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秦德君曾两次为茅盾堕胎是真的吗?

揭秘:秦德君曾两次为茅盾堕胎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94 更新时间:2023/12/27 12:49:26

提到学巨匠茅盾,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他写出了《子夜》、《春蚕》等文学巨作,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然而,矛盾也曾做过一件亏心事,曾两次让这个女人堕胎,之后竟成了仇人!

茅盾原名叫做沈德鸿,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少年丧父,寡母将其拉扯成人,很小的时候就定下了娃娃亲。女方叫做孔德沚,婚前不识字,曾缠足半年,好在只是“微弯”。

1916年底,茅盾刚20岁,自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茅盾母亲曾试探他说,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已不相称,可以退亲,但“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还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

茅盾表示“识字不 识字无所谓”,第二年春节,他与孔德沚正式结婚。婚后3天,孔德沚回门时便与自己父母激烈争吵,埋怨他们不让她识字。按当地规矩,婚后一个月不得空房,否则不吉,可茅盾只呆了半个月便回上海,二人婚后3年未生育。

1921年,茅盾收入状况好转,便接母亲和夫人到上海居住,孔德沚一边上学,一边参加社会活动,生活极为繁忙,茅盾母亲曾说:“德沚人虽聪明,但年轻心活,又固执,打定主意要做什么事,不听人劝。”

孔德沚身材魁梧,有“男子气概”,且年长于茅盾,参加革命后,最忌别人称她为沈太太,认为有损女子的独立人格,而茅盾“身材短小而极喜修饰,尤其对于头发,每天必洒生发水,香喷喷的”,所以朋友们开玩笑,称孔德沚为“孔先生”,称茅盾为“孔太太”。

如果按照这样的生活规轨迹下去,茅盾和秦德君孔德沚可以携手走完一生,然后不久茅盾又遇到了另外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叫做秦德君。

秦德君出生于1905年8月15日,重庆忠县人。少年的时候,秦德君就以明末抗清英雄秦良玉为榜样,1923年入党,长期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8月,茅盾因为被国民党通缉,32岁的茅盾远渡日本,23岁的秦德君与他同船。秦德君和茅盾算是同命相连,此前秦德君也被国民党通缉,因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造成全国范围的白色恐怖,所以秦德君出逃日本。

在船上, 茅盾约会秦德君。后来,秦回忆说,“茅盾常常约我到舱外,凭栏眺望大海……不管谈些什么,最后都免不了说到他个人生活上的不幸。”在日本,茅盾一度情绪低迷,秦德君认为,正是在她的鼓励下,茅盾才重新振作起来。后来,两人同居,秦说自己曾怀孕两次,后来都堕胎了。

后来,茅盾和秦德君回国。茅盾母亲看到秦德君很不满意,斥责茅盾说:“你自幼丧父,我含辛茹苦抚养你,教你诗书礼仪,现在你弃妻抛子,摧毁这个美满家庭,于心忍!应该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应该回心转意,归家团聚,负起家庭责任,这才是正道。”

自幼丧父,茅盾很有孝心,不敢违背母亲的话。如何与秦德君分手呢?茅盾想了一个法子。不久,茅盾对秦德君说,孔德沚要2000元做离婚费,两个孩子亦归茅盾抚养,而茅盾手头拮据,希望暂时分开4年,挣到钱后两人再结婚。对这个建议,丁玲曾提醒秦德君慎重,但秦最终同意了。

茅盾搬回孔德沚处后,秦德君听说茅盾是“叛徒”,根本不想再和秦德君续前缘,万念俱灰,服下茅盾落下的200片安眠药自杀,幸被救活,而茅盾很快搬了两次家,秦德君已找不到他,只好和弟弟回到四川。

1951年,秦德君在教育部工作,想恢复党籍,让组织找茅盾证明,茅盾却说他不是党员,不便作证。

秦德君亲自写了挂号信给茅盾,但始终未收到回复。在上世纪60年代初,秦德君曾托某说服茅盾,想恢复关系,茅盾没有理睬。1966年“文革”开始后,秦德君又给茅盾写信,再次提出恢复交往。茅盾将信给孔德沚看了,并当面撕毁。不久,秦又具一信,威胁说要揭发茅盾,茅盾将此信又给夫人看后撕毁。

茅盾在写回忆录时,他的儿子韦韬执笔,曾问是否要写秦德君,茅盾说:不提,只当这个人没存在过。

哎,真不知我们心中伟大的作家茅盾也是一个绝情汉,秦德君曾为他两次堕胎,而他却不愿意为她做一个证明。

标签: 秦德君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个皇帝政绩平平,最成功的事情居然是临幸了一名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见深,明朝,历史解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明朝中后期简直就是各个奇葩皇帝的大比拼。比如有喜好玩乐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有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热衷于木匠事业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也是个奇葩,他一生成绩平平,在位23年也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成就。但他生平最成功的事情竟然是偶然临幸了一名宫女,结果却意外让大明

  • 朱元璋诛杀一众功臣,那么李世民为何没这么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跟随开国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大多数都没什么好下场,如跟随刘邦的韩信,要轮到绝的那就是明朝朱元璋可谓是杀尽功臣,但是有位皇帝一招就制服了各位功臣,他就是李世民。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说说朱元璋那些杀的功臣:一、被杀的功臣1.韩国公李善长定远人,早年间

  • 他刚出生母亲就死了,一生战功赫赫建立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裕,南朝,历史解密

    谈起帝王,运筹帷幄者多,征战沙场者少,但帝王之中,还真不乏军事家,除了曹操这种声震天下的人物外,还有一位深藏不露的军事家,那就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此人身世极为传奇,他出生不久,母亲即亡,家中贫穷,无钱请乳母,其父亲就想将他舍弃,多亏当时好心人代为哺乳,这才得以存活。刘裕出身如此低微,人却器宇

  • 八爷党在夺嫡中输给雍正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雍正和八爷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九子夺嫡的八爷党却输给了雍正,八爷党结局如何?康熙晚期,各个皇子争权夺利,九龙夺嫡,虽然混乱但无疑是人才大爆发的时期。各个政党相互征伐,最终虽然以四皇子为首的团队夺得了头筹,但能与他有一争之力的八皇子团体无疑也是十分卓越的。八

  • 汉朝和明朝相比 朱元璋为何能够创造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明朝,历史解密

    对汉朝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经过三代皇帝才有了文景之治,明代为什么建国就是盛世?汉朝建立的时候,刘邦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根本没有精力再去治理汉朝。事实上从刘邦建立汉朝,一直到刘邦去世,刘邦一直都在不停地征战,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吕后掌管大权之后,采取了

  • 奕訢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奕訢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咸丰逃到承德避暑山庄,但咸丰签订了一系列不平衡的条约以换取暂时的稳定。但他没有回北京,在避暑胜地去世,年仅31岁。不过,咸丰临死前,做了一些后事安排。他立长子载淳为太子,为儿子选了八位侍郎。为了避免八大臣的专政,他将自己的两枚御玺“皇赏”和

  • 唐朝的藩镇之乱,为什么一直没能彻底根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藩镇,历史解密

    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玄宗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历史的卷轴中,恐怕没有哪个朝代,如唐朝一样命运多舛。唐朝曾

  •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其他藩王不反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的皇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402年,经过4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攻破南京城,最终建文帝朱允炆在宫中纵火,然后不知所踪。燕王朱棣在客套一番之后,经过群臣劝进,荣登大宝,是为明成祖,号永乐。那么面对皇位,其他二十多位藩王都不反

  • 黄忠死前高呼八字,赵云听了想跑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黄忠死前高呼八字,赵云听了想跑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黄忠作为五虎上将之一,实力非常强劲,他先是和关羽打成平手,后又一刀将夏侯渊斩为两半,可谓武力高强功勋绰卓。虽然他登场的时候年事已高,但廉颇老矣尚能饭,蜀汉每次军事行动,都少不了黄忠的身影,益州汉中伐吴,黄忠几乎全部参与,可谓是五虎上

  •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为何刘邦和项羽没敢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时期刘邦和项羽没有起兵造反的原因是不相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刘邦没有造反,是因为他没有造反的理由。楚国的文人、士大夫是很有气节的,因此在楚国灭亡的时候能够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让秦始皇一生挥之不去的诅咒。但刘邦并不是楚国贵族,早年间的他生活习性接近于一个市井无赖,虽然经历了国破家亡,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