韩信被害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原因有三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74 更新时间:2024/1/27 4:17:43

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便开始分封功臣,作为汉初功臣的韩信张良萧何当属功劳最大,也当然最应该受到刘邦的嘉赏,但是吕后却没有念及他们的功劳,反倒让萧何出了计谋来谋害韩信,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总结一下原因,这三方面的原因是最应该提出来的。

第一,张良是战在刘邦这边的,张良跟随刘邦的时间比韩信早得多,而且张良本身就是丞相出身,韩信则是从草市中出来的,张良到底应该支持谁,这应该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说,张良根本没有必要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去救韩信。

第二,张良无能为力。刘邦夫妇本身就容易怀疑人,这是铁定的事实,尤其是吕后,掌握大权后,早就想收拾一下身边的异姓王,而韩信作为第一个逼破刘邦登上王位之人的将军。吕后早就想来惩罚一下韩信了。

如果能给吕后一个理由去收拾韩信,吕后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因为在吕后心里,哪个人都有篡位的嫌疑,现在能收拾一个就是一个。

而这些对于刘邦来说更重要,刘邦连自己的连襟樊哙都不放过,更何况是韩信呢,韩信的军事能力也是别人不能比的,张良作为一个聪明的人,早就看明白了这一切。

张良本身就是一个谋士,他的作用就是帮助刘邦推翻暴秦,然而他的目的达到了,别的事业就少插手了。

第三,韩信本人容易听人教唆,确实有可杀的理由。为什么这样说呢?当除刘邦和项羽大战,刘邦命在旦夕,请求韩信出兵支援,但是韩信却乘火打劫,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这样的要求虽然看起来不过分,但是刘邦已经开始怀疑韩信了,这也成了刘邦心里的一道坎,毕竟韩信自己曾经做的事情不光彩,如果张良去劝说,那一定就是和刘邦本人过不去了。

从韩信本人的为人来说,刘邦杀他也是有理可循。

但是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称赞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韩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而韩信也称自己“点兵,多多益善”。这当然能说明韩信的能力了。

刘邦也在想,如果自己去世后,那还能有谁震慑住韩信呢?如果到时候韩信再次谋反,那一定没有自己后人的地位了,所以,与其将韩信放虎归山,不如就这样让吕后背上骂名来为自己铲除异己。

张良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自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张良觉得自己的军事才能一定不如韩信,如果韩信在刘邦去世后再次发动战争,那天下一定要动乱了,所以,从这里看,张良也就束手不管了。

说到底,为了迎合历史,为了迎合大众的意见,在平定天下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可是韩信不懂,换句话说,韩信不懂得天高地厚,不知道积极隐退,刘邦夫妇还要尽力挽留?这是不可能的,刘邦夫妇对于张良这种置身而退之人才更欣赏呢。

回顾韩信的一生,从市井小人到齐王到楚王,再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这一生时间虽短,但是经历的太多,从他职位的变化,众人已看出来刘邦对其心有芥蒂,可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韩信作为作战的将军,其骨子里就有优越感,他见到樊哙也就是冷冷的调侃,曾经萧何月下追韩信,可后来的萧何又给吕后出谋划策谋害韩信,由此可见,真的是世事变迁。

如今,汉朝的天下打下后,张良于公于私都不会去救韩信,因为刘邦的天下就是刘邦的天下,已经无人能及。

当时一身戎装的大将军被吕后残害,无数人无不为之落泪,但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就像刘邦当时在街上胡吃海喝,在一个小小的泗水亭做亭长,谁能想到以后能够南征北战当上了开国皇帝。

所以,人生就是这样,浮浮沉沉,恍然就是一生,孰对孰错,谁又能分得清?

更多文章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还有下一句,是对刘备的预言,后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有卧龙凤雏怎么也没得天下,刘备得到卧龙凤雏后半句,刘备有了卧龙凤雏

    在历史上也确有此事,201年,刘备与曹操一战中落败,投奔了荆州刘表,积极笼络人才,司马徽也就向刘备推荐了这两人,刘备得此两人后,声望大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中,刘备获胜,于七月自称汉中王。然而刘备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复兴汉室,原来在“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还有一句话,还有下一句,是对刘

  • 曹操的身份错了近2000年?这颗牙齿的出土,让大家弄清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真实历史资料,曹操历史事件评价,曹操历史秘密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小名叫阿瞒。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争不断,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起兵征讨四方,于建安十八年建立魏公国,都城定在河北的邺城。曹操深谋远虑,先后指挥参与了逐鹿中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但这样的一位英雄豪杰,人们却把他的身份弄错了近2000年,直到近些年一颗牙

  • 曹操朝堂学狗叫汪汪三声,大臣们不敢吭声,唯有此人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为什么要大笑三声,曹操在朝堂上学狗叫,曹操学狗叫原版视频

    我们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曹操这个人有一个非常大的毛病,那就是他的疑心病很重,他怀疑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唯独有一个人,曹操在朝堂上学狗汪汪汪叫三声,他哈哈大笑曹操都不曾降怒于他,此人究竟是谁呢?这个人名叫许褚,身高八尺,吃得非常的圆润,是曹操的贴身保镖。那么既然是贴身保镖,就主要负责曹操的人身安全。在

  • 最终得到刘邦的赏识,叔孙通五次“跳槽”跳槽都经历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成功三大秘诀,刘邦与孙通的关系,叔孙通为什么要帮刘邦

    但这个老大当的有点寡味。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见了他都没有什么规矩,一次喝酒的时候,为了争攻,都拿拔出刀剑互搏。刘邦没有一点尊贵的感觉。叔孙通站出来给了刘邦一些建议,他想为刘邦制定一套规矩,来规范和约束群臣。叔孙通答应了,最后,果然为汉王朝制定了一套规矩,并不繁琐,但很威仪,让刘邦有了当皇帝很尊贵的感觉

  • 刘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备:祖宗我有方法,可惜你不会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安得猛士守四方,刘邦刘秀刘备谁最厉害,刘备跟刘邦关系

    公元前202年,饱经秦末战乱的华夏大地终于迎来了安宁。此时天下初定,百业待兴,推选一个合适的人当皇帝,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同年二月,在以韩信、樊哙、彭越、张傲、藏荼为首的一众有功之臣共同上书刘邦,恳请刘邦即位称帝。刘邦面对自己称帝已经成为既定实施的情况下,还故意推脱,刘邦说:“我出身贫寒,怕担当

  • 诸葛亮遗命斩魏延?正史中完全属于无稽之谈,别再被演义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杀魏延真实原因,诸葛亮历史上有杀魏延吗,诸葛亮赵云魏延蜀枪

    诸葛亮遗命斩魏延,属于演义中的小故事,为的是平添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再一个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不过,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这么神,就如鲁迅先生评价的一样“诸葛亮多智近似妖。”诸葛亮所表现的逆天本领,怕是只有妖怪才能如此吧?向天借东风,向天借命,算无遗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试问

  • 关羽的墓千年来,为何无人盗掘?盗贼见了都是跪拜,哪还会去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关羽最怕的3个人,张辽得知关羽死讯

    虽然关羽的墓就放在那里,没有隐藏,可是一千多年来却没有盗墓者光临。关羽的墓一个叫关林,一个叫关陵,历代王朝均有修缮,他下葬时,毕竟是王侯之礼,里面的珍宝应该也不少,可是为何没有盗墓者去盗掘?首先关羽自古以来就是忠义的代表,所以关羽也成为了黑白两道心中的神灵,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关羽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

  • 东吴后期规模庞大的叛乱,陆逊之子力挽狂澜,但却功高震主被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逊东吴大将,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陆逊为什么杀东吴

    但是他的投降和别人有很大区别,他带着西陵城和数万人割地投降,就和当年的淮南叛军(曾经在司马昭和司马师时期多次叛乱投靠东吴)一样,风水轮流转,现在终于轮到东吴平叛了。西陵在今天的湖北宜昌附近,属于吴国西线的要冲,如果西陵有失那么武昌危急,武昌危急则全局震动,要是丢了武昌的话估计东吴就算是气数已尽了。孙

  • 刘备三顾茅庐,虽请到了诸葛亮,但在路上却和另一位高人擦肩而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最顶尖的谋士,人们可以对他的谋略和才华有所怀疑,但他为蜀国鞠躬尽瘁的忠心,却不容置疑。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后,事无大小,全都放在心上。而刘备能从败军之将,一跃成为三国霸主之一,也绝对离不开诸葛亮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未能一统天下?其实还有后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有卧龙凤雏怎么也没得天下,刘备得到卧龙凤雏后半句,为何刘备得了卧龙凤雏还没安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方势力都想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可是僵持多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直到后来刘备夷陵之战大败,蜀汉实力大打折扣,走向了下坡路,这才让三国时期的局面发生了大的变化。当然,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蜀汉也不得不最先退出,不过回想当初可是有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言,而刘备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