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活着,朱棣敢造反吗?估计他连理由都找不到

假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活着,朱棣敢造反吗?估计他连理由都找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65 更新时间:2024/2/11 12:10:24

朱标是一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比他那些兄弟要亲切得多。他10岁的时候被封为世子,当时咱们的老朱还只是吴王,一直到朱标生病去世,这整整27年,朱标的太子地位稳如泰山,不仅朱元璋悉心的教导他,而且还给他请了当时大儒宋濂做老师。对他的期望不可谓不高。到立朱标为太子的时候,给他安排了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些大哥大来辅佐他,当朱元璋不在宫里的时候,就让太子来监国,朱元璋对朱标的期望十分之高,他的起点也很高。

朱标22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怎么批阅奏章,处理政事,有着长达十几年的执政经验,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和当时的朱标是没法相提并论的,这点甚至唐朝的李世民还有李建成都不能同日而语。

而且,当时的朱标非常得人心和民心的,他的性格十分宽厚,朱标虽然是个皇二代,但是没有那些纨绔的习性,性格温文尔雅,而且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对所有的大臣还有老师都是非常恭敬的。而作为大哥,他在兄弟们的威望也是非常高,很为弟弟们考虑,他们做错事情也会帮着像朱元璋求情。

结合了上面这么多原因,朱标的威望太高了,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他,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一点,朱棣是没有办法和朱标比的。而朱棣当初提出的靖难起兵口号是“清君侧”,这个理由说实在的是比较勉强的。只是因为当时的朱允炆,自身有问题,重用特务机关,还有宦官,失去人心,才会被打败。如果朱标当时没有死,在位的话,朱棣是绝对不敢造次的,就单凭道义这一点,朱标就立于不败之地。

朱允炆之所以失败,和他削藩速度太快是脱不了关系的。之前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虽然也是削藩,但也只是把让藩王分封自己的领地分给他们下面的子孙,名义上是施恩,但是可以无形之中就分散削弱了底下藩王的势力。用他们的子孙慢慢蚕食他们的势力,但是建文帝没有这么样做,他削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个月干掉3个,你说换谁谁顶得住啊?这种速度已经让底下的藩王人人自危,并且触怒到了实力最强的朱棣。这就导致了永乐大帝找了个由头——清君侧!

而且当朱标去世之后,之前给他铺垫的那些辅政大臣就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如果不想办法解决,朱允炆继位之后的位置就会有威胁。这是朱元璋能为自己的儿子朱标所做的最后一点事了,所以朱元璋用了很多借口来清洗太子党的人,几乎把开国功臣杀了个精光。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朱棣起兵的时候朱允炆身边没有几个能打的将军能用!也有人说朱元璋要是没有杀那么多功臣,说不定朱允炆也不至于被废。但是反过来说,江山落到朱棣头上也总比落到其他外姓人手上强吧,这么多骄兵悍将,凭他一个小小的朱允炆是不可能镇得住他们的。所以朱元璋也只能赌一把,赌他的子孙不会起来造反!

综上所述,如果当时朱标太子没有死得那么早,朱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当时能打的将军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而且还不得人心!之前还有一个蓝玉,后来也被朱元璋做成了一张人皮。

如果说当时朱标没有那么早死,作为太子亲信的蓝玉是可以统领朝廷的优势兵力,凭朱棣的实力想要打赢像蓝玉这种身经百战的将军,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何况当时朱棣打进南京还存在许多侥幸的因素!

各位看官,您觉得呢?欢迎评论补充!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讨元檄文有多牛?千古雄文第一,百年之后仍有人引用其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伐元檄文,朱元璋讨伐元朝檄文名句,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解析

    孙中山一生做过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推翻清朝,而且他对清朝统治者显然是蔑视的,他认为他们就是“鞑虏”,这显然不是一种正确地处理民族之间矛盾的方法。孙中山是洪门的成员之一,位列双花红棍,而洪门的宗旨就是反清复明,留存汉族的文化。这个观点和我们要讲的故事是非常有关系的。孙中山曾经说过,中国有两次被外族灭国

  • 成吉思汗破城后,把五十万女俘虏分给手下,每个人分三个随意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吉思汗60个俘虏,成吉思汗杀了多少俘虏,成吉思汗破城后的女人

    成吉思汗破城后,把五十万女俘虏分给手下,每个人分三个随意处置!一直以来,女人在战争中都是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弱势,他们不能上战场与敌人打仗,但战争若是失败了,被俘虏的女人下场往往却很惨。历史上成吉思汗西征时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花剌子模国王与成吉思汗结成了友好关系,两国可互相通商,12

  • 明朝两位时间在位最长的皇帝,都不喜爱上朝,但为何国家依旧昌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两个不上朝的皇帝,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朝哪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

    万历帝即明神宗朱翊均,明朝第十三位皇帝。10岁即位,在位48年,前十年由于年幼,一直由内阁首府张居正辅佐主持朝纲,合力进行改革,政治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大为改善。万历十年他亲政后,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启得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明神宗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其次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而两

  • 建立西夏的党项族后来去了哪里?时隔900年专家终于找到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是11—13世纪我国历史上由党项人李元昊在我国西北部创建的一个政权。本名“大夏”,因地处西部宋人又称为“西夏”。后来被成吉思汗灭国,一共经历过十二位皇帝,享国一百九十六年。然而在西夏灭亡之后,党项人又去了哪里呢?现在的民族中怎么没有党项族呢?党项族崛起后,建立西夏,自称是鲜卑后代。《金史·西夏传

  • 刘伯温去世后,朱元璋听信谗言掘开他的棺木,露出6字让朱元璋腿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伯温死朱元璋痛哭流涕,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后悔没,刘伯温死后对朱元璋说的话

    刘伯温虽然死了,但是他依旧没有得到安宁,因为他有一本奇书。这本书叫《百战奇谋》。《百战奇谋》是刘伯温用一生心血写成的,上面记载着他的兵法,这本书朱元璋志在必得,如果落在别人手里就是一个心腹大患,但是朱元璋派去的人没有找到这本书。于是,朱元璋便命人挖出刘伯温的棺材。打开刘伯温的棺材后,众人就被吓了一跳

  • 朱元璋问和尚:朕也要跪下拜?主持凭1句话,保住全寺人的小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上皇帝之后的朱元璋为了改善自己的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决定将在战争中受到损毁的寺庙都修葺改善。这一举措受到了很多百姓的认可和支持,朱元璋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寺庙修完之后,朱元璋便在出巡的时候,进入了出巡路程中经过的一间寺庙。朱元璋突然又问道:“但是如果我没有下跪,难道不是对佛祖的不尊

  • 宋朝,虽说是我国古代最富的朝代,但外国为何对宋朝如此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北朝宋朝和唐宋是一个宋朝吗,宋朝时日本向宋朝称臣吗,宋朝周边国家对宋朝的影响

    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世界史学界是不是都是以文明程度来衡量一个政权的正统?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是不是以汉家文明为主导来评论中国历史??我这样说你能不能听得懂呢?或者还要我多打几个字让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呢?那么我们言归正传,宋朝能不能代表中国历史来被世界史学界认为正统呢?辽金西夏包括蒙古有这个文化底蕴吗

  • 建文帝削藩江山易主,明成祖削藩成就盛世,叔侄到底差在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建文不削藩,朱棣削藩和朱允炆削藩,建文帝削藩的过程

    因此,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子孙到各地重镇当藩王,同时赋予了他们强大的军权,指挥权在国公勋臣之上,尤其是北方的燕王、宁王、晋王、代王,他们还负责对蒙古的北部边防,更是每人拥兵数万。朱元璋设想的非常好,当中央朝廷一旦出现危机时,皇帝密诏诸王,各位藩王就可以从全国各地起兵勤王,因为这些都是血缘亲族,到时一定会

  • 探秘:清朝取代明朝是天命所归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取代明朝有哪些进步,清朝取代明朝必然还是偶然,明朝龙和清朝龙的区别

    那么什么的五德终是说?五德终是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唐朝的推背图预言未来用的也是这套理论,可见并非毫无道理。“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五德按照“五行相胜”的原理周而复始的运行。比如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王朝按照五行相克相胜的顺序运行。历史上第一个实践五德终是说的人

  • 朱元璋为了打天下,仅用一招便让将士为其乖乖卖命,后人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打天下打了几年,朱元璋打天下时的主要敌人,朱元璋有多残暴大臣反对朱元璋

    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就想到了一个方法,能让将士们在沙场拼尽全力、奋勇杀敌。方法就是在每次打仗之前,把他们的妻子和家人统一叫到一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借着保护的名义拘禁起来,让将士们放心上战场。不得不佩服朱元璋这个人,草根出身,当过和尚要过饭,他能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开国皇帝,除了自身有能力之外,玩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