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了打天下,仅用一招便让将士为其乖乖卖命,后人褒贬不一

朱元璋为了打天下,仅用一招便让将士为其乖乖卖命,后人褒贬不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4/1/17 4:08:12

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就想到了一个方法,能让将士们在沙场拼尽全力、奋勇杀敌。方法就是在每次打仗之前,把他们的妻子家人统一叫到一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借着保护的名义拘禁起来,让将士们放心上战场。不得不佩服朱元璋这个人,草根出身,当过和尚要过饭,他能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开国皇帝,除了自身有能力之外,玩弄权术也是极其厉害。这种“挟家属以令将领”的做法虽然卑鄙,但是却有三大好处,且听我慢慢说来。

第一:巩固自己的兵权,防止下属叛变。有句古话说得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朱元璋是个疑心很重的人,经担心有人背叛他,把大量的兵权交给下属,肯定会害怕他们有二心,毕竟谁不想自立为,谁不想成就霸业,下属起兵造反的例子数不胜数。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先一步控制他一家老小的性命,手握重兵的下属就会有所顾忌,不敢作乱。

第三:善待烈士的家属,得民心得天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打仗肯定会有人牺牲,这是在所难免的,战士们出征前就已经做好了“马革裹尸还”的心理准备,如果真的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再也没办法回到家中照顾妻儿,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会很艰难。为此,朱元璋专门设立了一个安抚军烈家属的营地,目的是为了方便照顾这些烈士家属,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避免了烈士们的妻儿流离失所。这也算是对死去的战士一种交代,让他们的英魂得以安息。朱元璋这个政策很得民心,战士们看到之后,更加为他卖命了。

古往今来,成就霸业的帝王无一不是礼下士,以德服人。像朱元璋这种“挟家属以令将领”的做法,是有一点奇葩和卑鄙,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彻底把将士们的心给拴住,帮他打下了明朝的大好江山。都说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至于功与过,留给后人评价吧,你们觉得朱元璋这一做法合理吗?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杀了大半的功臣,为什么却留下了汤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没杀汤和,传奇皇帝朱元璋汤和,朱元璋重新册封汤和

    总算还有些没有被四大案牵连的功臣,这些人躲过了四大案,却没躲过老朱这个心黑手黑的老板,最后,又被朱元璋找各种理由给弄没了,像傅友德。周德兴、冯胜等!明朝四大案受牵连的官员那么有没有逃过一劫,或者说是漏网之鱼呢?确实有,其中之一,就是汤和。汤和这个人可是一点也不简单,朱元璋还在饿肚子的时候,汤和一封书

  • 朱元璋讲过一个故事,应该是他理想中的大明,忠诚最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大明皇帝朱元璋老版,大明朱元璋嫡孙开局闯灵堂

    都知道朱元璋非常残暴,对于手底下人手段极其残忍,并且加强了中央集权,还建立了威震朝野的锦衣卫,又大兴“文字狱”,使得很多无辜人不明不白就受牢狱之灾。并且朱元璋采用了很多酷刑,可以说非常恐怖,不过也是这一原因,确实让大臣不敢有非分之想,只专心于政绩。很多人评价朱元璋暴戾,视人命如草芥。但是我们又必须承

  • 宋朝开国皇帝选墓址,一箭射出由天定,盗墓贼一挖墓就怪事连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皇帝陵墓被盗,宋代开国皇帝墓地,北宋皇帝墓出土

    不过有这么几座陵墓几乎是不可能被盗掘过的,首先就是诸葛亮的陵墓。对于诸葛亮陵墓的选址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也就不多赘述。还有就是曹操陵墓,曹操号称72疑冢,但事实证明疑冢的数量远超72座。还有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也是几乎不会被盗掘的陵墓之一。那么这三座陵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其实这三座陵墓有一个共同点

  • 朱元璋死前留下4个字,大臣们时刻谨记在心,可朱允炆没当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死时朱允炆多大,朱元璋死前对朱允炆说的话,朱元璋死前为朱允炆留下什么

    朱元璋死前留下4个字,大臣们时刻谨记在心,可朱允炆没当回事!所以朱元璋为此杀了一大批人,但是千防万防还是漏了朱棣这漏网之鱼,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燕王朱棣就起了篡位之心,将朱允炆赶下了台,有人可能会问,朱元璋在去世之前难道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吗?其实在朱标面试的时候,朱元璋就感觉到即将有一场暴风雨到来

  • 靖康之难后,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除了生孩子外还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宋徽宗的九子赵构已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金国为了防止徽宗、钦宗与南宋的联系,没把他们留在离中原较近的西京(今大同)、燕京(今北京)、中京(今内蒙宁城县)、韩州(今吉林四平市)、上京(今阿城白城)等地,而是历经四年的辗转迁移,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二日,才

  • 赵匡胤亲自导演的黄袍加身是如何上演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天有二日“千古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三,一支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从后周京城开封出发,不紧不慢地向北。据说正月初一,后周小皇帝七岁的柴宗训刚刚接受文武大臣的新春祝贺还没有完事,一个特殊的加急警报就十万火急惊呆了小皇帝与文武大臣,这警报是北方边防重镇定州、镇州

  • 一代名将戚继光何以晚景凄凉,61岁就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戚继光的杰出事迹,戚继光一生的精彩故事,戚继光的历史事迹简介

    (一组戚继光的影视形象)戚继光是家喻户晓的明朝中后期重臣,不仅是抗倭英雄,还是横扫蒙古骑兵的一代名将,他打造的戚家军,独创的鸳鸯阵,发明的戚氏军刀、狼筅、虎蹲炮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御敌利器;同时,他还是了不起的文学家,有《止止堂集》存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其中荡气回肠的千古名句。然,就是这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让北宋头疼的契丹,北宋契丹是现在的哪里,契丹与北宋是什么关系

    那么,作为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民族,契丹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他们的后裔又今在何处呢?耶律阿保机,改变契丹命运的男人契丹最早属于东胡中的一支,即鲜卑宇文部的一个别部。唐朝的前中期,是契丹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根据《旧唐书》记载:契丹最大的部族是大贺氏;有丁壮43000人,分为八个部族;在平时生活生产

  • 逸闻轶事:此人一语道出朱元璋未来,却因猜忌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轶事记录,朱元璋与徐达善终,关于朱元璋的小故事及历史事件

    但世事无常,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明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曾有人给明太祖朱元璋算命,并一语道出其未来,但在卦相应验后,相士却没有落得好下场。朱元璋出身卑微众人皆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人能诞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并不能由自己选择。朱元璋家中兄弟姐妹共六人,而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又是个最低等的

  • 梁山好汉能大吃牛肉要还感谢宋徽宗:林冲那把宝刀,可以换三十二点五吨牛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林冲宝刀,梁山林冲个人简介,杨志与林冲的宝刀

    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因为在古代禁止私自屠宰耕牛,真是写进律条的。但是上有律条,下有办法,且不说其他朝代如何,我们细看宋朝史料就会知道,梁山好汉吃牛肉根本就不犯法:宋朝有一个奇葩规定,让牛肉变得物美价廉,正好让收入不高的江湖人物大快朵颐。读者诸君可能想象不到:宋朝的牛肉是限价的,有些牛肉,每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