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过,启自恃实力强大,一举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世袭制,将国天下改为家天下。这个决定势必让天下人不服,很多人都深深怀念从前天下为公的生活。俗话说,哪有压迫,哪就有反抗,只不过还没等到大家群起攻之呢,启就早早咽了气,王位便传袭给他的宝贝儿子太康。要说太康可太不靠谱了,富二代的毛病一样都没落下,爱玩爱吃不爱着宫,终日里游山玩水,官员们都抓不住他的影子。
后羿一看这太康不靠谱的样子,心想这机会不就来了吗?你爱到处游逛,那你就游逛去吧,干脆别回来了。于是后羿一举发动攻势,占了大都,自立为王。说起后羿有勇不假,却很难算得上有谋,自恃武功天下第一,靠自己手里握着的神箭便可以一掌江山,对民生百态没兴趣。结果呢,就是换汤没换药,跟太康一样作了个闲散王上,终日里拿着大箭打猎不着宫。
后羿乐得自在,他手下的官员们可看不下去了,劝他好好上班,别总寻思玩。可是后羿小脾气一上来,劝他的官员要么流放,要么支的远远的。其他大臣看王上如此孩童脾气,都不敢直言上谏了。后羿不喜欢忠臣,可是他喜欢佞臣啊!他的种种行为替天下第一位佞臣寒浞铺平了道路,寒浞凭着溜须拍马的本事一路成为后羿最爱的臣子。寒浞深谙人心,一方面拍着后羿的马屁,一方面施恩上下,让老百姓误信了他是个大好人。私下里,寒浞收起笑脸,集结党羽,静待时机,打算找准机会端了后羿的江山。
皇天不负有心人啊,终于让暗戳戳等待的寒浞找到了机会,趁后羿一次打猎归来没有防备就取了后羿的性命,自己当了老大。这就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后羿端了太康的江山,寒浞依法炮制也端了他的。只不过,寒浞的狠辣比起后羿有过之而无不及,夺了后羿的王位,还强占了后羿如花似玉的太太。
要是仅仅如此倒也罢了,寒浞继位之后就收起从前阿谀奉承的笑脸,采取残暴统治,肆意驱赶残害百姓,搞得民情激愤。本来以为太康混蛋,结果后羿比太康混蛋,现在这个寒浞比他俩都混蛋!真是走个孙悟空来个猴,一个不如一个!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较而言,后羿比寒浞的形象好多了,老百姓不禁怀念起后羿了,结果渐渐的,后羿在史书和神话中的形象便从昏君变成了英雄。这才有了后来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快忘了最开始那个倒霉蛋太康了?太康被后羿取代之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终日里求亲靠友,毕竟从前夏王室的成员还是诸侯,于是他今天去这个诸侯家蹭顿饭,明天去那个诸侯家睡一觉。读者朋友们,你们身边有没有这么个烦人的亲戚?不好意思赶还心烦,娘娘估计当时那些诸侯也是这么想。
就这样,太康蹭吃蹭喝了几十年,直到自己孙儿少康的出现才改变的境况。少康是个好小伙子,会发明会创造,对属下还特别好。后来,少康发明了一种皮甲,能抵御石头、棍棒的击打。凭借装备优良和民心所向,一举铲除了寒浞这个祸害。少康此举被后世称为“少康中兴”。他不仅拯救了自己的王朝,还带领着这个王朝走向了富强。
结合这个故事,大家觉得谁的责任最大呢?爱说历史的娘娘认为,要不是禹和启废除禅让制,将国家资源大部分据为己有就不会出现后边这么多的事,导致民不聊生,百业荒废。可是现在说来还有什么用呢?历史的脚步绝尘而去,从来不会回头。夏朝接下来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变故呢?咱们下篇文章继续说。